6.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适应与减缓并重,从宁夏区情和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采取强有力的适应政策举措和行动,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大力推行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措施,提高能效。加强国内和国际合作,不断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在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治理荒漠化土地,提高植被覆盖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移民等方面作出示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对宁夏的不利影响,使宁夏的适应措施成为国际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证经验,为提高人类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出贡献。

6.1 发展低碳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高效的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灾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善三次产业结构。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或突破口,不断提高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向科学化、高端化发展;其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成功举措,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要继续加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步伐和规模,改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宁夏规划到2015年,全区风电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项目6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

6.2 科学合理移民,实现和谐发展

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宁夏近30年移民的成效充分证明,生态移民是宁夏探索出的一条解决自然生态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与贫困交织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和反贫困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实现此类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宁夏应继续实施生态移民,为全球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提供示范和经验。

将气候容量作为科学合理移民的重要依据。借鉴ACCC中国社科院项目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测算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不同区域的生态、土地、水资源及其人口承载力等,对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气候容量作出科学评估,以气候容量为依据,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科学合理规划移民,改善贫困人群生活生产环境,创造适应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长远解决脆弱地区脆弱人群的生计问题。

以科学规划指导移民搬迁。“十二五”时期,宁夏为进一步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专门制定了《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规划“十二五”时期实施移民搬迁34.6万人,其中县外搬迁22.49万人。根据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分析测算,到2020年宁夏中南部地区还需要进行县外移民约42万人。

科学设计移民发展方案。宁夏有近30年的移民经历,要充分考虑移民群体的未来发展和长远需求,及早争取国内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科学合理地设计移民搬迁方案,加快移民迁入地产业发展,提高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出现移民“适应不良”“贫困加剧”或给迁入地的生态带来过大压力等问题,为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典范案例和成功模式。

6.3 实施多措并举,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宁夏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瓶颈之一。今后,需举国家和地方合力,通过实施重大水利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措施,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宁夏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加剧问题。

积极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优先考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等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水利项目,同时重点实施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扬黄工程、节水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六盘山引调水工程等适应性工程,从根本上缓解宁夏乃至西部地区日益加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统筹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统筹利用黄河水、当地水,优化三大区域和各产业水资源配置,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继续实施水权转换,促进有限的水资源在各产业间科学高效的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按照北部集中利用黄河水、中部调客水(北扬黄河水、南引泾河水)、南部利用当地水的思路,优化三大区域水资源配置。北部引黄灌区: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水权置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中部干旱带:通过苦咸水利用、集雨工程、压砂地、秸秆覆盖、完善扬黄等工程,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和降水,保障供水和饮水安全;南部山区:加强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研究适度开发泾河水资源,建立大中小型工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

全面实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型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实施喷灌、滴灌、集水补灌等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苦咸水、中水和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十二五”末,现代灌溉方式普及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中水回用率达50%,矿井水利用率达65%,既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减少矿井水排泄对地表水体污染。

6.4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水抗灾农业体系

面对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黄河缺水的趋势,宁夏将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抗旱农产品和冬麦的种植规模等措施,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总体而言,宁夏农业生产力仍较低,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还很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培育抗旱、抗热、抗病和晚熟品种。重点加强冬小麦品种的选育,提高其抗干热风、抗病虫的能力;适当调整春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播种期;注重中晚熟插秧稻抗御低温冷害和稻瘟病的培育,发展成熟期较短的水稻早熟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在冬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或水稻,做到一年两熟,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

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调整。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光热资源,实施冬麦北移,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硒砂瓜、红枣、葡萄等特色产业,同时根据宁夏春夏降水减少的特点,压夏增秋,确保粮食增产,建成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到2015年,全区将形成4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设施蔬菜、100万亩硒砂瓜、150万亩红枣、100万亩枸杞、100万亩中药材产业带。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农田土壤肥力培育,扩大地膜覆盖、压砂瓜种植、节水灌溉面积,开发扬水灌溉和库灌工程,增强农业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到2015年,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

6.5 实施项目引领,建设中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争取国内外资金,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宁夏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防洪抗旱减灾项目、中北部土地开发与整理项目、宁夏沙产业发展项目等重点项目,使宁夏防沙治沙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调整运作机制,实现倍增效应。改变以往由国家拿钱,农民治沙、政府包办的传统方式,实施以利益为纽带,采用合同制,将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使宁夏防沙治沙效果实现倍增。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牢固树立“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宁夏退耕还林(草)面积,增加国家补偿范围,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林草保护制度,加强林草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使生态补偿成为生态建设的有效保证和稳定农民增收的途径。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6.6 积极总结探索,建设国际适应气候变化试验示范区

生态移民是宁夏探索的在气候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当地群众自愿参与、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并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是从治标到治本,积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较为成功的实践,为国内外实施生态移民、探索生态脆弱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道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找到了一条可以借鉴推广的路子。因此,宁夏将致力于以建立国际生态移民示范区、建设国际防沙治沙示范区、探索开展碳汇交易、统筹解决宁夏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为主要内容,将宁夏建成国际适应气候变化的试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