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血压患者必知的常识(3)

要控制血压,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宜规律,膳食要合理,严格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多吃些大豆、鱼、菌菇、海藻类以及蔬菜和水果,减少脂类的摄入。要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还要戒烟少饮酒,不喝浓茶和咖啡。

“白大褂效应”是什么

这是指患者平时并无高血压,而一到门诊血压就高。可用24小时监测血压并参考心电图及其他诊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正确判断病人是否患有高血压。通常,测量血压时引起紧张和焦虑仍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取非同一次测定的多个随测血压值读数则可减少这种防御反射和警觉反应。在门诊每40分钟对病人测三次卧位血压,共测4次。一般第一次读数为最高,但以后3次读数间差别甚微。而每隔5分钟测坐位血压1次,共测6次。可发现前3次与后3次的平均值差很小。这种所得到的诊室基础血压对减少防御反射或警觉反应来说有极大价值。

作者认为,某些患者仅在门诊室医生诊病时血压显著升高,不能错误地说成是顽固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如果根据门诊测得的血压值而增加药物剂量,将会产生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甚至低血压。故不主张用增加药物剂量去降低这种仅在门诊检查时的血压升高。

不可轻视的早期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在早期会感觉到头痛,但是,因为引起头痛的原因太多了(最常见的比如过度疲劳、感冒、过度饮酒、睡眠不足等),而且又很容易消失,所以这一症状常常被忽视。随时间的推移,等到更严重的症状出现时,高血压实际已经很严重了。因此高血压早期症状是不可轻视的。

心率的快慢对血压有影响吗

高血压病患者在初发高血压时,神经调节失去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这种异常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使心脏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有关人员曾经对2037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36年的随访,把病人分成四组:心率小于65次/分、65~74次/分、75~84次/分、大于85次/分,发现随着心率增快,尤其75次/分是个转折点,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直线上升,心率越慢寿命相对越长。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有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等因素有关,如:

(1)由于职业造成的应激状态。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过大造成,多见于中年“白领”阶层。这种人常在日间工作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中午及晚上休息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老年人由于对外界适应能力减弱,若处于同样强度的工作负荷,其应激反应可能比青年人更明显。

(2)吸烟及大量饮酒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3)食盐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4)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稍受刺激或运动,心率立即会加快。

(5)肥胖的人常伴代谢紊乱,如血胰岛素升高、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常伴心率加快。

总之,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压力增高,引起血管内膜受损,从而在损伤处出现脂质沉附,引起动脉硬化,脂质斑块形成。因为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容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而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高血压病人的心率可以作为发生心血管意外死亡的预测参考。

治疗:对长期安静时心率大于80次/分的高血压病病人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要减肥、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同时还需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

(1)β受体阻滞剂或加服中枢α2,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

(2)某些减慢心率较明显的α、β受体阻滞剂,如阿罗洛尔。

(3)若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代谢异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症或糖尿病时,可选择减慢心率的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缓释维拉帕米或缓释恬尔心,也可同时服用有轻度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转换抑制剂。

(4)若服用缓释维拉帕米或恬尔心,心率仍大于80次/分,可采用缓释恬尔心加小剂量α、β受体阻滞剂,如阿罗洛尔;或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控制收缩压和脉压重要吗

关于老年高血压的控制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孙宁玲教授提示,其血压控制模式已从对舒张压治疗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收缩压及脉压控制的关注。

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逾1亿,其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占60%~70%。收缩压高是老年高血压病中的一种类型,其主要转化为脑血管病,在一级高血压水平的死亡病例中,致死性脑卒中占44%。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控制率低。

美国作为世界上血压控制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控制率在26%),其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的比率为77%,而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的有34%。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控制一直面临着挑战。

最近几年来的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收缩压的增高是和发生心脑血管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更多的是收缩压高致使脉压增大,这使发生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增多了。

收缩压增高及脉压增加实际上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结果。正常状态下,大动脉可以缓冲左心室射血产生的流量波动和压力波动。动脉扩张性降血压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全身硬性增加。因为压力波动的发生部位距主动脉较近,结果就增加了主动脉和心室的收缩压力,降低了舒张期压力,因此,大动脉缓冲功能的降低会导致收缩压水平升高,舒张压水平降低,脉压差增大。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及护张性减弱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功能改变。晚期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可能加重这一病理变化。

目前有关脉压的基础及临床试验的数据还不够充分,还须进一步的研究。但收缩压的降低及脉压的改善已恰逢为血压调整的一部分,需得到临床上的充分重视。

血压骤降的危险性有哪些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使血液流向各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若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量都将不足,尤其是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可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脑组织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头晕和昏迷,称为缺血性脑损害。若心肌供血不足,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梗死。因此,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要矫枉过正,应以逐渐降压为宜。不可突然将血压降到正常或过低,一般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为宜。同时,常服可乐宁不可突然停药。

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吗

患上高血压病的人必须坚持长期降压治疗,但决不可降压过度。这是因为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各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作用。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强,或血管内壁逐渐有类脂质和胆固醇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和斑块。在这种情况下,若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势必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发生机能障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由降压过度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梗塞多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不敏感,对迅速下降的血压其代偿能力较差,心肌及大脑对低血压的耐受性也较差,容易造成血量灌注不足而发病。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降压必须平稳,不宜过快。一般而言,收缩压只能降1/5~1/4,舒张压降至133~143KPa(100~107mmHg)或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即可。舒张压较低、脉压差较大者不宜用降压药。

高血压脑出血在用降压药治疗时,应随时注意血压变化,并密切注意病人的心脏功能,可按常规定时做心电图检查,以防止由于心肌梗死而引起心源性休克。血压过低引起心律失常等也应及时治疗。

中医对高血压是怎样分型的

中医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古代文献记载的“头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等症部分相当于现代的高血压病。而头痛、头胀、头晕、头重、心悸、失眼、眩晕、胸病、胸闷、项强、舌麻、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算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表现。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又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所引起。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久病不愈;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而发病。这个提法应该是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比较完整的阐述。它把这种病分为以下六种:

(1)阳亢型。症状为头胀,头痛,面红,易怒,脉强等。治疗原则是要平肝泻火。

(2)阴虚阳亢型。症状为眩晕,头痛,头胀,心悸,目糊,健忘,口干,面红,脉强而细,舌质红等。治疗原则是要滋阴潜阳。

(3)阴阳两虚型。症状为眩晕,头痛头胀,肢冷,脚软,心悸,目糊,少寐,多梦,升火,耳鸣,口干,面红,夜间尿频,行动气急,肉跳,脉弦细,舌质红或淡味等。治疗原则是要育阴助阳。

(4)阳虚型。症状为眩晕,肢冷,尿频,脚软,耳鸣,脉沉细弦,舌质淡或胖等。治疗原则是要壮阳益气。

(5)痰浊内蕴型。症状为眩晕头痛或头重如蒙、胸闷心悸,食少多寐,时吐痰涎,舌体胖,苔白腻。治疗原则是要祛风化痰。

(6)淤血阻络型。症状为眩晕,头痛,心悸,健忘,精神不振,面或唇色青紫,舌质暗,有紫斑或淤点。治疗原则是要活血化淤。

如何正确测血压

(1)在测血压前,受检者应不饮酒、咖啡、浓茶和吸烟,最好先休息20~30分钟,并且精神要放松,排空膀胱。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室温最好20℃左右,并且环境要保持安静。

(3)病人采取坐式或卧式均可,无论哪种方式,被测者的肘部及前臂都应与心脏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上。

(4)病人露出右上臂,若患者穿的是紧身衣服,应脱下衣袖,若衣袖单薄宽大,可将衣袖向上卷到腋窝处。打开血压计盒,并调整血压计到零点。

(5)缠缚袖带时,应先将气球内空气排空,再将袖带缠在右上臂肘关节上2~3厘米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以在肘窝内侧能摸到肱动脉跳动为宜。然后,将听诊器听头放在动脉上,关紧气门,向气球内充气。测量者视线应与水银柱上的刻度在一个水平线上来观察水银柱的高度。

(6)当气球快速充气,直到肱动脉脉搏消失后,再加上4kPa(30mmHg)即可停止充气。然后,缓慢打开气阀门使血压计指数缓缓下降,当听诊器听到的第一声脉搏跳动缓缓下降到某一刻度,听诊器听到的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即为舒张压(低压)。

(7)一般情况下,需要连续测定几次,求出几次的平均值即为所得到的血压值。但是两次血压测定至少要间隔1分钟。

(8)血压测定完毕后,应把血压计恢复至零点,排空气球,关闭开关以备再用。

虽然血压测量的方法较简单,但是若操作不正确,测定的数值就会出现误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测者的血压情况。因此,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以避免误差:

(1)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的建议,测量血压前,被测者应先休息几分钟,而且隔几分钟后再重复测量,如此反复3次,才能确定可供临床参考的血压值。若仅靠一次测量,很难排除许多因素干扰,使血压出现误差。

(2)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3)测量血压时的听诊点,应是动脉最强搏动点。因此在放听诊器前,应仔细触摸动脉最强搏动点,不能任意找个听诊位置。若偏离动脉最强搏动点作为听诊点,听测定的血压就会出现误差。

(4)测量血压时,气球的减速压过程需要缓慢放气,使血压计缓慢下降,读数应精确到03KPa(2mmHg)。若在测量血压时,放气减压速度太快,判断误差会增大。

总之,测量血压的方法很简单,但要做到正确的操作并不太容易。有时由于不正确测量所致的误差,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血压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临界值也就是几个毫米汞柱。

你知道有关血压的换算法吗

以往,我国的血压计量单位,一直采用毫米汞柱,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近几年来,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以实行计量规范化、标准化。即将血压旧单位毫米汞柱(mmHg)改为新单位千帕(kPa),人们感到很陌生,难以适应。那么,它们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现介绍几种简易方法,供您选用。

(1)换算口诀法。血压mmHg,加倍再加倍,除3再除10,即得kPa值。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