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宗教(1)

先秦时期的宗教

1.自然崇拜

原始社会的人在自然界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神秘感、依赖感和敬畏感,进而对它们顶礼膜拜。自然崇拜主要有:

①天象崇拜

天象的变化对原始先民影响很大。其中对太阳的崇拜是最主要的。从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上可以看出,处于农耕时期的人们对太阳十分虔诚恭敬,礼拜者双膝长跪,双手举过头顶。另外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彩陶片中,也以太阳纹的图案最多。另外还有对月亮、星辰的崇拜。在“羲和生四日”、“羿射九日”、“日中有跋乌”、“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吃日月”这些古老神话故事中,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日月产生、运转及日食月食现象的理解程度。天象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风雨雷电的崇拜,用以乞求风调雨顺。如《山海经》中把雷神描绘成“龙身而人头”。

②山川地石崇拜

我国古代的巫书《山海经》中认为,几乎每一座山都是神人怪兽居住的地方。而河伯娶妇的故事则充分表现了原始人对水的崇拜。土地是原始人自身生存活动的需要,因而崇拜它。石头是原始人的劳动工具之一,因此形成以白石为主的灵石崇拜,后世的“泰山石敢当”用以镇邪就与早期石崇拜有关。

③火崇拜

这是一种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火的使用,使人类的生活起了质的变化,所以火神备受崇拜,中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燧人氏被尊为燧皇。汉族对灶神的重视,无疑是原始火崇拜的发展。中国先民在神话中还创造了火神祝融的形象。

④动植物崇拜

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在一定时期,人类以狩猎为生,后来又将其驯化成家畜,从而产生了动物崇拜。我国古代的马王庙就是原始动物崇拜的遗俗。另外我国古代的四灵:麟、凤、龙、龟,也是从动物崇拜发展而来的。对植物的崇拜则可以从月亮神话中砍不断的桂树得到体现:吴刚被贬到月亮上砍桂树,但桂树却怎么也砍不断。

2.灵魂崇拜

山顶洞人就已经有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在埋葬死人时常以燧石、石器、石珠、穿孔兽牙等作随葬品,并且在死者周围撒以象征生命血色的赤铁矿粉末,这些都说明山顶洞人的灵魂观念。

灵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现象的神秘理解。因为灵魂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能够接触的只是灵魂的象征——尸体,所以灵魂崇拜就主要表现在埋葬和祭祀的仪式上。我国古代形成了土葬、水葬、火葬、乌葬等丧葬形式,但以土葬为主。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是在氏族形成以后,人类不是从自身探寻自己的祖先,而是把某种与氏族生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物当作自己的始祖加以崇拜。汉代嘉祥武梁祠石刻中,华夏远祖女娲的形象是人身蛇尾,这表明华夏先祖中的一支曾以蛇为图腾。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表示了人与鱼的结合,表达了人鱼共祖的观念,很可能是一种鱼图腾。

4.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表现了先民对自己的生命来源及诞生方式的看法,它所崇拜的是人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能力。姜螈后稷的神话是农业生产时代的生殖神话。姜嫄大地的祖母,后稷名弃,后来成为农业神,这与土地育万物这种广义的生殖崇拜有关。

5.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从灵魂崇拜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原始人相信,祖先的灵魂对于血缘后代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可以造福子孙,也可以降祸子孙。因此为了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同样能生活,同时为祈求祖先的保佑从而进行祭祀,这就是祖先崇拜。中国古文献和传说中,记载了许多重要始祖,如女性始祖女娲,男性始祖中英雄则较多,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炎帝、太昊氏、少吴氏、颛顼、帝喾、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

6.巫术与占卜

巫的起源很早,有了原始宗教活动,便有了巫师,人们借助其与鬼神沟通。巫师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上达人的愿望,下传神的旨意,为人消灾致福。最早的巫师是女性,尔后才出现男觋。巫觋的职业技能就是巫术。

占卜,卜先干占,是把龟甲或兽骨钻孔,然后用火烤,依据所呈的裂纹形状来推断吉凶,也称为龟卜。占是用蓍草数目变化的程序得出卦象,推测凶吉,称为筮或占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许多命辞、占卜的日期和占卜者的名字,还有兆辞、验辞。在周朝,则出现了占卜的典籍《周易》,并形成以八卦为中心的占筮理论。

7.殷商尚鬼

夏、商、周三代都有鬼神崇拜,只有商朝最重视,不论事情大小,都要问神占卜。但是殷人所崇拜的鬼神,实际上是自己的祖先,也就是说,殷人相信其祖先死后会成为鬼神,而且能降福祸于子孙。例如盘庚迁殷之前的讲话,都是以祖先神的威灵来规劝或者威胁其臣子听从他的意见。盘庚说,我古代的祖先老过你们的祖先,而今你们又是我的子民,如果你们有害我的想法,就背叛了你们的祖先,你们的祖先就要抛弃你们,不会拯救你们。受到殷人崇拜、祭礼的人鬼还有商代名臣,如伊尹、成戊、祖己、保衡等。由于他们曾在商朝发挥过巨大作用,所以殷人想象他们死后与先王、先公一样具有降福的能力。

秦汉时期的宗教

1.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原是一位王子,后离家修行,取得正果,被尊为佛,汉语中也音译为佛陀、浮屠、浮图等。

一般认为佛教在公元前后,也就是两汉时期传入我国,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①汉明帝感梦求法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佛教传人中国的众多说法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这件事情记载于《四十二章经序》和牟子的《理惑论》。东汉永平年间,有一天夜里,汉明帝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神仙,其身体为金色,脖子后面有耀眼的太阳光。汉明帝心里十分高兴做了这样的梦,第二天便召集群臣,询问所梦神仙是何人。通人傅毅说:“臣听说天竺得道的人,被称为佛。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上有太阳光芒,这大概是他的神力的显示吧。”于是汉明帝明白了,立即派张骞、秦景、王遵等12人,到西域的大同寺取经,是为《四十二章经》,珍藏在兰台石室中,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兴建佛寺。

②白马东来

张骞等出使西域返回时,有西域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一起到了中原,用白马驮来了经书、佛像。东汉明帝十分高兴,接待礼仪很周到,并在洛阳城外修建精舍给他居住,后来又修建白马寺给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居住,他们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经》,洛阳白马寺成为我国最早的寺院兼译场。

2.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基础上,沿用了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大致产生干东汉中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大派。

①太平道

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张角,东汉时冀州钜鹿(现在河北省平乡)人,起初信奉黄老道。黄老思想经过长期发展,形成黄老道,也就是道教的雏型,其理论主要体现在《太平经》中。太平道的理论来源就是《太平经》。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时间应在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问。太平道的名字直接来源干《太平经》,所谓太平道,其意就张天师画像是“行太平之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后,即在群众中开始布道,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还广收弟子,并派弟子四处宣传。不久,张角建立起十万人以上的太平道教派。公元184年,成千上万的教徒聚集在一起,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一时黄巾军声势浩大,天下大乱。汉灵帝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太平道组织在东汉统治者的血腥屠杀下遭到彻底破坏,太平道也就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终结。

②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天师道的前身,其创建者是张陵。张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今江苏省丰县人)人,本来是太学生,精通五经。后来张陵归隐,于公元141年,作了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了“五斗米道”。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以作酬谢,所以称作“五斗米道”。张陵于公元143年到达青城山,在这里建立了二十四教区,并在各区设治头,张陵自称天师,掌管全教事务。张陵的五斗米道,其活动主要在巴蜀地区。张陵死后,由其子张衡承其业。张衡死后,五斗米道的领导权为张修所有,一时五斗米道声势甚大。黄巾起义失败后,张角被杀,张修也躲藏起来,最后被张陵之孙张鲁杀害。在张鲁的领导下,五斗米道的势力在汉中达到鼎盛。

3.佛道之争

佛教是外来宗教,而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两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两者的教义也有很大差别,两者为争生存空间而斗争,另外还有来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强大势力。此时的佛教与道教、儒家的关系极为复杂。而此时产生的牟子《理惑论》,则最早体现了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主张由独尊儒术向儒、佛、道三者并存的转变。在这部著作中,牟子对佛陀的评述、佛教与儒家各教礼仪的关系、佛教与孝道的矛盾、佛教神不灭论、佛教的非正统性、佛教与道教的关系等进行阐释。其中关于佛教与道教的关系尤为突出。当时有人问:“王乔、赤松,人仙之鲾,神书百七十卷,长生之事,与佛经岂同乎?”牟子答日:“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理惑论》的出现,反映了佛教在汉末的快速发展,其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

1.佛教的荣与辱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统治者一直任其自生自灭,但到魏晋南北朝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佛教力量迅速壮大,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道安与慧远

道安和慧远都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学者,对中国佛教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道安,本姓卫,12岁出家,后师从高僧佛图澄学习佛学,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原则。在中国佛教史上,道安还第一次制定了僧尼规范,并统一了僧尼姓氏,他主张僧侣全部废除世俗姓氏,全部从佛祖以释为姓。

慧远,雁门楼人,道安的弟子。21岁从道安出家,曾与鸠摩罗什通信讨论佛学,并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反对出家僧人礼敬帝王。主张法性不变论、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把报应分为现报、生报、后报。现报为现世受报,生报为下世受报,后报为在轮回中受报。

②梁武帝尚佛

南朝各代皇帝都十分提倡佛教,其中以梁武帝为最。梁武帝原本信奉老子,即位三年后,他下诏皈依佛教,并宣称佛教为正道,儒、道为邪道。他在宗教信仰领域提高佛教的地位,给义学僧侣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十分优厚的生活待遇,并请他们讲经说法,他自己甚至登台讲经,著书立说,发挥佛理,围剿神灭论。梁武帝广建佛寺,著名的有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等十一处;又盛造佛像,著名的有同泰寺的十方金铜像和十方银像。梁武帝还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奴,由朝廷以巨额银钱把他赎回宫中。南朝的佛教在梁五帝时达到鼎盛,当时有寺院2800多所,僧尼8万多人。

③儒佛之争一沙门敬王之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的争辩没有中断过。第一次大的争论是在东晋,围绕沙门要不要跪拜王者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辩。在印度,佛教徒的地位很高,他们可以不拜任何世俗人而只拜佛祖,这与中国封建伦理相违背。时庾冰、何充辅政晋成帝,庾冰反佛,何充则敬佛。于是庾冰代皇下诏,命令沙门跪拜王者,以遵循封建礼教。但何充认为沙门的礼仪特殊,不必过分强迫他们。结果庾冰议败,沙门竞不跪拜。

梁武帝像晋安帝时,桓玄负责国政,他下令沙门跪拜王者,因为沙门同样受国恩,理应守国制。但通过慧远努力调合宗教礼仪与封建纲常的矛盾,桓玄竞改变了当初的主张。这表明佛教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与王权达成了妥协。

④二武灭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的冲突不断。其中著名的灭佛事件是北朝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列入中国佛教史的“三武一宗灭佛”中。

北魏太武帝本信佛,佛教势力的增长严重影响朝廷的租调收入和兵丁劳役的需求,因为大量人力和财力流向了寺院。后来道士寇谦之游说太武帝,于是太武帝转而信道,再加上司徒崔浩不断挑拨,太武帝对佛教成见日深。又加上他路过长安时,发现一寺院私藏武器,并有窟室以窝藏赃物及与贵室私通,于是太武帝决意灭佛,下诏诛杀长安沙门,焚毁佛像。

北周武帝也是在道士张宾的影响下对佛教产生了偏见。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令强制灭佛,并全部毁掉齐地寺院,将4万所寺庙充为宅第,命僧尼近300万人“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2.道教的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之学复兴,盛行玄学。遭士们一面编造了《洞神》、《灵宝》、《上请》等大量道经;一方面神化老子,建立起较系统化的道教体系,并涌出许多著名的道教改革家和学者。

①葛洪和《抱朴子》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对中国的医学、化学都曾作出重要贡献,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葛洪一生著作丰富,以《抱朴子》影响最大。《抱朴子》内篇20卷,从宇宙观、本体论的角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长生思想,总结了战国以来道教名流各方面的理论,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神秘主义的理论体系。其外篇50卷则是对儒家思想的整合,他分析了人间得失,表达了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评价。葛洪和其《抱朴子》对我国道教的最终形成和后来的兴盛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寇谦之改革

寇谦之,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人,少年时即研习五斗米道,后来在嵩山跟随成公兴修道出家,隐居石室,采药服食。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下凡,明元帝授他“天师”之职,并赐给他《老君音诵诫经》20卷。而后他猛烈抨击五斗米道的旧法,并受太武帝赐封国师称号。寇谦之在太武帝支持下,对北朝宗教进行了改革。首先废除了五斗米道原来在巴蜀的二十四治,然后设立道官,还规定道官收徒,必须先有三年的考验期。第二,废除祭酒私署治职契鲳,将旧道法“尽皆断禁,一从吾乐音诵诫新法”。第三,废除了祭酒道官的世袭制,“惟贤是授”。第四,废除五斗米道的租米钱税制度,并禁止治病滥收跪信。第五,反对滥传房中修炼术和仙方药饵,强调奉道守诚,礼拜斋直。寇谦之改革重整了道教组织,重建道教新规,并改变传承制度,创立新的一套宗教教礼仪规,创立了适应北方拓跋氏统治者和汉族门阀地主阶级的新天师道,并且使道教与皇权结合,正式成为官方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