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伉俪共谱奉献歌
完美人生具三情:爱情亲情与友情——三情支撑力无限,事业方可大成功!
福来有幸娶秉华,家更和谐万事兴……贤妻良母好儿媳,党员伉俪树高风!
婚恋富有戏剧性爱情不是怜悯,也不是感恩,而是两情的交融,两心的紧贴。英国16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讲:“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诚哉斯言!
梁福来在小站中学上初三时,结识了本村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她是烈士之女,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是他在前线用机枪打低空扫射的美帝飞机时,被炸死的。后来,母亲改嫁了,她就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外表看,她身材苗条、眉清目秀;在性格上,她态度温柔、心底善良;对待学习,她自觉认真、成绩优良——这在很多方面,都同英俊、聪颖、善良、上进的梁福来相近,甚至相似。因此,俩人的共同语言很多,经常接触,关系较好。每天晚上,俩人都在她家煤油灯底下的同一桌子上,面对面地一起复习功课,完成作业,讨论问题,互相帮助,经常一学就是半夜——不但学得好、记得牢,还都感到心怡神悦。渐渐地,俩人之间,就悄然萌长了一种纯洁而又真诚的莫名吸引力……那种并非一见钟情的爱恋,往往就像初春的雨丝,静悄无声地洒在尚未经过爱情的年轻人的心田,很难察觉。直到后来催出爱情的蓓蕾,当你回首往事时,方才意识到:这是友谊由量变到质变,即将成为爱情的幸福而甜蜜的初恋。他俩正是如此。“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他俩,虽未挑明,但都心照不宣。初三毕业后,俩人都考上了高中,可是,家境更为艰难的她,却不得不回家务农挣工分。又极愿同她在一起,但爱莫能助的福来,为不同她分开,也回村了。不久,早已看出端倪的她爷爷,正式向梁福来的爷爷提亲。不料,梁爷却因她无父、无母等原因而婉然谢绝;孝顺而又尊重家长意见的福来,也只有忍气吞声,默然颔首。
翌年,即1962年秋天,喜欢摆弄电器的梁福来,在从小站镇买完电子元件回村的路上,正在稻场捋稻子的福来大姑把他喊过去,郑重其事地对他说:“福来,你马上回家,我给你说个媳妇儿!”
他回家一看,是从沧州来这里要饭的娘儿俩,小姑娘叫林秀兰,个头不高,却还健壮而精神。
十分重感情的梁福来,因为还想着那个同学,所以对眼前这事儿很不情愿,表现得很淡漠,可又不好执拗地违背爷爷、爸爸等长辈的意见,只好怏怏不乐地垂头无语……当晚,家里人把18岁的梁福来同15岁的林秀兰安排在同屋同炕住。福来因为心情郁悒一言不发,秀兰则是刚来羞怯更不说话——是名副其实的同床异梦。俩人就这么谁也不理谁地默默地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秋夜。在林秀兰母女吃、住梁家的近一年中,梁、林二位,虽然一直住在同屋,但犹如路人,很少说话,也不吵闹,更未在肉体接触,只是各怀心思,从不沟通。这期间,梁福来的奶奶曾三次领着林秀兰他俩,到小站镇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在半路上,梁福来总是以逃跑表示抗婚,结果都未登记成。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讲:“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确如此。完全由双方家庭包办的梁、林的共处,“就是不幸”!这“不幸”,不仅使天真无邪的花季少女林秀兰的心灵蒙上了阴霾,也使心底善良的有志青年梁福来的思想增加了负担。他白天同社员们一起,骑着车子到塘沽盐场搞副业:用海水熬卤块,卖给山东省——路途远、活又累,可他总是愁于婚事,心不在焉。有一次,他在用河水浇水稻后的浅水里摸鱼,因为心事沉重、感情压抑,河底的瓦块扎破了脚,他竟然毫无知觉,直到走上岸上一清醒,才发现血流如柱,疼痛难忍……精神的痛苦比生活的艰辛更难以承受。在万般无奈下,善写不爱说的梁福来,经过深思熟虑,挥笔给林秀兰在老家的父亲,写了一封长达10多页的信,信中礼貌而又明确地阐述了他与秀兰毫无感情的事实,并正式提出退婚。信寄出,他才把此事告诉了爷爷、爸爸等全家人。此举果然奏效,信发十多天后,林秀兰之父——一个矮瘦、朴实的小老头,从沧州农村步行来到梁家,还带着一把送给梁家作纪念的林家祖传的锄头:锄的铁板儿银光闪闪,就连锄把儿也磨得油光锃亮。这首次谋面的梁、林两家的主要家长都是以礼相待,互敬如宾。当各自把孩子的情况,心平气和地如实讲明、双方都同意好说好散后,梁家又请他们吃了饭,才握手言别、目送其踏上归途。从此,梁福来的一块心病摒除了,思想解脱了,精神爽快了——眼前展现了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明媚天地!
梁福来得知,此时的那个女同学,已经远嫁大港区徐庄子公社,据说是同一个退伍军人、公社武装部长结婚了。梁福来在心里暗暗祝福她……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说:“爱情绝不仅是花前月下的漫步,长板凳上的叹息,更主要的是共同理想、共同事业的道路上携手前进。”就在梁与林分手几个月后,梁福来结识了来本村插队知青、比他小一岁、家住小站镇二街的杨秉华姑娘。福来的奶奶领他去过秉华家一趟。秉华家是城镇贫民,她虽聪明伶俐又好学,但因生活困难,只上到初中一年级就辍学了。她高条儿身材、面目清癯、态度和蔼、体质甚好,在家什么活都干。有时到了福来家,也是眼里有活儿,手头勤快。她见福来的母亲有抽疯病,就抢着干这干那。比如,缸里没水了,她二话不说,拿起两个水桶,就从村边的马厂减河里灌满水,一手提着水桶,挺着腰板儿,噔噔噔,大步流星,一趟一趟,直到把一米多高的大水缸打满才罢手。福来的爷爷等全家人,都很喜欢这个虽生长在城镇,但却泼泼拉拉、精明强干的好姑娘!福来他俩,有说有笑,情爱甚笃,因此相识半年后的1964年正月16,俩人就喜结良缘。
在大喜这天,经济状况业已好转的梁家,慷慨地花50元租来了一辆小卧车,从小站二街接新娘上车后,到市里风风光光地兜了一大圈,然后,又经小站街里,才回到头道沟村的梁家新房前举行婚礼。这在当时农村尚不多见的迎亲礼仪,使众人感到新鲜和赞叹!就连当时来村搞“四清”的工作队员,也谑而不虐地对杨秉华开玩笑说:“够洋气、够气派呀——你可真是个时尚的高价新娘啊!”
这年轻、心善又任干的秉华一来,梁家的日子就如锦上添花: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福来每天下地干活挣工分,或者在生产队搞副业挣钱。贤惠勤快的秉华,不仅挑起了料理家务、伺候老人,特别是精心照管抽疯婆婆的重担,她还亲自带婆婆到医院看病,并按医生的嘱咐,用药配木耳治病,半年后,病情好转,婆媳关系融洽,有如亲生母女。秉华还同社员们一起在生产队下地干活,在大伙儿歇盼时,别人都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休息,可她却坐在地上,抓紧时间纳鞋底子。当她在地里干完一天活回到家,做完饭,再给老人们一个个都盛上、送到手以后,他的两腿已经疼得连炕都上不去了,只能用手搬着腿上炕。第二天一早,她又得起来做全家人的饭菜,然后匆匆下地干活挣工分……了解和真诚,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我国20世纪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写道:“‘专一’的爱情,是幸福家庭的前奏曲,也是欢乐夫妻的进行曲。”反之,不知和猜疑,则是爱情的分离剂——它足可以使双方互不信任,甚至分道扬镳。在梁、杨结婚的当年底春节前,福来的奶奶领着会剪窗花的杨家之子即秉华的二弟,在本村挨门串户去卖窗花。在村民们随意谈话中,秉华的二弟得知:福来曾同姓林的结过婚。他回家一说,犹如平静的湖水投下巨石,顿时掀起轩然大波:秉华的父母等全家人,都对梁家极为不满,很快把女儿接回娘家去住,提出离婚!经梁家人及其亲戚朋友多次登门解释,细说实情,并找出街坊邻居多人证明,在一个多月后,福来才又把秉华接回家来。我国现代诗人和学者何其芳吟咏:“爱情原如树叶一样,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誉满全球的印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这样赞颂爱情:“爱情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梁、杨的爱情正是如此。自那以后的40多年来,梁福来和杨秉华这对患难与共的般配伉俪,总是相敬如宾、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辅相成,直至而今,乃至永远……
第八节 耕读教师获殊荣
梁福来与杨秉华结婚的1964年春天,正是全国开始搞“四清”,即进行社会主义运动之时。上级派来的“四清”工作队,组织头道沟村的男女老少几百人,坐满福来家的屋里院里,打开门窗,听他虽已79岁、但仍膛音宏亮的爷爷,声情并茂地忆苦思甜,从上午九点,一直讲到下午两点,人们都聚精会神、睁大眼睛谛听。当讲到动人处时,大家热泪潸潸,全场哭声一片……所有聆者、包括福来,都又受到了一次具体而又生动的忆苦思甜、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当年秋天,历尽沧桑的爷爷,就因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
能写会算人气旺的梁福来被吸收到本村“四清”工作队,一干就是一年零8个月。他作为“四清”工作队秘书,在帮助当时的队长、后来被选为政府副区长的姚玉祥整理案卷、写材料中,深深懂得了:当干部、做党员,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还要克己奉公,不贪不占、清正廉洁——这使他铭记终生,并身体力行!在认真搞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梁福来还主动和社员们一起下地干各种农活:插稻秧,他速度快、不漂秧、垅也直;挖沟渠,他挥长锨、抬大筐、推土车——他无论干什么活儿,都舍得花力气,很快成为内行。然而,他毕竟是学生出身,抬大土筐时,累得歪斜着身子咬牙前行,而每逢这时,往往又是他的好友王文宝上前解难。一到晚上,他还义务教夜校。在这段时间里,他既工作,又劳动,科学安排时间,真正做到了紧张而有秩序,受到了上上下下等所有人的一致赞扬,因此,就在1964年6月20日,梁福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作为一个青年农民党员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奋斗历程!梁福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切家务,包括下地劳动、孝敬老人、全家人的吃、穿、用等,甚至翻盖新房等繁杂之事,也都由杨秉华在福来的盟弟陈文友等人的帮助下,都干得很好!陈文友在村南头住,距村北头的梁福来家有5里地,在梁福来外出务工期间,他每天都要到梁家去一趟,有时就在现场顶着,直到新砖房盖好为止。
在梁福来拼搏挺进的漫漫人生征程中,有诸多熠熠升辉的业绩,他在耕读教师平凡岗位上创出的非凡事迹,就是引人注目的一个闪光点。
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兼教育家卢梭说:“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梁福来看到本村很多青少年因不能上学而没文化的苦楚,他就决心改变这种令人悲酸的现实。他热情高涨地向驻村工作队和党支部提出:“我建议咱村办个夜校扫盲班:我愿担任老师,不要任何经费和报酬;教室、桌椅、照明和课本、作业本等办学条件及学习用品,都不给村里增加麻烦,全由我来负责——不知领导同意不?”
在场的各位,都被这个有着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小青年深深感动了……他在得到了充分肯定、鼓励和支持后,就独自走街串户,向各家说明情况、进行动员。仅两天,就招来50多个学生:小的八、九岁,大的十八、九岁——年龄竟差十岁;有的一字不识,有的能认一些字——文化程度悬殊!
面对这罕见的教学难题,梁福来毫不畏葸,而是开动脑筋,因材施教:将学生分成六个年级,同在一个屋里上课,语文、算术全由他一人讲授。没有教学经费,他就自己出钱,买来小学各年级的课本和作业本,自送给学生。他在新婚媳妇儿杨秉华的鼎力相助下,经过紧锣密鼓地积极筹备,这个极为特殊的扫盲班,很快就开课了。白天同大伙儿一起劳动的梁福来,一到晚上,他就赶到土房“教室”里,在点煤油的提灯微光中,耐心、细致地分别给六个年级讲课:讲完一年级的课,让学生练习着写字和默读,他再给另一个年级讲,依此类推。当深夜下课后,对年幼、道远的学生,他还要摸黑步行五、六里,送到家门口。有的学生因病不能来上课,他还要抽空登门补课……由此,笔者想到给人启示至深的两种自然现象:一种是百川汇大海;一种是滴水穿硬石。前者,是心胸宽阔的范例;后者,是力量持久的典型。梁福来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水平、学习兴趣也迥异的学生,都能兼收并蓄,因人施教之举,彰显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而他孜孜不倦、坚持义务办学的品格,说明他有滴水穿石的超人毅力!
梁福来在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办学的同时,还负责全村的节约用电。他虽为人谦和但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一次,刚用上电不久的教室里的灯,突然光线暗了,他料定旁边住户偷电,就走出教室,找到那家,那家人见他进院,赶快拔掉电炉插肖,拒不承认偷电。电工陈文友来后一查,说:“你家不但今天偷电了,而且不只这一次,插座都烧黑了!”这样那家才承认了,并缴了罚金——此举以儆效尤!
年方二十的梁福来,他那春夏秋冬坚持不懈地义务办学之举,深深感动了学生、家长和全体村民,大家不但对他格外青睐,还初步形成了重视教育、比学文化的新的民风和村风,所以,学生们上夜校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没有缺勤的,而且学得都很努力,认真完成作业,效果也都显著。老少爷儿们不约而同地夸奖他:“真想不到哇,平时少言寡语的福来这孩子,还真是内里秀、有心路、办法多——他一个人,竟能教好六个年级的50多个学生,这简直就是奇迹呀!”
在当时广大农村中,尚极少有办扫盲夜校的情况下,梁福来这独出心裁的公益创举,宛若长了劲翅,一传十、十传百地翩翩飞传,愈传愈快,愈传愈远,这引起了镇、区、市、省(当时天津市隶属河北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上级派记者来村实地考察。因梁福来不爱讲自己的成绩,记者就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同他一起下地挠秧,晚上同他一起上课,课后跟他促膝夜谈,谈后住在他家。记者经过15天的跟踪采访,所得的结论是:“关于青年农民党员梁福来义务办学的事迹,通过调查,比社会上听说的还生动、更感人——确实是个值得总结、宣传和推广的先进典型!”
这样,1965年阳春3月,由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教育部长陆定一参加并讲话,在河北宾馆(天津宾馆前身)隆重召开、长达17天的“河北省耕读教育表彰大会”上,还不满21周岁的津郊农民党员梁福来,在全省20名受表彰的发言者中,是天津市唯一登台介绍经验者。他那长圆适中的白皙的面庞,举止大方的文气英姿,还有那铿锵有力的最佳表达和感人至深的讲话内容,频频激起台下一阵阵热烈掌声,就连德高望重、经历万里长征的革命老前辈陆定一部长和主席台上的所有领导同志,也都心怡神悦地站起来鼓掌——这对苦水里泡大、从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娃梁福来来说,是多么地风光、是多高的荣誉,又是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
梁福来的精彩发言,使他一下子成了轰动大会的新闻人物!当天晚餐后,他刚一回到宾馆房间,《河北日报》的记者,就捷足先登地采访他,其它宣传媒体也都争先恐后地给他录音、照相,请他谈做法和体会……会后,梁福来白手起家、艰苦办夜校的事迹长文和照片,很快在《河北日报》的显要位置刊发,于是,他的名字便不胫而走、口碑载道。一时间,很多单位的广播和板报上,都在宣传梁福来!他也应邀参加省里组织的“耕读教育宣讲团”,到各地巡回宣讲,介绍经验,以推动全省农村的耕读教育工作。
在梁福来外出开会和宣讲期间,都是由其妻杨秉华代课的。那时,她正怀着大女儿,白天她干完繁重的家务活,还要见缝插针地备课;晚上,她就按照福来的要求和嘱托,同时给六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下课后,同样把年幼路远的学生送到家。看在眼里的乡亲们都夸他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瞧人家福来和秉华,真是一对夫唱妇随、乐于奉献的好夫妻呀!”
梁福来回村后,由于他贡献突出,上级领导就任命他为南郊区(即今津南区)生产管理委员会委员,他白天同区领导一起乘小车到基层检查生产情况,或者在区开会、研究工作——他从中学到了很多社会知识、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一到晚上,他仍坚持给学生们准时去上课。他深感工作紧张、充实而富有意义!
“文革”开始后,在“造反派”拉山头、互争斗、打砸抢的混战中,一向规矩、正派的梁福来,是当时所谓的“保皇派”。他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审慎地观察形势,深入地思考问题。此时,他因长期以来工作太累而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经连三届的天津市劳模、小站医院院长何文轩精心施治,好几个月才痊愈了。在治病期间,从来未耽误过一天工作。后来,他受上级委派,参加了由孟庆举任队长的区毛泽东思想工农宣传队,进驻区邮电局,一干就是8个月。他同该局党员李克勤,奉命北上南下地进行外调。北上沈阳、营口时,正值三九严冬,气候奇冷,因补助低、吃得差,俩人冻得浑身哆嗦;在山东省,梁福来和带着粮票的李克勤走散,又无法联系,在三天中,他只吃花生米充饥;在上海的10多天中,为了节省开支,他俩在路边小店吃饭,于简易旅店下榻,他们虽是首次来到这现代大都会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但因囊中羞涩,却不能购物,只是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后,福来买了当时天津没有的自家盖房用的窗玻璃,公共汽车不让上,他就扛着这百余斤重的一摞玻璃,步行好几里地到火车站……1969年底,梁福来从区工农宣传队回村后,被正式调到国办学校拐子沟小学当民办教师兼农宣队员管理学校。他任四年级班主任,并教授语文、算术,其工作态度和教育、教学效果都很好!
好事当前,是虑及他人,还是先顾自己,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格的试金石;对共产党员来说,则是为民还是为己的党性的集中表现。漫漫十年,在耕读教学和民师岗位上,孜孜矻矻地做出优异成绩的梁福来,终因工作繁重、心力交瘁而累出病来。他不得不经常请假到天津市内看病,这既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当上级专门下达一个指标,拟将他转为国办教师时,他就主动提出退下来,请校领导把转正指标给别人,自己继续回村当农民。
第九节 兽医十载尽义务
自幼受到艰苦奋斗的家庭影响和良好教育的梁福来,很赞赏我国现代剧作家曹禺这段名言:“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世。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他曾对笔者说:“人生的意义,在奉献而不在索取,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纵览他人生轨迹的每个阶段,均是如此。他十年义务当兽医,从来都是分文不取的善行义举,又是他奉献精神的生动之例。
1974年,梁福来由校回村后,在继续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同时,还新任村党支部秘书、民兵连长、现金会计和保管,并兼任兽医,负责全村250多个家畜、家禽的防疫工作。面对这居住分散的一家家、一件件琐碎而繁杂的村民工作,梁福来毫不怵头、乐此不疲,而且做得有条不紊、群众满意!
作为村团支书,为自筹资金,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活跃和丰富全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梁带领其他几个团支委,集资购买了10头猪崽,由梁福来自告奋勇地具体喂养;他利用一早一晚和饭前饭后的业余时间,打猪草、拌猪食、搞防疫,猪长得快且体壮、膘肥!长大出售后,他们用这笔收入购买了胡琴儿、锣鼓等乐器,在村中心的一间闲置土房里,成立了青年俱乐部。一到晚上,大家就据其所好、各扬其长、吹拉弹唱地演奏起来:那悠扬悦耳的丝竹之音和嘹亮动听的阵阵歌声,引来日益增多的听众,不少青年男女,甚至还有些中、老年人也兴致盎然地拉上一曲,或者唱上一段——这胡琴儿声、锣鼓响,拌着放声的歌唱、舒心的笑声,给这本来偏僻、寂寥的小村,平添了从未有过的无限欢乐的气氛……团区委和区文化馆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专程前来,对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地开展起来的群众性健康文娱活动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镇乃至全区173个村中进行推广!领衔创办者梁福来,也因此而被评为南郊区优秀团支部书记!
实践证明,实干、勤学又苦钻的梁福来,确实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
他当秘书,几任书记都一致称道他:“福来的材料,不仅写得很快、字迹清秀,而且内容也紧口当前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他是我们最得力的帮手,也多次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
他任现金会计和保管员,工作精细,坚持原则,处事公正而廉洁,谈及此,同他多年对桌办公的主管会计刘振卿,对他心折首肯地评价:“福来在村工作多年,不仅积极、主动,而且很好配合,也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他是我几十年遇到过的最好的工作搭档!”
他负责兽医工作,其表现更是出类拔萃。当时,只靠土里刨食的村民们,孩子上学的费用,或者要买个油盐酱醋和针头线脑什么的零花钱,只能靠粜些余粮,或者养一些母鸡卖蛋、养几头猪售出的收入,所以,家家都有家禽、家畜的副业。人们只是任意的粗放养殖,根本不懂也不搞防疫,所以病死者众,减少了各家经济收入。对此,情系村民的梁福来看在眼里,暗自思忖:“如果我能帮助大家搞好畜、禽的防疫,不就等于给各家增收了嘛——好,这件没人管的事我来做!”
于是,梁福来主动到区兽医站说明情况和打算,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持后,他就坚持参加培训班,学习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并自费买了一些药品和宣传材料。他每次到区里学习或开会,都是带着一个大锅贴的玉米面饼子,骑自行车来去,中午在路边小饭店,花两毛钱烩烩充饥。如果是坐公交车,他总是给老人或其他人让座,而自己一直站着,这已成了他多年的习惯。回村后,他就挨家挨户详细告知,还把防疫宣传材料送给大伙儿。为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养殖经验与防疫办法,他还常年自养三、四头猪,每头猪都是体壮膘肥,养到130斤以上,就带头全部卖给国家。他经常到各家去指导养猪、养鸡,并按时入户给猪畜、禽打针、喂药。有的畜、禽一得病,主家就马上去找福来,每当此时,即使是刮风、下雪、浓雾、大雨,福来也会有求必应、闻迅速至,从未误过事。这就使全村的养殖业,连续十年健康发展!乡亲们都亲切地说他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全心全意为咱服务的好兽医!”
还应特别提及的,作为农民,土地是根本,种粮是主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小站地区因水源匮乏而不得不改水种旱。多年种惯水稻的农民们,面临着一个“如何种和种好玉米、高粱等旱田作物”的现实难题。对此,魂牵众乡亲、不断求发展的有志青年梁福来,在创造性地搞好上述诸项工作的同时,又把目光集注于科学种田上。村里成立了以他为主的农业科研组,重点研究稻改旱后,农作物怎样增产的问题。他经过在农科站学习、取经,为了因地制宜地搞好农科实验,尽快获得成果,他专门在村边搞了一块试验田,精心进行玉米、高粱的杂交。每天日出前,他就赶到地里搞人工授粉,并细心观察,详细记录,总结经验。他坚持了六年,终于亲手研制出适合当地土质的优良品种,全村各生产队种植后,都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梁福来也因此而受到父老乡亲们的一致赞誉,并被评为区级优秀党员!
这期间的1978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梁福来还做了件有利社会稳定的大得人心之事。全村20多个所谓“地、富、反、坏、右摘帽问题,都是由梁福来亲自录其本人口供、内查外调和整卷上报的,他不但速战速决,而且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被摘帽者的衷心感谢!”
在这期间,梁福来那勤谨、利落的贤妻杨秉华,不仅把敬老疼小爱丈夫的家庭繁务全部干得很好,而且积极参与村务工作。在1972年到1973年,她被选为生产队妇女队长,连踢带打地干了一年多。从1977年4月起,村里还请她当接生员。在这期间,她边工作边下地劳动;还同福来一起,用自家收的稻草打草绳,一干就是半夜。草绳打好后,又长途跋涉到河北省东光县去交。有一次,福来借了辆小东风汽车,草绳码了好几米高,正赶上下雨,又是土路,泥泞中的车轮直打滑,福来不断在后边推,甩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他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地向前赶路——为的是把这车维持全家生计的稻草绳卖个好价钱……那时,头道沟没有自来水和饮水井,吃水要到几里外的前营村去弄。别人都是用自行车带两个桶驮水,而体壮气盛的福来,则用铁驴自行车带这每桶能盛50斤水的4个大桶去驮——一趟就驮200斤!看在眼里的邻居们都说:“瞧人家福来,干吗吗行——文的武的全在行,干得多吧,又快当!”
与梁福来珠联壁合的杨秉华,也是一行专一行,使方方面面的人都满意。
因她工作出色而于1984年担任村委会委员和妇联主任,兼做接生员工作。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后,她组织全村妇女缝毛衣、打苇帘儿、编铺垫儿副业,以增加各户收入。1989年12月她被全体党员一致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她家搬到大港区去住,在此前她于村工作的20多年里,曾连年荣获小站镇和津南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妇女干部和天津市授予她的“敬老好儿女金榜奖”!杨秉华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常帮福来打草、喂猪,到各户给猪、鸡打针、喂药搞防疫,有时还到试验田里,帮他搞作物的人工授粉等农科实验等,而这些,又都是毫无报酬、甘尽义务的。所以我们说:天津农村的这对伉俪,真正是夫唱妇随地共同谱写一首,悠扬动听而又令人心折首肯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