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四节 淳厚农家育贤才

水因源头树在根,最是家庭熏陶深:豪门放纵出败子,穷家严教育贤人——酒绿灯红力销铄,雨打风击志凌云……正缘长辈甚淳厚,方培福来赢民心!

中华美德看祖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子女天然的教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讲:“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长辈循循善诱的教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南朝宋代鲍照“自古圣贤尽贫贱”的著名诗句,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古今中外的史实。穷窭的逆境,在弱者面前,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而对强者来说,则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重锤,打掉的是脆锈的铁屑,锻成的乃锋利的钢刀。我们的主人公梁福来,就正是出生和成长于这样一个异常贫寒而又格外淳厚的贤良农家,在困厄逆境的砥砺和对生活的智勇驾驭中,逐渐走上人生价值的高峰,并日益成为口碑载道的佼佼者的。

梁福来的祖籍是山东省夏津县渡口驿乡渡口驿村。其太爷有8个儿,是当地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也是清朝官宦世家。但到其祖父这辈,却因天灾人祸而家庭破落,且变成了单传。20世纪初叶,连年的兵燹和3载的干旱,使齐鲁大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在实难维持生计的极端困窘中,他那曾上私塾、学过中医、熟谙历史、心灵手巧的爷爷梁德芳,蓦地想出一条求生之路,他对束手无策、只知泫然垂泪的爱妻说:“我说孩子他妈呀,咱绝不能在这儿苦熬穷耗着等死!咱俩年轻,孩子又小——日后的路还很长,咱一定要想办法坚强地活下去!听说东三省地广人稀,关里人去了就有地种,有饭吃。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我们何不到那里去闯一闯哩!”

一向苦干寡语、对生活近乎绝望的妻子,听丈夫这么一说,眼前依稀闪现一线微弱的生存希望之光,嘴角露出少有的一丝笑意,她言听计从地说:“我看这倒是条生路!凭咱俩不怕脏累和浑身的力气,我说去了肯定有吃穿、有地儿住——哼,天无绝人之路,咱走,明天就走!”

我们中国有句流传千古的谚语:“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次日一早,这对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伉俪,面对这家徒四壁的破旧漏房,想到迫不得已地即将离乡背井,去向那未知的蛮荒之地,顿感茫然、心潮难平——宛若打翻五味瓶,苦、辣、酸、甜、咸同时涌来……他俩“心有灵犀一点通”地默然相觑了一会儿,就都无可奈何且又不约而同地说:“走!”

就这样,虽有满腹经纶,但因生活拮据而壮志难酬的梁福来的祖父,用一条枣木扁担、两个荆条筐、八根旧麻绳,挑着他的父亲和大姑,同裹着小脚儿的奶奶一起,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地从这老家,向那遥远的关东走去……在这西风横扫落叶的萧瑟寒秋,他们筚路蓝缕、缓慢而艰难地走啊走啊,渴了,就用手捧着路边沟渠或坑洼的水,咕咚咕咚地喝一通;饿了,就找路边的住户讨要几口残羹剩饭。遇到凄风冷雨,夫妇俩为保护儿女,就把本来已经单薄的上衣脱下来,裹在两个孩子身上;风急雨骤,泥泞难行,加之因饥肠辘辘而嗷嗷待哺的年幼子女那撕心裂腑的号哭,他们就不得不在人家的门洞里或屋檐下背背雨,歇一会儿再走。一到天黑,生疏之地的土路坎坷难走,他们只得赶在哪里,就在哪里相依为命地蜷缩在一起露天过夜……历经十多天吃尽世间苦楚地漫漫跋涉,在路过小站镇南十余里处接天连日的茫茫稻田时,梁福来的爷爷便放下扁担,艳羡地驻足观望,他对早已疲惫不堪的小脚妻子讲:“这里的风光多优美、多富庶啊!你瞧瞧,这稻田里还有鱼、虾和螃蟹哪!我们要是在这儿呆着,也许能活下去吧?”

谨慎的妻子柔声反问丈夫:“那我们一家四口吃什么呢?”

“咱找个简陋的地方住下,先要着吃,然后见机行事,再谋生路!”精明丈夫满怀信心的回答,又使爱妻的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

他们终于在稻田深处发现了几家栖居的佃户,又找到了一个废置的水车房子,虽四面透风,但修修补补还可遮风挡雨。于是,勤快而又手巧的丈夫,就拾树枝、打野苇、和好泥,很快把这儿修建成一个他们的“新家”。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还是好人多!到这儿最初几天,他们只能靠讨饭充饥。一日,梁福来的爷爷在小站街上,偶与一个烤山芋名叫王少先的中年男子邂逅。在随意交谈中,细心而又城府较深的王少先,发现这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山东汉子梁德芳,朴素中透着文气,谦和里蕴含果敢,于是就对他肃然起敬、格外青睐,话也说得多了。他心虔志诚地对梁讲:“你拉家带口地很不容易,我看你别下关东了,那里的穷人也苦着哪;你就在这里无人管的野洼里,开垦一块荒草地种山芋,我收你的山芋烤熟卖——何乐而不为呢!我祖居当地,街面上熟人多,你初来乍到,有事儿尽管找我,我会尽力帮你的!”

离家后,一直是举目无亲的梁德芳,对刚刚相识的这位好心人,就像“他乡遇故知”似的,倍觉亲切、心生感激,他当即就欣然应诺了……世间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挚友的相助,可以改变另个人乃至其家庭的生路。王对梁正是如此。梁德芳回去对妻一学说,妻喜出望外地“啪”地一击双掌,笑呵呵地说:“好哇,咱是遇到贵人啦!我看事不宜迟,咱就动手吧!”

第二天一早,梁德芳夫妇就找一块没主的地儿开荒。他俩先是用手拔掉杂草,后又从邻居的佃户家借来锨、镐,把地铲平、掘塇,并开挖小沟引来渠水。当他们按照农时插上山芋秧后,因准时灌溉、精心管理,故长势很好、年年丰收。这皮净、块儿大、瓤甜的山芋烤熟后,热气蒸蒸,满街飘香,诱人食欲,顾客争相购买。这样一来,梁、王两家相得益彰,都收入不菲,特别对梁家来说,更是解决了温饱,站住了脚跟,心里踏实了,进而又思进取,着手自己盖房。他白手起家地用硬泥垒墙,垒一层砸实了再垒;又伐来没主的树当檩条;把在沟边打的苇子,扎成把子做房盖儿;在苇把子上覆层土;土上抹好泥。于是,简易房就盖成了,当地人叫它“土堆房”。这不但比水车房子要高而宽大,且是自己亲手盖的,住着也理直气壮、心满意足。朋友的帮助,拼干的成果,使虽有文化、但却涉世不深的梁德芳,悟出了这样一个哲理:命运并非天赋予,人生全在自奋争!

虽一贫如洗,但在人生征途上,赤手空拳地努力奋争的梁德芳,靠种山芋卖给王少先,和到大港荒洼拾柴火挑到小站街上出售而维持全家生计,穷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和谐。他在这儿又生了四个女儿,成了一个有五女、一子的八口之家。

梁、王两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了解,关系也就越密切。后来,双方都愿结为秦晋之好:王少先将虚岁14的女儿王维荣,嫁予梁德芳24岁的儿子梁淑慎,一说定就过了门儿。

在梁家所居之地,外地逃荒者来此落户的逐年增多,以至发展成为后来的头道沟村。一到栽种稻秧季节,梁德芳就同穷人们一起,去给地主、富农去插秧,他虽来自旱田地区的山东省,从未干过插秧的活儿,但他心灵手勤善琢磨,所以干得又好又快。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水田的地头,一字排开几十号人,他总在中间领头儿,别人都跟着他在两边干,当地人称之为“打夹垅”。到最后,无论是谁干得最慢,他都要主动相帮,以使大伙儿一起收工。时间一长,大伙儿就说了:“瞧人家老梁,精明强干能吃苦,对谁都是热心肠!”

霹雳一声乌云散,丽日蓝天展红旗。解放后,梁家分了4亩多稻地,全家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也提高了,日子越过越好。然而,正如世上没有直路一样,梁德芳的治家之路,也是曲折而坎坷的。在1951年,他带领全家人,用几年时间,埋头苦干、省吃俭用地积攒了可以盖四间土房的80块钱,放在每天睡觉的蚊帐中的一角上藏起来。每天睡觉前,他都要暗自心喜地悄悄拿出来数一遍。可他哪里想到隔窗有耳哟,当这天晚上他再要数钱时,那用一块旧毛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80元钱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不翼而飞了!他大惊失色地“啊”了一声,就因希望破灭而浑身无力地瘫坐在炕沿上:“我这80块钱来得实在不容易呀,是全家人起早贪黑地拼干,在生活中一分一分地从牙缝里省下来准备盖新房的啊!”

想到这里,他心急火燎地痛不欲生;但又一转念,不禁自忖、自慰:“急有什么用?还是苏东坡说得好:‘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惧。’遇事理应冷静,泰然处之。”

于是,他把这事报告了黄营乡领导。书记张连弟和副书记兼乡长的梁福来大姑父宋之珍,当即责成在乡工作的本村人许舅奶奶和本村老党员、民兵连长刘富林一起负责侦察此案。历经一年多的内查外调,最后,根据线索,由民兵连续数晚趴在本村一个姓方家的屋顶上,从房沿向下窥视和谛听,终于发现这对夫妇喜形于色地说偷这钱的事儿和点钞票。一审问,夫妻俩都供认不讳,并将80元赃款退还失主。

在那法制还很不健全的建国初期,当乡政府要处罚本村那对窃款夫妇时,心底善良、宽大为怀的梁德芳竟为之讲情:“偷盗当然是罪错,理应处罚!鑑于他俩态度尚好,已经认错和纠错,我看就不必再处罚了——让他们自我反省、引以为戒吧!”

乡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此事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中间传开了:“人家老梁,不光不恨那对邻居的小偷,还诚心执意地为改错的那俩人说情免罚——嘿,他真是菩萨心肠,难得啊难得!”

在这地域偏僻、交通闭塞的头道沟村,人们看病很不方便,文化生活也极其贫乏。从书香门第逃荒而来,又热心公益事业的梁德芳,对全村每一个病人,都是主动地登门看望,他通过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手段,诊断病情,开具药方,及时救治了很多村民,他不但不收任何费用,就连患者家的一顿家常便饭,都从未吃过。父老乡亲们又说了:“老梁是咱全村人健康的保护神!”

大家都知道,梁德芳还有着讲忠孝、重信义的传统美德。

他常常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精忠报国”的思想和事例教育晚辈,并能以身示范。为活跃孤陋寡闻的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下地干一天活,每天晚上都在自己家义务开办说书场,声情并茂地讲说《岳飞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故事,直吸引的村民们,一撂饭碗儿就蜂拥而至,惟恐占不上座位。他的说书场一开,大家立马鸦雀无声,一个个都全神贯注地侧耳聆听。那时点的是光亮微弱的豆油灯,往往是一灯碗儿油点光了,再续上油,大家一听就是半夜。于是,男女老少都众口一词地传颂:“老梁是个多面手,是咱村的宝贝,他为咱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可他却从来没表白过自己一句——真是世间少有啊!”

作为穷苦农民的梁福来的爷爷梁德芳,就是这样,把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不少美德,都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而这些,无疑会对他的子孙,特别是对他钟爱的独孙梁福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节 默然助人父最佳

有其父必有其子。梁德芳之子梁淑慎,自幼受父教诲和熏陶,性情淳厚,讷言敏行,乐于助人,仗义疏财,只因家境特困而不能上学,不得不整天随父东奔西跑,为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而无休止地辛勤劳作。

元朝杂剧中有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日寇侵华期间,日本人强迫内地青年到东北为其开矿当华工,刚刚结婚的独生子梁淑慎就在其中。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日军用枪口逼迫他们乘着敞蓬大卡车,迎着彻骨寒风,向着未知的北方进发。

关内人本来冬衣就单薄,加之他们腹内空空,且越走越冷,其饥寒交迫的痛苦惨状可想而知。淑慎清楚地记得,他们在呼啸朔风刀子般地削击下,日夜兼程地北上,经唐山、秦皇岛,又过锦州、沈阳,最后来到四周空旷旷、眼前黑鸦鸦的抚顺煤矿。说是“空旷旷”,是它附近没有村庄和房舍,一望无际,满目荒凉;称它“黑鸦鸦”,是指煤堆、煤车、黑地、黑人,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例外地被煤屑、煤尘、煤烟给染黑了……梁淑慎他们每天都要在没有保护设施,黑暗而潮湿的矿井下,干十多个甚至二十个钟头挖掘煤炭的繁重体力活。日本人只知要煤炭,不虑中国人的生命,矿井发生坍塌事故是常有之事;矿工累死在井下,也是司空见惯的。

尽管劳动环境是难以想像的恶劣,但有骨气、重情义的中国穷哥儿们,还是满怀着生存的热望,彼此关照着相依为命。尤其是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梁淑慎,总是像亲兄弟一样地待承其他矿工:住同屋的人谁累病了,他下班后就给送饭、端水;谁挨了洋人或工头打骂,他就诚心关爱、良言宽慰……所以,矿工们都把他当成知心人,有事愿找他帮,有话愿同他说。

北宋哲学家称颐说:“以诚待人者,人亦以诚而应”。梁淑慎对这句名言有着深切地体验。由于矿井下阴暗潮湿,肮脏、拥挤的集体宿舍里苍蝇、跳蚤、毒蚊很多,时间一长,一些矿工得了各种疾病,有的日甚一日,乃至悄然死去。梁淑慎到煤矿两年多,患上时冷时热、头疼口渴、全身无力的急性传染病疟疾。日本人发现后,扬言要把他活埋。同伴们为了解救他,当天夤夜,就齐心协力地冒着被枪杀的危险,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护送到十多里外的一个小山洞里,然后又匆匆赶回矿上。话说孑然一身、病在荒山的梁淑慎,一会儿冷得如在冰窖,冻得浑身哆嗦;一会儿又热得像火炉,大汗淋漓,渴得要命;再加上头痛难忍、四肢乏力,简直到了生命的极限——他只得躺在地上,任凭病魔的残酷折磨。

信念和希望是人生活和奋进的精神支柱与不竭动力。就在此时,他蓦地想到了历尽人世沧桑、苦苦等他回家的父母,还有他那刚刚结婚几天就分手、日夜殷殷盼望团聚的豆蔻年华的娇妻王维荣——想到这些,他顿时充满了对生存和幸福的强烈渴望,恰似注射了强力兴奋剂,骤然精神抖擞、力从中来。于是,他拼命前爬,爬到水边痛饮;以苦涩的野果、野菜充饥,又竭力去逮草丛中的蚂蚱、蝈蝈等昆虫,放到嘴里大嚼猛嚥,以维持生命……也许是因他年轻体壮和有着异乎寻常的强大的精神力吧,说也怪,他这风餐露宿的野人般的苦难生活,竟然使他濒临死亡线上的疟疾渐渐好起来,后来可以正常行走了。他举步维难地走出了荒山,又迂回曲折地踏上了进关归津之路。一路上,他边走边要饭,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行程,才面黄肌瘦地回到了小站镇头道沟村。

他在回村种地的同时,还默默地为乡亲们做了很多雪中送炭的好事。譬如,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需要帮忙,他就主动伸出援手。他的突出特点是,说话少,干活多,从活动开始,一直干到事情结束,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从不在人家吃饭,有人奇怪地问他:“给人家干活,又赶上饭口了,为什么还不在人家吃饭?”

他则自有道理地憨厚笑着说:“人家遇到事儿,本来就够忙活的啦,咱去,是给人家帮忙腾轻的,怎么能再吃喝给人家添麻烦哩,况且,我离自己家这么近,不一抬腿就到了嘛!”

在每年的三夏和秋收大忙季节,他和父亲干完自家的农活后,看到谁家地里的活儿还多,就带上自个儿的农具,不言不语地加入人家的干活行列,人家感动地劝他:“梁大哥,你起早贪黑地刚忙活完自家的活儿,也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

他听了,又是憨厚地笑笑,然后心安神泰地讲:“人一歇就懒,再一说,歇着也没有意思!咱这村的父老乡亲们,就像是个大家庭,谁家有难处,大伙儿互相帮助,理所应当!”

在昔日的农村,盖房,是每家的大事:旧房改新房;土房换砖房;哥儿们兄弟多,难免要分家,提前为每人盖几间房;儿子虽然还小,但做父母的,要为他将来娶媳妇儿盖好新房——这也是男人搞对象的重要条件!

不论是全村的哪一家,只要是计划盖房,总是先跟梁淑慎说:“梁大哥呀,我要盖房,请您帮忙,您有空吗?”

“有空、有空!放心吧,我一定到!”梁淑慎总是极其爽快地应诺着。

一到开工那天,朝阳还未露脸儿,他就在盖房现场紧张地干上了:先是一担担挑水,后是挥动着大铁锨和泥,紧接着,他又挽起裤腿儿赤着脚,到泥堆里依次用力去踩,直至把泥踩熟和。待到早饭后,干活的乡亲们来齐时,他早已把足够一天起房用的泥都和好了。大家不免又是赞语声声:“这肯定又是咱梁大哥的杰作哟!”

“要论助人为乐呀,谁也比不上梁大哥!”

“梁大嫂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也挺重要啊!”

梁淑慎就是这样,秉承其父的品行,多年如一日地为他人做好事,而且自己从不提及,更不求他人回报。

一个人的幼时,乃至一生,对其影响最大者,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梁福来从小是在这种言传身教的“忠厚、敬业、助人、奉献”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地成长和走向社会的,所以,他受到长辈们刻骨铭心地良好教益,就是很自然的了。

第六节 逊志时敏梁福来

我们的先哲把“谦虚好学,时自策励”概括为一个成语:逊志时敏。若以此语来描述梁福来的性格特点及其人生追求,我以为是恰切的。

日本投降前一年的农历10月29日早霞初绽时,梁福来的母亲在16岁上,生他于头道沟村的土堆房里。在他出生前,按家谱拟起名梁基才,但当他伴着光耀寰宇的朝阳呱呱来到世间后,大喜过望的爷爷却欢声朗朗地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小宝贝儿这时降生,象征着咱家吉星高照、幸福到来——我看就叫福来吧!”

全家人一听,都眉飞色舞地一致赞同,就连平时很少言声、被乡亲们普遍地称为“老大哥”的父亲,此时也不禁一迭声地笑道:“福来、福来——这名字好,这名字好!”

福来自小在姥姥家。那时,姥爷以卖烤山芋养活全家。每天清晨,姥爷用一个一米高的大铁桶,里边用铁丝挂上三层洗净的大块山芋,再以拾来的木柴在下边烧烤,等在家烤熟后,姥爷总是挑块最好看、又最软乎的山芋,塞到福来的被窝里,再亲他一口,然后,才同他舅舅用一根大木棍子,把铁桶抬到街上去卖。这件生活小事,使儿时的福来,深感亲情的无限温馨,至今提起,还津津乐道。

人世间的幸福生活都是相似的,而痛苦的经历却各有其特点。梁福来四岁上,曾无端地遭受了一起意外的生死劫难。如本书第三节所写,解放前的小站地区,世道杂乱,土匪横行,无恶不作。夏末的一天上午,天真烂漫的小福来正在稻田埂上平静地走着,猝然,一个带着枪的20多岁土匪本家兄弟,摇摇晃晃地从迎面走来,他为了寻欢作乐,竟随手捡起一块硬坷垃,瞄准福来的头使劲砍。试想,一个年仅四岁小孩稚嫩的头,怎经得住那野小子用力地砍击。顿时,小福来昏死过去,躺在田间,而那野小子却用脚踢了一下纹丝不动的小福来,就幸灾乐祸的打个响指,扬长而去。直到夕阳西下时,偶然经过这里的福来的大姑梁淑凤发现了,才热泪涟涟地把他抱回了家。等他甦醒过来后,头右侧起了个馒头大的血疙瘩,养了一个多月才好。

从福来懂事起,历史和社会知识都较丰富的爷爷,就常常结合自身的言行,给他讲:做人要“谦虚谨慎、苦学成才、报效国家、豪爽侠义和勇于助人”的历史和现实的故事——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直接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旧中国的农村,人们受传统“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落后思想的影响,随意生育,结果是:穷也多生,越生越穷。梁福来有5个姑,二姑家最穷,孩子也最多,有11个,二女儿在家受气,好心的福来爷爷因不忍心看着她挨其父的打骂而把她要过来,在她7岁时,改名换姓上了梁家的户口,这就是梁福来的大妹子梁吉凤,她尊老爱幼、为人勤快,曾多次救过有病的福来母亲的命,为梁家的健康发展,立下了极为重要的汗马功劳!她比福来只小7岁的老姑,梁淑珍,对他幼时的熏陶是较大且较好的。他俩像姐弟一样在一起长大。老姑为人贤良、勤俭好学,很疼爱福来。她在临村的拐子沟上小学时,每天带着福来一起去上课,小福来成了班上没有学籍的旁听生,他也因此有了学龄前就在校学习课本的良机。老姑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同她一起专注听课、回家复习、认真做作业的小福来,竟然也能同老姑一样,全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到老姑17岁时,嫁给20多里外盛字营村一个上中农家庭的史殿发,爷爷惟恐老姑受气,就常在寒暑假和星期日,派十来岁的福来,步行两个多小时,去看望老姑。每次去了,老姑都极其亲热地为他做当时农村认为是最好吃的——烙饼炒鸡蛋,或者是手擀面,再卧上两个鸡蛋。老姑还总是一遍遍地叮嘱他,这情真意切地教诲,至今还浮雕式地镌刻在梁福来的心田:“福来呀,咱家穷,都务农,怎么干也跳不出这一亩三分地儿;你要想有出息,现在就得好好上学,将来有了知识,再为国家出力、为人民造福,咱家也才能过上富裕日子!”

福来8岁上学后,因为低年级的所有课程他同老姑一起学过了,所以他学得轻松且成绩特别优秀。

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的确如此!学校紧挨着家门,每到20分钟的大课间,福来都跑回家,扑到妈妈怀里撩起大衿褂子,嘬几口早已没水的奶头,然后再赶紧到学校去上课,这个恋母娇子的至爱举动,一直持续到福来十岁上三年级时方止。

福来在家倍受长辈们宠爱,可在外边,他却经得住风雨,受得了艰辛。他深知家境的穷困,为了减轻大人的经济负担,每天放学后,他就拿着用铁丝儿和小木棍儿自制的、有两个齿儿的小钩子和柳条编的单挎小揹筐,到附近地主薛家大粪场里去捡铁丝、铁钉等废钢铁,在沟边冲净后,再卖给镇上的废品回收站,以此作为自己的学费。常常有这种情况,他捡着捡着,薛家那膘肥体壮的大黄狗,就会竖耳张口,一路狂吠着飞奔而来,每逢此刻,他只得惊恐地跑开……为生活所迫,每到周日和暑假,十岁出头儿的梁福来,还同大人们一起,远行到大港去钓螃蟹,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用蜘蛛、小鱼作诱饵,在当地稻田里去钓蛤蟆;第二步,把钓到的蛤蟆用铁丝串上在火上烤,待烤出香味来,再把撕成一块一块的蛤蟆肉,放到爷爷教他自制的高50公分、直径20公分小竹篓的底部,在竹篓底儿以上约10公分处,有个外大内小、鳝鱼只能进不能出的喇叭形口,在上午把竹篓卧到水田里,让篓上的大口露出水面,并用蓖麻叶或荷叶盖上;第三步,中午取竹篓,将所逮鳝鱼剁成约1公分长的小块,在一根根小木棍上拴着绳子的一个个小铁钩上都挂上块鳝鱼,然后,于下午3时许,从家带个玉米面大饼子,步行20多里,到大港一带灌稻田的河边芦苇丛的水里,隔一段距离,就插上根木棍,当地人叫下钓子,每次可下一、二百个。到天黑时,他身背自编的柳条篓子,左手提着煤油马灯,右手把拉着芦苇,在下钩子的地方俯身扫视着转悠,把钓上的螃蟹取下,放进背篓,再挂上块鳝鱼,继续转,转一圈有二、三里,一次要转十多圈。饿了干啃饼子,渴了就喝沟里的咸水。别看福来刚过十岁,对逮螃蟹却很有一套:他只要一瞅有钩子的小木棍儿有点儿异样,就脚疾手快地猛然拔棍儿,迅捷而熟练地抓住钓上的螃蟹,放进背篓。到后半夜螃蟹停止吃食,他一次能逮三、四十斤,比同去的两个成年人逮得都多。

他用扁担挑着两篓子螃蟹向回走。由于太睏,有时他走着走着睡着了,脚一绊,猛然又醒了,继续前行。到小站镇时,天快亮了,他连家也不回,就迳直挑到早市上去卖,自家一个也舍不得吃,一般是5分钱一斤,最多可卖到2元。等卖完一回家,他就把钱都交给当家的爷爷,精打细算的爷爷会把钱留作福来上学用和接济家庭生活。福来在家吃完早饭,躺在炕上眯一觉,一起来又重复那雷同的劳作。

有天晚上,小福来等3人都在大开洼的鸭子湖畔下上了钓子,骤然雷声大作,继而暴雨滂沱,猝不及防的他仨,浑身湿漉漉地赶紧跑到附近一间残破、低矮的牛棚里去避雨。岂料,大雨把蚊子也驱赶到了这牛棚里。他们刚一进屋,疯狂的饕餮群蚊,就都争先恐后地叮咬他们,用手一拍,满掌是血。等夤夜三点雨停后,他们带着满身疙瘩和血迹察看螃蟹钓子时,早已不见踪影——全被没顶的雨水冲走了。回家时,天都快亮了。

当时,他家虽然在土改中分有稻地,但因生活紧巴,稻草舍不得自家当柴烧,而用小车拉到20多里外的天津振华造纸厂去卖。为解决做饭的柴火问题,下午放学,福来常常是把书包一放,就揹起筐、抄起筢子,到地里搂杂草、树叶等,回家来再抓紧写作业、温功课。有一天,他因下学晚些,实在拾不满筐,为不让家里大人失望、生气,这个小机灵鬼,就用几根小柳条在筐底支上,上边虚放些柴草,乍看是满满一筐柴火,家人一看都挺高兴,其实里面是空的。直到今天谈及此事,梁福来还嘿嘿嘿地乐着说:“我平生就干过这么一次骗人的事儿——这可称做善良的欺骗吧!”

过去农村有段顺口溜:“雇农去讨要,贫农拾柴烧,中农去砍牲口草,地富在家乐逍遥。”贫农之子梁福来拾柴火的生涯,足有十多年之久。上中学时,每到周日和寒暑假,他就骑着家里用水管儿自焊的笨重铁驴车,独自到60里开外的大港水库去拾柴火,即使是大年三十也不例外。太阳刚出来,他就赶到了大开洼,双臂挥动钐镰,割野苇和蒿草……在冬天,饥渴难忍了,就砸开河冰,就着大饼子吞食,然后继续拼命干。干着干着,直饿得眼冒金花,难以为继,他就不得不到附近的住户要口饭吃。有时人家给的饭,比自己家里的饭还好吃。到日落西山之际,他把足有一小拉车的一捆捆苇蒿,横放在车子上。有时候,我捆不好,和我同去的亲近朋友王文宝,就帮我用绳子绑牢。因太高、太宽也太重,不能骑着走,只能拴根绳子套在肩上,手扶车把拉着走,往往是到家就半夜了。有一次,他正满载而归地俯身驾车走在高高的北围堤上,突然起了沙尘暴,连人带车,一古脑儿被刮到二、三丈高的大堤下边去。苦干一天的福来,本来就饿累异常,加之这一高空猛摔,其身体的承受力已达极限。但是,他想起爷爷常对他讲的岳飞、关羽、林冲等历史英雄人物,忽又来了精神,增了力量。于是,他凭着刚强的意志,拼命把空车推上了大堤,顶风北上向家赶。到次日再回原处找寻时,一捆捆的柴火早已不见了。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讲:“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福来即是其例。艰难困苦的生活,不但未使小福来的上进之心泯灭,反之,他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他看来,这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磨练,正是他的精神财富——是他刻苦攻读和日后工作的不竭动力。所以,他不但性情谦和、对人诚恳,而且学习主动、兴趣很高。他1-4年级,是在邻村的拐子沟小学上的,到5年级,就到小站上洋堂了。他中午在姥姥家吃饭,下午放学步行回家,有一次下大雪,他和李文治、吴忠树、张立兰等四个同学一起回家,雪越下越大,当走到孟家坨子野地时,一陷下去都过膝盖了,实在走不了啦!睿智的福来出了个主意:他们在一块平地上,用手把雪扒拉到四周,站着复习当天的讲课内容,互相提问,直到四人全都掌握;然后,又预习第二天要讲的课文……等到雪停,他们也不太累了,就都互相加油激励着,步履蹒跚、说说笑笑地走回家。无论在哪里上小学,他德、智、体的成绩,都在同年级名列前茅,受到同学尊重、老师褒扬。

还是在福来5岁时,他母亲因被疯狗惊吓而得了抽风病,每天都要抽几次,孝心甚重的福来,既疼惜,又无奈,而且他洗、换衣服和准备学习用品等一应琐事,都需他亲自料理。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小站中学就读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期间,他一直享受着全校最高额、每月4元的助学金,同学们对他既歆羡,又心服!然而国家的助学金毕竟是有限的,由于福来家人多地少,母亲又常年有病,所以他比其他同学家的生活更困难一些。在那特殊的年月,他家经常吃的,是用高粱或玉米面和野菜做成的、一点儿油性也没有的簿皮大馅儿团子。人吃一肚子野菜,根本没有多少营养,时间一长就会体虚无力。在十多里的放学路上,福来常常饿得头晕眼花,难迈步,每当这时,他就赶紧抱住路边树,以防跌倒,没有树,就蹲下歇歇,定定心、提提神,然后再走。到初三住校后,情况才稍有好转。尽管生活是如此艰辛,可他的学业和品行,在全校都是出类拔萃的!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共同昭示着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共同规律:一个人,无论对学习、科研或各项事业,他的爱好产生自觉,自觉形成习惯,习惯升为执著,执著会出成果。作为初三学生的梁福来,对当时《物理》课的力、热、声、光、电五大门类中的“电”学情有独钟,所以他学得自觉、认真、兴致昂然,乃至课下精心钻研和亲手制作、进行实验的地步。在他初玩电器时,曾挨过三次电,有次差点儿丧命,但他并未因此而罢手,仍执着地钻研和亲手制作电器。在当时当地尚无电话的情况下,他同住在河对岸的另一个爱好电器的赵克铭同学一起,在河的上空拉上铁丝,固定在两边树上,再装上一号电池,制成简易电话。不仅他俩为清晰地互通电话而无限欣喜,闻讯的乡亲们也都感到新奇:“真想不到呀,通过一根长长的细铁丝儿,相距老远的俩人就能对话——嗨,这俩小孩儿还挺不简单哩!”

在对待知识上,惯于学懂弄通,并善于琢磨的梁福来,在课余时间,还喜欢自己组装收音机,人们俗称为“电匣子”——这在当时的农村,是极为稀少的新鲜玩艺儿。他用卖螃蟹、卖柴火除去学费后剩下的零星钱,买来电子管、电池等部件,并用爷爷教给他的木工手艺,自制外盒,然后精心地攒成书本大小的收音机。很少领略外面精彩世界的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一听这小木盒里,竟然能传出说话、唱歌、唱戏等各种优美的声音,都稀罕得不得了,有的更是捧着摸摸、贴耳听听,爱不释手!善解人意又先人后己的梁福来,坦诚地微笑着说:“您既然这么喜欢,那就送给您吧!”

受赠者喜出望外的感激之情,那可真是难以言表啊!

就这样,梁福来自费买件,亲手做盒,又一丝不苟地认真攒成的收音机,陆续白送给了好几个乡亲。

于是,亲眼看着他在苦水里一天天顽强成长的父老乡亲们无不交口称道:“嘿!瞧人家福来这孩子,聪明、任学手又巧,他还厚诚、心善乐助人——真是好样的,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的是,在梁福来17岁时出生的老妹子梁吉兰,现在是连选连任的村党支部委员兼妇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