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年: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之前提过刘邦选择了郡县和诸侯相结合的制度来治理天下,我们先介绍下汉代的郡县制度,钱穆先生认为汉代的地方政府制度非常成熟,远比几百年之后的唐代要好,与之相辅相成的乡举里选制度在同时代也十分领先。
汉初没有省一级的编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几十个郡,这样一来地方的权力较大。郡守的级别和中央九卿等官员是一样的,都是二千石。一个郡守如果调为九卿算是一个小升迁,如果只是调为非九卿的其他二千石中央官员,只能算平调。
这样的情况就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委的部长和各地方的市长是一个级别。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非常方便,人员的调转比较灵活,和后世那些复杂的制度相比,不容易拘泥于古板的形式,可以因时制宜。当然,简单的制度也容易出现不符合规矩的破格操作,这是它的问题。
随着武帝时期不断的开疆拓土,西汉的版图从最开始的几十个郡慢慢的变成了一百多个,很多边郡和中央之间的往来非常困难,如果每年去长安汇报往往要在路上花费大部分时间,于是出现了州刺史的制度,而且还慢慢变了味。
最初武帝将天下分为十三个州,如果算上司隶地区,其实应该是十四个,每个州派去一个州刺史去监察各郡郡守的工作。这些刺史每年秋冬去所负责的州,然后年终的时候返回长安来做汇报各郡的情况,直接由御史大夫负责。
刺史一开始权限是很小的,他们有很明确的六条监察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的内容他们不能干预,他们的品秩也只有六百石,和郡守的二千石比差的很远,其实是以下级督查上级。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逐渐由了变化,各州刺史留在行部(就是他们在各州的治所)的时间越来越长,管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最后演变到了可以直接指挥郡守处理政务的地步,变成了比郡更高一级的行政长官。
为了让刺史的权力和品秩相称,成帝时期干脆把刺史升为了二千石,至少和郡守一样,而且把名字也改成了“牧”。
“州刺史”变成了“州牧”,这一细小的名称变化其实确实是反映了这个官职本质的区别,“刺史“二字还是带有明显的监察的味道的,一般带”史“字的都和监察有关系,而”牧“就不同了,这是明显的“管理”的代名词。在《让子弹飞》里,姜文演的张麻子说自己的原名叫张牧之,葛优扮演的师爷马上就称好,说这是典型的做官的名字,其实就体现在这个“牧”字上。
刺史制度的变化在一开始是一种进步,形成省一级的单位是当时现实的需要,但时间长了就显出了弊端。皇帝本来是觉得郡太多太远管不过来,想通过刺史一级来加强中央集权,但时间一长,尤其是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州牧的权力太大,反而是削弱了皇权,这也就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一大原因。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东汉末年这种皇权极弱的情况下,州牧们已经开始自己挑选继承人而不管中央的任命了,徐州牧陶谦就能直接把徐州送给刘备,袁绍死后也可以由儿子直接即位,根本和皇帝没什么关系。
其实这种本来去地方监察最后却演变成了更高一级的地方官员的事情不是只有这一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样的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出现。
唐代的节度使制度最早也是对于各个州的监察,但随着监察的越来越常态化,最终慢慢变成了各自割据的势力,形成了唐后期藩镇独立的局面。
清代的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本应该是一省的布政使,但是由于巡抚和总督这种本来巡察的官员逐渐强化,最后凌驾于布政使之上,变成了真正的“高官”。
这个问题的弊端比较严重,那就是让地方的层级化过多,升迁困难,中央和地方的流动太少,体制不够灵活。
在汉代只要做到郡守就可以有很大的机会去流动到中央任高级官员甚至是九卿。可是在清代,如果你从地方做起,勉强混到知府,你的上头还有布政使,布政使上头还有巡抚,巡抚上头还有总督,至于中央六部的尚书侍郎那就是更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所以在清代,真正的人才都拥挤到了中央,不愿意留在地方,留在地方的都是一些想捞钱而没有过多政治抱负的人,这才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地方腐败极其严重。
中央人员冗余,而地方效率低下,会使整个国家的体制不够平衡。
说回郡县,汉代地方的郡守权力非常大,一是中央放的比较松,二是他本是就是和九卿一样品秩的高官,更何况在地方上他还有中央享受不到的地位,俨然是个土皇帝。州牧在东汉的强势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个现象,但在西汉,郡守还是当之无愧的地方一霸。
汉代对于郡守的委任和对丞相的委任有些相似,那就是一郡事务,除了动兵打仗,全部可以自己做主,甚至是一些低级官员的任命也能包办。
另外,郡守每年还能向中央推荐一名人才去出任郎官(文官的预备役),这就是传说中的“举孝廉”。名义上虽然是“举孝廉”,但其实从来就没有用“孝”和“廉”的标准来决断,基本上还是以能力为主。当然,郡守对于自己的推荐人是要负责的,如果推荐人犯了什么事,自己可能会受到牵连;如果推荐人表现的好,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赏赐。
都尉是地方上的武官,掌握有一些部队,但不是每个郡都有的,取决于西汉在全国地方上兵力的安排。都尉也是二千石的大员,和郡守平起平坐,并不受其管辖,这是一个制衡关系,类似中央丞相和太尉的关系:一个人什么都管但不管兵,另一个人什么都不管就只管兵。
郡一级编制之下就是县,县是汉代的地方基本编制,在秦朝的时候就有,县长官的品秩不固定,在千石和六百石之间浮动,主要取决于县的人口。
县的大小不同,长官的称呼也不一样,一万户以上的县长官叫县令,一万户一下的县长官叫县长,当时一万户以上的县占总数的60%左右。西汉末年的时候一共有1500多个县,大概是现在全国县的数量2000多个的75%。
县令在汉代绝对不是小官,他至少是个六百石的品秩,和很多中央的要员是平级的。
汉朝县之下的编制是乡和亭,这是两个平行的机构,一般乡更像偏重民政的治理,属于文职;而亭更偏重抓捕和缉查,常由那些少壮有力和有军事力量的人来负责。乡长和亭长的关系又像中央的丞相和太尉,郡一级的郡守和都尉了:一个为政,一个为兵。
另外,亭长还负责一些往来官员的接待工作,大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发迹之前正是这么一个亭长,可以说亭长经常迎来送往的工作是给他丰富了不少见闻的。
汉代最基层的人民经常是不知道皇帝和中央那些大官是谁的,他们只知道管自己的乡长亭长甚至更低的一些官吏。天高皇帝远,中央那些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人民最多知道县长就可以了。
如果刘邦不是通过亭长的位置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说不定也就没有后面那么的故事和发展了。
不要以为乡长和亭长就是西汉最低级的官员了,其实在西汉官方承认的官员(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公务员)中还有更低级的,那就是乡长手下的三老和啬夫,三老一般是乡间德高望重的长者,负责一些乡里之间的教化;而啬夫就是农夫的意思,负责一些乡间的杂务。
啬夫有两种,一种是有秩啬夫,一种是无秩啬夫。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公务员编制”,有秩就是“有品秩”的意思,这也是西汉公务员体系里最低的一级,是一百石。反之,无秩的啬夫就是朝廷不认证的乡里自己聘来做事的了。
上到丞相下到有秩啬夫,这些人构建起了西汉的政府,形成了汉朝的公务员体系。他们有多少人呢,西汉末年还真做过一次统计,大数是12万左右,还算不少。当时是整个两汉时期人口的顶峰,一共有6000万人,所以公务员的比例大概是0.2%。
在西汉这种重农抑商的时代,富商大贾没有几个,学术方面的人才也大部分都有官职。所以除了那些靠吃祖宗封荫的诸侯子弟以外,一般人只要在汉代进入了公务员体系,哪怕只是一个百石的有秩啬夫,其实也是非常荣耀的了,这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叫“学而优则仕”。
看看我们如今的情况,我没有找到太准确的数据,把事业编制什么的都算上我国一共有4000万左右的公务员,占13亿人口的3%左右,而且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每个行业做的好都比一般的公务员要混得不错,时代早就不一样了。
虽然不能和现代比,但西汉的公务员比例已经远远高于其他朝代了,朱元璋时期全国公务员的数量只有三万人,当时的人口应该也在5000万左右;到了清朝更为夸张,康乾盛世之时全国人口已经开始过亿,而公务员的人数却逐年变少,逐渐少到了两万以下。
这很好的理解了明清时期科举的惨烈盛况,那是一个官员极贵的时代。
说完郡县就可以更好的讲诸侯制度了,西汉是一个以郡县制为基础,但参杂了一些诸侯封地在里头的国家,涉及到诸侯的地方都有些特殊。
汉代诸侯制度的根基是商鞅变法时创立的秦朝的爵位制度,他把人民分成二十级爵位,这些爵位可以通过军功来获得,也可以通过钱来买,其他的功劳一般增爵位的比较少,但是也有,总的来说比较宽松。
这二十级爵位分别是: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这其中一到五级完全向全民开放买卖,六级之后就好像有些条件了,具体的我也不是非常清楚。大概六级以上就算你进入士大夫阶级了,有很多门槛,比如有市籍的肯定不行,这限制了那些富商们进入士大夫阶级。
爵位中最高的两级就是我们一般意义说的侯,拿到这个就可以称你为“侯爷”。十九级的关内侯没有具体的封地但是有享食的户数,可以按照户数领取一定的赋税收入,大都不多,在一百户到三百户之间。
二十级最早叫彻侯,后来为了避汉武帝的讳,改名为了“通侯”或者“列侯”。列侯是有具体封地的,可以享受该地相应户数的一半赋税,但是不参与该地的政务。汉初列侯是不回封地的,大都住在长安,后来文帝要求诸侯归国,即使是有别的地方的官职,也要让自己的太子(爵位的继承人)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不过据我观察,这个诸侯归国的制度好像执行的不是很严格,有很多诸侯还是滞留在了长安。
诸侯的爵位可以世袭,所以封侯是造福后代的事情。西汉的皇帝经常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罚掉一些诸侯,所以一般一个爵位也传不了太多代。当然也有长的,传了七代以上的还是有一些,一般超不过十代,因为西汉一共200年,王莽的时候把之前的诸侯都废了。虽然东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一些西汉的诸侯,但毕竟是少数,东汉还有自己的一堆开国功臣要封,没有那么多位置留给原来那些人。
诸侯封地一般最大也就一个县,西汉封的侯里头超过万户的没有几个,好像也就萧何、卫青、霍去病这几个人。前面我们说了,西汉60%的县都是万户以上的人口,而即使是极少数的“万户侯”也都很难独占一个县,所以县侯就是比较大的了,大多数的侯的封地都只有一个乡或一个亭,我们把这些侯叫乡侯或者亭侯。
《三国演义》里关羽投降曹操时,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很多人都觉得很霸气,都觉得曹操对关羽太好了,他们这么念这个词:“汉”“寿亭”“侯”,认为是汉朝一个叫“寿亭”地方的侯。
其实不然!
我们应该读“汉寿”“亭侯”才对,含义是汉寿这个地方的亭侯,是比一般的县侯要低一级的。
汉寿这个地方现在还有,已经是一个县了。
所以说,曹操也并不是对关羽那么的好,规矩还是要讲的,一个敌人的降将,一上来就封个县侯的话,难免会冷落了老臣们的心。
诸侯的封地不管是县还是乡或者亭,都要统一改名为“国”,相应的县长县令或是乡长亭长也要改名为“相”,另外太后皇后和公主的封地也是如此,她们的封地要统一改名为“邑”,相应长官也要叫“相”。
这些“相”并不由诸侯任命,也不归诸侯管,一切都和他本应该做的一样,是县令就是县令,是乡长就是乡长,要听命于上级的郡守或者县令,品秩也按照他应该得到的算,完全和一般的官员一样,只不过改个名字而已。当然,诸侯相要负责把诸侯相应户数赋税的一半分给诸侯。
诸侯王的制度也大体相似,只不过一般诸侯王的地盘会稍微大一些。他们的封地也叫“国”,自己也没有任命官员和参政的权力,一切都得听中央政府的,当然有的王爷会凭借他们自己势力的强大干扰国政,这也是可能的。在汉初,那些享有几十个郡的王爷自然不是什么地方官员可以管的,不过这种情况经过平定七国之乱和推行推恩令之后就没有了,诸侯王彻底沦为了酱油。
前面讲二十级爵的时候没有王这一级别,确实“王”不是爵位,因为你的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封王。刘邦建国的时候立下了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儿子才可以封王且一定封王(没什么大错的话)。
汉朝的王按照世袭追溯到头一定都是某个皇帝的儿子。(汉初那些特殊的异姓王和刘邦兄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