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对刘邦来说,此次留县之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个意义和景驹倒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而是刘邦在去留县的路上遇到了同样想去投靠楚王景驹的张良。
张良的名气之大,相信不用我多介绍。
《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评价诸葛亮的一段很有意思:关羽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不是太过自大,水镜先生的回答是,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太合适,他的才能堪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能配得上“旺汉四百年”这五个字,可见张良在汉代的地位。
马荣成先生的漫画《风云》里有一句诗“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说是天下会的帮主雄霸一遇到“风”“云”二人就会运势大转称霸天下。这里借用这句诗,我觉得刘邦才真的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张良便化龙”。刘邦这种旷世帝王怎么可能始终纠结于沛县和丰县这一小片水池,此次留县之行遇到了张良,以后发展的态势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走上了争霸天下的真龙之路。
张良本是战国时韩国贵族的后人,韩国被秦国消灭后,他就一直在为心中怀着的这份仇恨而四处奔走。少年时张良游历江湖,想刺杀秦始皇,曾经找大力士在博浪沙拿巨石砸秦始皇的车驾。
古时候君王出行都非常小心,往往要安排好几个一模一样的车子来做迷惑,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哪个车子里才是真正的君王,这些用来迷惑的车子被称为“副车”,而副车的马就被称为“副马”,也都分别由朝中的高官来管理,驸马这个官职就是从副马演变而来,后来逐渐变成了公主丈夫的代名词。
张良找的大力士在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就没有砸中正确的车,而是砸毁了几个副车。虽没成功,但总也是惊出了秦始皇一声冷汗,同时让张良四海扬名。
中年之后的张良逐渐思想成熟,不再想用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他知道杀一个秦国皇帝不能永远的解决问题,推翻暴秦的统治才是最根本的办法,于是他又开始学习兵法权谋,立志要用毕生所学推翻秦朝。
帮助刘邦统一天下的人里能人众多,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作用,刘邦能够把这么多厉害的人团结一起就是他最大的能力,而这些人里头最厉害的三个就是所谓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刘邦的原话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显然,就三杰的作用来看,如果一定要排个第一的话,也非张良张子房莫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短短的十二个字蕴含着多高的评价,千古之下又还有几人能做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将无数,有名的政务大臣也很多,但真正的能够像张良这样笑看风云,平定天下,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的真没有几个。
张良之前,除了神话中的姜子牙、春秋时的管仲百里奚、泛舟五湖的范蠡以外也就没有别人了吧?可毕竟他们谋划的都还只是个小局部的争霸(所谓的武王伐纣时期中国人活动的版图实在还太小);张良之后,诸葛孔明享有大名但却魂归五丈原,至于徐茂公刘伯温之流也终是稍逊一筹。
作为刘邦手下的第一谋略大臣,汉军发展路上几个最重大的关口都是在张良的帮助下度过的。
从张良劝刘邦去投靠项梁开始,到后来的鸿门宴,再后来要到汉中的封地,再到还定三秦时稳住项王赢得发展时间,还有阻止立六国后人,以及最后劝刘邦封韩信彭越等人为王对项羽进行最后一击。
张良每一次的进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决定性的。
传说中张良的才能都是得自《太公兵法》,当然我还是比较相信这只是一个传说不是真事,但作为一个故事来讲还是挺有意思的。
相传张良少时曾经偶遇一个老父,老父在他面前把鞋子扔了,然后对张良说:“小子,去给我把鞋穿上。”张良看他年迈,就强忍屈辱把鞋子捡了起来给老父穿上。老父非常满意,和张良约定五日后天亮的时候再见。
五天以后,张良天亮的时候到了约定的地方,老父已经先到,就把张良大骂一顿,说和老人相约不能迟到,再五日以后天亮见。
又过五天,张良去的早多了,在鸡鸣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约定的地点,但那老父还是先到了,又把张良给骂了一顿,再度约在五日后的天亮时分。
第三次张良终于想通了,半夜就赶到约定的地点,这次总算比老父先到,老父非常高兴,就给了张良一本兵书《太公兵法》,并且说读了之后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在十年以后会有大的用处。
说完老父就走了,张良开始仔细研读这本兵书,而十年以后果然爆发了举世皆闻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良也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功的帮助刘邦谋取了天下,成为了真正的帝王师。
张良一生都很低调,在天下大定之后,刘邦本是想封张良侯三万户,结果被拒绝了,他只是选择了小地方留县,安安稳稳地做了个户数不多的留侯。
大家可能没有三万户的概念,汉初人口稀少,功臣位次里排第一的萧何也不过万户而已。哪怕是到了武帝时期,功勋无人可比的卫青霍去病也都不到两万户。汉初三万户恐怕比得上诸侯王了,这对于一个从没有战斗功劳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可张良却不敢占这旷世的恩宠,在项羽死后他基本不再随军出征,也不太关心朝政,专心修道而已,期间还一度辟谷绝食来修行道法,最后被吕后阻止。
张良挑的封地留县很有意思。没错,这正是他和刘邦初遇的地方,我宁愿怀着这么一个美好的设想:淡泊名利的张良推翻秦朝,大仇得报之后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世俗的利益,宁愿守着这个纪念自己选择了刘邦的地方,既能够不继续卷进朝廷的纷争,也算是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
回到秦二世二年,很多人有会奇怪,张良本来不是带着几百人去投靠楚王景驹的吗,怎么会突然跟了刘邦?张良不是已经名满天下了吗,怎么会选择刘邦这个此时既没有实力又没有名气的小势力?
“知遇之恩”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两个人的契合有时候真的仿佛是天注定的一样,那篮球来举例子,我相信乔丹和皮蓬、马龙和斯托克顿之间那种默契程度不是光靠后天的努力就能够练出来的,里头肯定有一些他们天生某种气质一致的东西在。
刘邦和张良就是如此。以张良的大才,他最怕的不是自己算错,而是主子不相信他,不听他的,或者说即使听了也做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他怕自己最终有像类似夫差与伍子胥、项羽与范增之间的悲剧和遗憾。
相传张良之前给别人说自己从神仙那儿学来的《太公兵法》,别人经常不能够理解,可是给刘邦说,刘邦却每次都能够领会到其中的奥秘,并且不折不扣的采纳,连张良自己都感叹:“沛公这大概是老天传授给他的才能吧!”从此就打定了要跟刘邦一辈子的决心。
刘邦和张良一起见了楚王景驹,想借景驹的兵攻打丰县的雍齿。谁料此时恰好章邯手下的一个司马带兵到了附近,景驹就给刘邦一些兵马,先让他迎战章邯的司马,之后再谈收复丰县的事情。
刘邦一开始作战不利,可在张良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击败了章邯手下的这支小部队,并且逐渐扩大自己,发展到了九千人。
势力稍微壮大一些的刘邦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丰县,立誓一定要找雍齿报背叛之仇,于是又打了回去。只这次攻打丰县又失败了,刘邦竟好像就是迈不过这道坎儿了。
运筹帷幄把握大局张良厉害,可实打实的攻城下地他一个书生还真的在短时间内束手无策。不过,他思路开阔,眼光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这小小的攻城战,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个良机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许都不能算是良机,应该是危机。因为刘邦陷入了和当年宋留一样的窘境:自己打的风生水起,却突然发现上线没了。
原来,就在刘邦四处征战的时候,自己名义上的主子楚王景驹(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势力实际控制着是秦嘉)的大军被项梁击败,全军覆没兵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