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礼仪古今谈(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1.1 何谓礼仪

“礼仪”一词,在西方源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指法庭上的通行证,上面写着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随着它进入英语,渐渐发展,这个词就有了“礼仪”的含义,引申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在我国,“礼之名,起于事神”。是来源于敬颂天神,祭祀上天的活动。《说文·释部》中,有解释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礼仪活动从原来的敬神活动渐渐发展开来,成为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表达敬意的活动,开始在上流社会渐渐发展,最后传播到民间。

简单来说,礼,即礼节,礼貌;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等。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的交往和相处中,为了相互尊重,减少摩擦,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它在内容上可以分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礼貌,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接人待物,和蔼可亲,为人平等、公正、礼让。它是人言语动作的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蒙田说:“礼貌无需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

礼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从小家长就教我们对人要懂礼貌。在学校里,老师们也告诉我们要掌握“请、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学习礼貌,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行为是礼貌什么行为是不礼貌。礼貌的举止可以让施者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可以让受者心情愉快。不礼貌的举止不仅让人看出行为者内在的粗俗匮乏,还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甚至产生摩擦矛盾。

握手的由来

握手最早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那时候,人们在狩猎和战争时,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但是这种姿态经常让他们因为互相误会而发生战争。因此,后来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没有敌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曾经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外宾在北京的马路上开车,在没有任何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超越另外一个中国人的车子。可是这个时候,中国人的车子忽然拐了过来,两个车子撞在了一起。两人停车下来交涉。大家猜猜,双方的态度如何?当时我们中国人下了车就开口骂出三字经,还不时作出威胁性的动作,一副不可一世想要打人的样子;而当时那个外宾却镇定地站在一边,对着这个叫嚣着的中国人微笑地看着,如同在欣赏一出喜剧。

我不知道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感受如何,就我来说真正感到汗颜。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历来号称“礼仪之邦”,可是看看现在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公共汽车站,到处可见拥挤着上车的乘客,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先来后到”;车上的老幼残孕座位上,经常坐的是身高体壮的年轻人。生活中,“请,谢谢,您好,对不起”这八个字,你还能听到多少?作为一个礼仪大国的公民,我们此时已经很有必要重新拾起我们的礼貌,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人格完美,更加为了我们国格的提升。

礼节

通常指一定的社会团体内所共同承认遵循的行为规矩。《礼记·儒行》中说:“礼节者,仁之貌也。”把礼节看作是仁的表现。我们平常婚宴的注意事项,请客的原则等等都是属于礼节的范畴。咱们平常所说的成语“五体投地”就是来源于一种礼节。五体就是身体和四肢,五体一齐伏在地上。礼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用来弱化甚至解决人群中的矛盾。一句“谢谢”或者“对不起”也许就可以解决一场战争。

1.2 克己复礼,天下当归——我们为什么要学礼仪

Need决定Etiquette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知的需要;⑥美的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如果希望得到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等,很明显必须首先要求你去爱别人,尊重他人。而礼仪正是最直接的尊敬别人,爱戴他人的表现。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的需要

交往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而就现实层面来说,我们也有学习礼仪的必要。

约之以礼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仪对人有十分巨大的约束作用。它所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通常是符合一定社会环境条件的。它是适合人群在特定环境生活的行为准则,通常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比如说脱帽礼,它起源于战争时期。人们经常会分不清敌我而互相攻击。而脱帽象征着“丢盔卸甲”,表示对对方毫无敌意,进而发展成互相表示敬意的方法。这样的礼节有利于人们了解对方的思想,消除误解,达成共识。

提升自我

礼仪可以体现施礼者和还礼者的内在品格和素养,完善我们的形象。我们生活在世界中,都希望努力提升自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不断地克制自我,学习善良诚实的品格,而这些都会通过礼仪体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不注重礼仪的培养,这是体现我们人格的大事。不仅仅如此,还关系到我们给人们的印象。你可以想象出一个容貌美丽,身材一流的魅力女性口吐脏字,粗俗无礼吗?粗俗恶劣的举止是对你形象最大的破坏者。不美丽但是礼仪教养良好的人往往会让人如沐春风,十分乐意与他接近;美丽但是粗俗的人,却往往更加让人鄙视,感叹上帝给了他美丽,他为什么却不珍惜自己呢?

成就个人

礼仪是个人成功的保证。美国着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它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它的为人处世能力。三国时期,蜀国国主刘备就是一个由于礼仪成就成功的人。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而刘备一没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二没有机智应变的智慧,他有的只是“以礼待人”。对诸葛亮,他“三顾茅庐”,亲自躬身于草庐之中,如同师长般对待;对待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如同兄弟一般对待;对待民众,刘备携民渡江,待之如子。这样讲究礼仪,重视仁义的人,又让人怎么能不忠心去辅佐他呢?孔子称:“君以礼仪待臣下,臣下事君尽忠诚,如此而已!”礼仪,甚至已经成为统治者御人的手段。

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完美企业

具有完美礼仪的员工的企业具有完美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在销售领域的员工培训中,礼仪培训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平时经常有这样的经验,在经过一家商店,如果发现一家店员举止得体,笑容美丽,我们往往便会心中充满温暖,甚至多多动动我们的钱包。而如果一家店员表情呆板,俗物无礼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厌恶地离去。

稳定社会

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同时也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讲究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在我国古代,孔子所倡导的儒家学派就把礼仪作为奠定社会的基础。孔子重视社会伦理,把礼看成是维护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由修己到治人的连续过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在他看来,修己为为政之本。安,就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稳定。社会何以能稳定?不是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以礼待人社会便会安定。

教化民众

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讲究礼仪的人同时也起着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男左女右的由来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畜的两大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或性情,男子性暴刚强,属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

“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在社会风俗上是划分区别的一种秩序安排。这种“男左女右”的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广为传播了。

1.3 “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礼仪文化

法国宫廷的繁文缛节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篇讲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宫廷礼仪的文章:

在凡尔赛宫廷鼎盛时期,有一个比国王更有权威的主宰便是“礼法”,或称“礼仪”,就像歌剧院的芭蕾舞一样,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明确的规定。人们看过宫廷记事录后,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上至王子、公主,下至无名奴仆,每个人的头脑里怎么能够塞进那么多的东西,怎么能够记住自己这个角色举止动作的每一个细节?更何况这种种礼节还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比如,一个贵妇在凡尔赛宫只有资格坐帆布折凳,到了马尔利富就可以坐方凳,而到了朗布依埃宫便坐上了靠背椅。再如,一个掌门官(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开门)必须记住哪些人经过的时候,他应当站在门里;哪些人经过的时候,他应当站在门外。公爵一类的人到王宫小教堂可以带一块方坐垫,俗称屁股垫,但不可忘记要把坐垫放得歪斜一点,绝对不能摆正,因为摆正是王族的特权。国王接见大使时,倘若礼宾官没有在楼梯的第四级上迎接,便会引起外交风波。

路易十五时期,讲究礼仪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宫廷礼法除了承袭旧传统(许多礼节起源于弗朗西斯一世,甚至更远的年代)外,还增添了不少路易十四时期的复杂条例,而且又制订了一些连国王本人都需要遵循的规定。大家可能以为在这样一个井然有序,人人职责分明的宫殿里,主子们一定被服侍得舒舒服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自己已成为礼仪规范的奴隶,国王、王后和王子们都过着一种终身受束缚的生活。在公主们举行的舞会上,王后也前来参加一同玩乐,可是礼仪规定,不管公主们跳舞跳到那里,位置怎样变换,她们的眼睛必须一直望着王后,结果小姑娘们的脖子扭得酸痛。

一天清晨,王后发现她那张大床上的棉被沾满了灰尘,她腼腆地责问了一下。这件事逐级传到寝宫侍从那里,寝宫侍从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说打扫灰尘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围。人们就去找管理帷幔、挂毯的侍从领班,后者听完这个事故后明确地说,这不关他的事。经过两天查讯终于发现,当国王陛下不在王后那里安寝的时候,王后的那张大床是当作家具管理的,因此应当由管家具的侍从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