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
更新时间:2024-10-25 15:06:4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从赵金铭教授近10年发表的论文中精选出13篇,经适当改造,以讲义性质的专著呈现。内容涉及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语言要素教学以及区域教学、跨文化交际等方方面面。全书共十三讲,目录如下: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育的本旨是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构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基本单位;何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附丽于特定语言的语言教学法;“先语后文”辩证;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和选择及对教学之启示;现代汉语词中字义的析出与教学;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语言类型视角的区域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本书既可作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普通著作,亦可作为专著型教材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使用。本书的选编和出版,实为对赵金铭教授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思想的一次梳理和整编,为全球广大的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人提供了十三堂“名师之师”的启蒙大课。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金铭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都”为主线,并辅之以另一个多功能副词“也”,在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的框架下,对汉语的焦点副词、话语话题、全称量化、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等多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发掘了不少新的事实,对若干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社科18.5万字
- 会员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古希腊语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语文学方面的十余篇文章,具体内容分为三类:古希腊抒情诗研究,并以此为线索勾连希腊诗歌传统和印度诗歌传统,进而探讨原始印欧诗歌语言在希腊和印度这两支传统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核心文本与重要概念的比较研究,探究各种古代文明(特别是希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间的早期关联和相互影响;书评,涉及古代语言的语法作品、希腊—印度文明间的关系、口述诗歌理论的生成发展社科11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在充分汲取国内外已有连动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从句法属性、语义特征、语序特性、历时发展以及词汇化、构式化等方面,对汉语连动式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描写、分析与阐释,对汉语连动式在汉语语言体系以及世界连动语言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论述与探究,为汉语连动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连动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社科19.1万字
- 会员《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入CSSCI集刊收录名单。社科24.3万字
- 会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基础的、关涉到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学科的性质决定其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以解释教学和习得中“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层面的问题。本书运用理论语法的观点、原理及方法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试图在寻找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屏障做出一些努力。书中介绍和讨论的语法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语法理论、语言类型学理社科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