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太乙语天机

  • 龙翔寰宇
  • 阑石
  • 1974字
  • 2021-08-10 09:13:23

听见老者的问话,戎禹先是一惊,而后回道:“在下正是。不知你是?有什么见教?”

众人面露惊奇地看着这个老者,很是不解,难道他见过大勇士?

“我叫太乙真人,是个云游天下山水间的巫师。今天一见,你果然是个仁德、善良之人。想来现在你应该是有熊部落的使者了吧!”

“太乙真人果然神通广大。我早已听过您的大名,知道您能洞察天机。不知道真人能不能告诉我,此次我回神龙王庭能否完成使命?”

“是福躲不过,是祸总相依。你又何必想现在就知道结果呢?顺其自然吧!一个人想要超乎自然,则一定会跌至地狱。最高等的人类,如果脱离自然的轨道,就会变成最野蛮的动物。举个例子,全世界所有人类都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那些追求物质、感官的人类全都想要延长他们毫无价值的生命,而真正有灵性的人都不愿意违反造物主的意旨。最后,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各自还是会按自己的归宿离去。没有人能离开自然规律,没有人能超越人生之‘道’。”

“也是,凡事顺其自然就行。”

“不过,既然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相遇,你刚刚又救了我这个无用的老者。我就告诉你几句话,你仔细听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心待万物,生死毋常念;仁德以载物,海纳能容川。”巫师太乙真人缓缓讲。

“大师果然是高明!我真心希望大师能与我一起完成这次使命。”

“大师?我并不是什么大师,只是有一些自己独到的思考。切不可迷信任何人、任何事,天地之间不存在完美之人,人人都会犯错,都有不知道的世事。至于你说一起完成使命,我只能告诉你,时机未到。‘道’是什么?是自然万物、仙、神、佛之存在、运转规律。你的寻‘道’之路还很长,艰难困苦也会时常伴随。望你能度尽艰险,早日懂得‘人世之道’。我们就此别过,他日我们有缘再见。”巫师太乙说完,打了一声口哨。

口哨声响后,一头毛驴从树后慢慢走出来。毛驴的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巫师太乙一跃而上,坐在毛驴背上唱道:“江湖笑,恩怨了,人过招,笑藏刀;红尘笑,笑寂寥,心太高,到不了;明月照,路迢迢,人会老,心不老;爱不到,放不掉,忘不了,你的好;看似花非花,雾非雾,滔滔江水留不住,一身豪情壮志铁傲骨,原来英雄是孤独;江湖笑,爱逍遥,琴与箫,酒来倒;仰天笑,全忘了,潇洒如风,轻飘飘。”

余音回响在树林,词句潇洒,旋律悠扬。戎禹回想着巫师太乙真人的唱词,内心深处懂得了他对人生理解之深刻。戎禹甚是感叹太乙真人的洒脱心境,惋惜不能与他朝夕长谈。已经走上来的飞蓬见戎禹久久沉思,便阻止了众人的谈论。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大雨渐渐停息了,树叶上掉下的一滴雨水落在戎禹的额头上,戎禹惊醒过来,摸着额头上的水,自言自语道:“苍生皆有凡情,就让生命中的一切随林中的风吹拂落叶,大树树叶的水滴滴下一样自然而然吧!我说了放下执着,内心却一刻也不曾放下。”

戎禹恭敬地跪在地上,三叩首后,道:“感谢上天给我启示,我知道了自己在追寻生命之‘道’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行走。”

众人见戎禹的行动甚是不解,私下在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士兵说:“不就是个吓傻了的老头吗?他说的话还真能成为金玉良言?”

飞蓬听到士兵议论,果断而又严厉地训斥:“不要议论了。你们是不能理解的,准备出发吧!”

说完,飞蓬忙上前扶起戎禹。因为听见士兵议论,戎禹看着随行的士兵,严肃地说:“因为知道得太少,所以我要时刻接受新的知识。世界太大,我们太渺小,我们心中的世界并不等同外界的自然世界。懂得太少,所以才要学会学习成长。士兵们,我只是个普通人,在认识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谦虚地去认识自己、认识人生。”

听完戎禹的话,士兵们内心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深深思考着自己的错误。

一行人在沉默中走出树林,来到等待在林外的其余士兵身边。戎禹对着大胡子大汉初冷毅道:“以后,你也是个勇士了,要端正自己心态以求造福苍生。以你现在的资质,如果自己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的话,将来你必定能成为大勇士,统帅大军。”

初冷毅听到自己成为了勇士,赶忙跪下,抱拳激动地说:“感谢您的知遇之恩,我必不会让您失望。”

戎禹严肃地盯着他,语气和缓地说:“不要感谢我。你要追寻你的内心,找到真正的自己。不要忘了上天的好生之德,做人、做事皆要从善良的角度出发。”

初冷毅不解地问:“如果别人要打我,难道我不还手吗?”

戎禹内心很是高兴这个勇猛的大汉能如此好学,微笑着说:“并不是那样。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时又是出于善良的目的打杀……”

说着说着,他们又踏上了回神龙阪泉王庭之路。一路上,戎禹不厌其烦地反复给初冷毅讲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各种道理。

老者一语道破天机,戎禹内心更坚定了东华一统的信念。未知前路如何?一行人义无反顾地踏上神龙王庭的土地。戎禹能靠自己的努力幸免于难,促成和谈吗?帝君的慷慨仁德又能改变高帝内心对融合的看法吗?且往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