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又出事了

夏末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柳雨柔站在养猪场前,望着眼前肥硕的猪群,嘴角微微上扬。猪圈里此起彼伏的哼叫声,混合着稻草和饲料的气息,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短短两个多月的牢狱之灾,却让她错过了中秋佳节。那段日子里,冰冷的铁窗,阴暗的牢房,还有狱友们或怜悯或嘲讽的目光,都像一把钝刀,日复一日地磨着她的心。

但让她欣慰的是,赵刚几人把养猪场打理得井井有条。猪儿们一个个膘肥体壮,比她入狱前又长了二三十斤。饲料槽里的玉米面和豆粕混合均匀,猪圈打扫得干净整洁,原水槽都一尘不染。

“这猪养得真不错,才四个多月就八九十斤了。”路过的镇民李大叔忍不住驻足观望,他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里闪烁着惊讶的光芒。

“可不是嘛,比我家养了大半年的猪还重呢。”秦嫂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附和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当初我们都觉得柳家姑娘异想天开,这养猪场怕是要赔个精光。如今看来,倒是我们目光短浅了。”

几个镇民围在猪圈边,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说是因为饲料配方特别,有人说是因为猪圈通风好,还有人说是因为柳雨柔运气好。

柳雨柔听着这些议论,大感欣慰,同时有点苦涩。村里人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不屑和嘲讽,慢慢转变为认可和赞许。但这些改变,却是用她和家人的苦难换来的。

“麦麦,想不想尝尝娘亲做的月饼?”柳雨柔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柔声问道。她的手指穿过麦麦柔软的发丝,感受着那份温暖。

麦麦眼睛一亮,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真的吗?月饼是什么样的?”

“是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柳雨柔笑着解释,“而且有很多不同的馅料,有甜的,有咸的,每一种都很好吃。”

很快,厨房里热闹起来。炒馅、和面、揉制,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空气中弥漫着糖浆和面粉的香甜气息,灶台上的火焰欢快地跳动着。

麦麦和其他孩子们围在柳雨柔身边,看着她灵巧的双手将面团揉成圆形,再按进模具里。模具上精致的花纹印在面团上,像是在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娘亲,这个花纹好漂亮!”麦麦指着一个莲花纹样的月饼,兴奋地说道。

柳雨柔笑着点点头:“这是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模具上的纹路,仿佛在触摸着记忆中的温暖。

广式的、苏式的、滇式的鲜花饼,各种口味的月饼很快摆满了桌面。金黄的酥皮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麦麦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豆沙馅的月饼,咸香的蛋黄和甜糯的豆沙让他忍不住舔着手指。他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像是含着蜜糖一般。

突然,他的眼神暗淡下来,小声说道:“要是爹爹和宋爷爷在就好了。”

柳雨柔的手顿了顿,心头涌上一阵酸涩。案板上的面粉突然变得模糊,她急忙低下头,不让孩子看到自己眼中的泪光。

是她让他们走的,如今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却只能独自承受。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温暖,此刻都化作了心头最深的疼痛。

“娘亲,对不起。”麦麦拉着她的衣角,小脸写满了歉意。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的伤心。

柳雨柔强颜欢笑,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傻孩子,娘亲没事。等他们回来,我们一起做给他们吃。”

麦麦认真思考了一会,小眉头皱得紧紧的:“爹爹最喜欢吃肉了,一定喜欢鲜肉月饼。”

母子俩相视一笑,柳雨柔轻声道:“是啊,你爹就爱大口吃肉。”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说不出的苦涩。

厨房里的温馨气氛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小陶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脸色惨白:“东家,出大事了!昨晚镇上死了五个人!”

她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眼中带着惊恐:“听说凶手是个小姑娘,叫尤窍,把自己的外祖父母和父母都杀了。现在整个镇子都乱成一锅粥了!”

柳雨柔和小陶一起赶到芳华阁时,大家也在议论纷纷。莲莺听说这事,手中的面霜突然坠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白色的乳液在地上蔓延,就像是流淌的泪水。她的脸色变得惨白,身子不住地颤抖。

“莲莺,你没事吧?”柳雨柔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莲莺,感受到她冰凉的手心和急促的呼吸。

郁采瑾闻讯赶来,一把搀扶住妻子:“我们去沈家看看。”他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搂着莲莺的手臂微微发抖。

柳雨柔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她转头严厉地对小陶她们说:“以后这种事少说,免得伤了别人的心。”

小陶懊恼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东家,我知错了。”她绞着手指,显得局促不安。

芳华阁里一时陷入沉默,柳雨柔望着地上破碎的面霜瓶子,总觉得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

夜色渐深,莲莺走在去沈家的小巷里,总觉背后凉飕飕的。青石板路上,路灯投下斑驳的光影,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忍不住回头张望,空荡荡的巷子里只有自己和丈夫还有小陶的脚步声回荡。

“相公,你说尤窍会不会...”莲莺紧紧抓住身边郁采瑾的手臂,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她的指尖微凉,透着不安。

郁采瑾眉头微皱,目光在四周游移,表情瞬间绷紧了。他轻轻拍了拍莲莺的手背,想要安抚她的情绪。

“以她那性子,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过你别怕,有我在。”

莲莺心里一阵发慌,这些日子总觉得有人在暗处盯着自己。每每走在路上,背后都仿佛有道若有若无的视线,让她不寒而栗。

莲莺下意识往郁采瑾身边靠了靠,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