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火机厂
- 重生80年代:科技致富手册
- 不寐之夜
- 2188字
- 2025-05-12 08:00:15
孙光辉耸了耸肩:“设备趁机卖给那些想要生产卫星锅的企业,员工遣散,也可以直接把工厂卖了。”
王向阳盯着他看了一会,看得他头皮发麻后说道:
“也行,你看着安排。
我最近研究出了日本打火机的平替产品,或者说一次性打火机,这个项目投资大概需要大概100万。”
王向阳说完后,从包里拿出一堆资料,一人一份。
段飞龙看着资料上的冲压设备、塑料注塑机、装配线、填充设备、检测设备、打印和标记设备以及包装机等。
具体设备的价格范围,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虽然有点诧异王向阳居然又搞出来了一个发明,但这个好像就是仿制的日本打火机。
而且,还是劣质版的。
王向阳是有点厉害,但不管是汉卡、电热水壶还是现在的打火机,都是仿照的别人的。
他要是某一天,能够自己发明几个厉害的东西,他可能会惊讶。
但是仿照这玩意儿,顶级的工程师都能搞。
“这个赚钱吗?”
“成本大概1毛一个,零售价1元一个,批发价3毛一个。”
白晓云皱了一下眉头:“按照批发来算,这一个才赚2毛。
如果按照100万投资来算,要生产1000万个才能回本,不划算。”
王向阳看了眼白晓云,这家伙开了东宫粤菜馆后,就看不起这种小生意了。
“这可以出口,出口去美国1美元一个,一年卖几千万很轻松的。”
众人吸了一口凉气,出口美国,赚美刀,一年赚几千万美刀?
“王总,能加大投资规模吗?这100万实在是太少了。”
王向阳皱了一下眉头:“也不是不行,但这个投资额提高不了多少,估计150万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众人都有点失望,不过,孙光辉立马说道:
“王总,我有个朋友,你看能不能让他来投资并管理?”
王向阳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我亲自负责这家公司。”
孙光辉皱了下眉头,还想说什么,但被白晓云制止了。
众人争争吵吵,最后达成协议,王向阳一没钱没出占股15%,其他人有多有少,但基本上都是10%左右。
签完合同后,王向阳骑车去WH市江汉区发展大道贤人街特一号的人才市场。
卫星锅总经理办公室里,孙广辉不爽的看着白晓云:“你刚刚为何阻止我?”
白晓云看着变脸的孙广辉:“孙哥,你要杀鸡取卵吗?”
孙广辉愣了下后,说道:“我傻了才杀鸡取卵,跟着赚钱不爽吗?”
白晓云笑着点了点头:“孙哥,我打听到王向阳他拿到了清华研究生保送名额。”
孙广辉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说,他大概率明年6月份就会离开武汉,去清华上学?”
白晓云点头道:“所以,孙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孙广辉深吸一口气:“谢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着卫星锅在武汉开卖,瞬间点爆市场。
孙广辉借着王向阳的名头,疯狂砸广告宣传王向阳研发的卫星锅。
而王向阳还不知道自己被卖了。
他跑去人才市场招聘了一个从华中工大机械专业,硕士毕业的学长吴华川担任公司CEO,负责日常管理。
一个从财税局辞职的张小苗,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王向阳带着他们跑了两天,办理好公司证件后,租了一个工厂,让他们俩负责接下来的招聘和生产。
对他们俩,王向阳也没啥要求,能够三个月内开工造打火机就行。
他正打算跑路,吴华川叫住他:
“王总,这个项目国内市场目前多半消化不了,不出意外的话是往美国和欧洲卖。
但是,我提醒一句,欧美的打火机生产公司不会坐以待毙,希望你做好准备。”
王向阳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谢谢吴总,先把工厂机器开起来再说。”
看着扭头骑上自行车就走的王向阳,吴华川有点无语。
张小苗看吴华川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吴总,人的名,树的影,你我老老实实地按照王总说的干就行了。”
吴华川疑惑的看着她:“王总很出名吗?”
张小苗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就没看出来,我们去办理公司所需相关证件的时候,大都是科长甚至局长接待,一天时间就办好了吗?”
吴华川愣了下,也反应了过来:“王总是某个大领导的亲戚?”
张小苗摇了摇头:“要真是某个大领导的亲戚,那他家就飞黄腾达了。”
见吴华川还是很疑惑,张小苗递给他一张《湖北日报》的采访报纸。
吴华川目瞪口呆的看着上面的标题:湖北天才,王向阳。
他开发了加密软件,杀毒软件、汉卡、天线、电热水壶、水上自行车、卫星锅,给武汉所有单位做了软件工程等一系列彪悍的战绩。
吴华川看着手上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资料,感觉重如泰山。
王向阳回到宿舍,看着库库猛吃的段飞龙,有点无语。
听到动静声的段飞龙,扭头看向王向阳,他尴尬的说道:
“我有点饿了,看你那有吃的,就拿了点吃,你哪里来的香港老婆饼?”
王向阳接过他递来的老婆饼,吃了一口,口感酥脆,内馅细腻,甜而不腻,确实不错。
“朋友送的,放那快一个月了,应该还能吃。”
段飞龙脸都绿了,不过看王向阳在吃,他也跟着吃。
王向阳一边吃,一边拿过段飞龙床边的报纸。
标题很吓人:杨百万买光真空电子股票。
简单地说,杨百万拿着倒腾国库卷赚来的钱,砸进了股票市场。
发表这个新闻的人居心不良,因为王向阳看过杨百万的故事。
杨百万在89年7月份就买下了真空电子股票,而这个报纸出现消息的时间却是1991年4月15号。
自从这个月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上证所仅有8只股票可供人购买,被称为“老八股”。
这时候股票交易前需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股民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如果能买到股票,相当于中了彩票头彩。
如此珍贵的股票,持有者肯定不愿轻易抛出,使得沪指从1990年底开始不断上扬。
至19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单日涨幅达超过100%。
也就是说,他现在有钱也没办法从股市捞钱,得等92年股票认购证发行了,才能赚一波。
段飞龙吃饱喝足后,看了看王向阳手上的报纸:“王哥,你要买股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