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卷 黄沙迷踪

第一章残页密码

李教授跟助理小张出来已两年之久,从云南南诏王陵,到XZ古格王城,他们一直在搜寻李铭生教授的踪迹。李铭生是李教授的父亲,是一位声望卓著的历史学家。两年前李教授从父亲好友口中得知父亲去了云南,李教授顿时明白父亲一定是去寻找久已失传的云南南诏王陵,因为父亲十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南诏历史。当年他跟李教授说过很多关于南诏国的历史传说,还说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踏足云南,实地考证关于南诏的历史。当然还有一个外人不得而知的重要目的,到南诏寻找救治母亲的药方。此处关节除了李教授,父亲从未对外人提及,所以李教授询问父亲好友时他们对父亲前往云南的目的也只是略知一二,他们只道是为了科考研究。所以打听到父亲的大致目的后李教授就着手准备前往云南。

当他们到了云南,经历一番生死后找到了南诏王陵,在王陵中却没有发现父亲,还差点在那里丢了性命。但在王陵中他们却发现了父亲留下的足迹。循着父亲留下的线索,所以他们一路又追寻到了XZ。在古格王朝地下迷宫中,他们又经历了流沙滩,差点深陷其中。但仍然没有发现父亲的踪迹。在古格王朝地下迷宫中遭受土蝼的围攻,差点命丧当场。所幸他们在古格王城发现了父亲留下的蛛丝马迹,父亲在留下的暗号中指向了另一个地点,XJ的楼兰古城。但李教授一直很困惑,照理来说,父亲不会不知道楼兰历史:自上世纪西方人斯坦因等人相继发掘楼兰后,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那里已经所剩无几,唯一留下了一座被风沙掩盖的残檐断壁。但转念一想,既然南诏国王陵和古格王朝都存在不为人知的遗迹,想必父亲也发现了楼兰古城不为人知的空间。因为照父亲行事严谨的风格,父亲绝对不会轻易前往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但父亲在日记中并未详细记载楼兰古城的神秘空间的确切地址,如果贸然前往不仅会一无所获,还可能丢掉性命,既然父亲确定在楼兰,相信凭借父亲的聪明才智绝和沉稳的性格,绝不会轻冒生命危险,所以李教授深思熟虑后,决定暂回上海。

此时小张也主张先回上海,休整一段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前往XJ。李教授心里明白,经历了南诏王陵和古格王朝两场生死劫难,小张还是心有余悸。李教授又何尝不是,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没想到会遇到生死难料的陷阱和猛兽。而且经历长途跋涉,两人的补给也不足以撑到XJ。

李教授拍拍小张的肩膀,看着小张被风沙摧残的脸,李教授也只能从嘴角挤出一丝苦笑,对小张说:

“小张,虽然我们名为师徒。但这么多年你一直跟着我走南闯北,我早已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你,我想我是不可能安全走出南诏王陵并顺利地来到古格王城。”

“教授,我……。”

小张黝黑的脸上显出一丝凄凉。当然小张与教授来到此处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找到李铭生,他还要找到自己的父亲,张承志。教授并没有注意到小张的神情,看着荒凉的群山,自顾自地说道:

“那我们就先回上海,休整一段时间,等一切准备妥当,我们再去XJ。“

看着教授苍老的面庞,小张振作精神,驱散了脸上的阴霾,捡起地上的背包,甩到了自己的肩上。

“教授,我们走。这次我们一定要找到李老…。”

李教授看着小张的背影,也露出了会心一笑。他知道小张跟着自己这么些年,一直是勤勤恳恳,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户外考察,小张都一马当先,危难之时从来都是挺身而出,多次解救自己于危难之际。而且小张父亲张承志是父亲的关门弟子,一直是父亲最为器重的得意门生,小张也受其父影响,考入了上海地质大学,并获得了保研资格,后留洋读博,回到学校任教,当了李教授的助理。虽然这么多年两人明面上一直以师徒称呼,但实则已经情同父子。李教授早就将小张视如己出,所以当两人历经坎坷,险些命丧异域,李教授也不住嘘唏。

“教授,走啊!”

李教授被小张的话语惊醒,看着小张坚实的背影,李教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好嘞,出发!”

……

再次回到人类社会的李教授和小张恍如隔世,两年来在野外摸爬滚打,风餐露宿让两人疲惫不堪。回到上海休整一个星期后,两人恢复了体力。小张开始为下次出发XJ做准备。李教授则来回穿梭于家和研究所。父亲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中国古文明的研究上,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研究结论。而母亲与父亲的相识正是在一场关于楼兰文明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因为父亲在楼兰文明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自然此次学术交流会的主持就是父亲,父亲在交流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演说文采斐然,立论严谨,论证充分,最终得到了参会学者的高度认同,但父亲演说结束后母亲当即表示反对,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楼兰文明的灭亡不单单是自然环境恶化和战争的结果,还有很多超出人类预知的超自然力量的介入。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交流会,母亲的丢出的结论俨然一枚重磅炸弹,顿时交流会便炸开了锅,有人赞同,有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而持后者观点的人当中就有父亲,作为父亲的绝对拥护者,张承志便首先出来发难,辩驳了母亲的观点。而这场学术交流会也在激烈的争论声中草草收场。父亲自然不会信服母亲看似荒谬的结论。母亲和父亲同在一所学校任教,但研究领域并不相同,父亲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楼兰文明的兴衰,而母亲擅长的却是跨文明符号学研究,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都要触及到人类文明研究,只不过研究方法的研究方向有所区别。而母亲年轻时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人,在那次研讨会上与父亲辩驳过后,她一直不服,会后多次在国内学术期刊上与父亲针锋相对,母亲利用自己擅长的文化符号研究的优势,对父亲发起诘难,搞得父亲疲惫不堪。但两人的论战也只限于学术交流,母亲对父亲并不反感,反而对父亲逐渐心生好感,一来二去两人终生情愫,最终结为伉俪。

李教授回到家,翻看着父亲的研究论文,渴望从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但他翻遍了父亲所有的学术论文和著作都未提到过楼兰神秘空间。但是父亲一路追寻,从云南到XZ,一直到XJ,绝对不可能是一时突发奇想。如果从地质勘探技术上来看,想要勘测出地层结构并非难事,但对罗布泊一带的地质勘探数据一直是国家机密,一般人不可能知晓内幕,即使用于高校的科学研究,申请数据共享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想到此处,李教授不禁摇了摇头。殊不知他已经走到了母亲的房间,母亲生前也和父亲一样沉迷于学术研究,所以家中里里外外堆放着各种研究书籍,即使是母亲的卧室,也被各种书占据着,整个四面墙壁装订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籍,甚至房间内的桌子地板上都堆满了各种书籍,李教授翻阅着这些书,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每天给自己说各种各样文明的神秘传说故事,以至于他的整个童年都在各种神话传说的幻想中度过。摸着这些陈旧的遗物,他仿佛又听到了母亲在耳边说起的那些近乎荒唐的神秘传说。

他拿起桌上的一本关于楼兰古国佉卢文的研究著作随意翻看着,突然从书页中一张照片掉落在了地上,他从地上捡起照片,翻了过来,照片因为长期夹在书里,已经泛黄,还带着一股很浓的老旧书的味道。照片上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李教授一眼就认出了是自己父亲李铭生,而在父亲前方有一座高约两米的碑形建筑物,由于照片年代久远,石碑处已经泛黄,但当他凑近了观看时,却隐约看到碑体上方赫然刻着两条逆时针旋转的阴阳鱼图案,整个碑面中下部由于拍摄角度,被父亲的身体遮住了看不清楚。

“双鱼,双鱼……这石碑难道是…”

李教授再定睛看去,分明看到两条旋转缠绕的两条鱼纹图案。

“双鱼石碑!”

李教授激动的叫道。传说这块石碑刻于西汉武帝时期,碑文残存篆体铭文“太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01年,当年司马迁记录了“西域异星坠”事件,这块石碑就是用坠落西域的外星陨石所雕刻,后来还传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考队一行深入罗布泊地区,其中彭加木离奇失踪,后来人们在罗布泊深处发现了他留下的日记,其中有一句就是“沙暴中浮现鱼形石碑”,这么多年过去了,其真实性却一直未得到证实。但今天看到父亲的这张照片,让李教授异常激动。

“难道说双鱼石碑是真实存在的?”

看来父亲年轻时就已经去过楼兰,并在那里发现了那个神秘空间。可为什么父亲在他的论文中对此只字不提。还有,为父亲拍照的人又是谁?接着李教授在照片中发现了一个模糊的细节,画面左下角的一个旅行包,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包,而这个包现在就挂在母亲卧室的墙上,毫无疑问,拍照的人就是母亲。既然他们二老都去过楼兰神秘地宫,那家里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可这线索又在哪里呢?

“咚咚咚”,几声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李教授的思绪,把他从沉思中拉回了现实。

“咚咚咚”,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李教授从母亲房间走出来,打开了大门,发现是快递小哥。

“你好,是李思诚先生吗?您有一个快递。”

“是的,我是。但我没买过东西,哪来的快递?”

“这个就不清楚了,但上面显示收货人是您。”

李教授回到了客厅,他很好奇,自己回来没告诉任何人,是谁给自己寄的快递?难道是小张?

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疑虑,因为小张这几天一直跟自己在一起。他打开了包裹,里面包了好几层塑料膜,然后就是一个很小的木盒子,当他打开木盒子时便瞬间石化了。盒子里装着的正是父亲随身携带的怀表,父亲从不离身,从父亲消失开始,这怀表也就跟着消失了,为何现在又突然出现在一个快递内?他再次拿起快递箱,却发现上面寄件人信息都是匿名。难道父亲从楼兰回来了?那他为什么要把随身佩戴的怀表寄回来?为何又要故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踪迹?一切都看似不合理。那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这快递并不是父亲寄的。那又会是谁?难道是小张的父亲,张承志吗?可是当年他跟着父亲一起前往楼兰古国,跟随父亲一起销声匿迹,再没出现过。

“咦!”

李教授用手拿起怀表放在手心正疑惑之际,突然食指摸到怀表内侧凹凸不平的起伏,当他把怀表翻过来后,却发现在怀表内侧用尖锐的利器刻着几个从未见过的符号:

𐨕𐨅𐨒𐨬𐨁𐨒𐨫𐨌𐨫𐨆

不过他顿时就想起了母亲的跨文化符号研究,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某种已经遗失的古文字。

“母亲要是还健在就好了!”

李教授不由心生悲凉,想起当年那场实验室事故,母亲因此而丢掉了性命,自那以后父亲便悲痛不已,一直潜心于西域文明研究,他还一直告诉李教授,一定要找到方法救回母亲。可医院已经宣布母亲死亡,父亲仍然相信母亲并没有死,只要找到解药,母亲便可以复活。所以父亲瞒着众人把母亲冷冻了起来。当年李教授就因此和父亲大吵一架。父子俩翻了脸。但随着父亲的消失,李教授心里对父亲的恨意消退了一大半,他现在只想赶快找到父亲,揭开这些事件背后重重的疑云。

李教授和小张从古格王城回来已将近一个月,在这期间,李教授心中的困惑不仅没得到解决,还伴随着越来越多奇怪事情露出水面,李教授内心的疑惑越来越多。而小张也没闲着,他在做好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后,也正协助李教授在弄清关于楼兰神秘空间的的具体方位。但仅凭两人之力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如果利用研究院的名义向国家申请勘测数据共享,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漫长的等待可能就会错失良机,这时恰好小张的同学,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副主任刘振声来拜访小张。两人在大学时代就是好友,两人同为李教授的得意门生,。刘振声毕业后进入了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负责考古遗址的勘测任务。考古研究所十年前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罗布泊地层结构勘测,利用地层扫描,发现了罗布泊存在一个巨大的地层空洞,当时的考古队贸然进入发现的空洞,没想到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个队员得以生还。因为这次事故,对罗布泊的考古勘测就被国家紧急叫停,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刘振声到访研究所,纯为私事,不为公干。当晚,小张做东,在南湖酒楼宴请了研究所的一班同事,当然主角还是刘振声。第二天小张送走了昏昏沉沉的刘振声后,他便匆匆忙忙来到了研究所,李教授正在翻阅资料,听到小张的开门声,教授头也不回地问道:

“搞定了?”

“我的实力您还不信吗?”

“哈哈哈…!”

教授与小张四目相对,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