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挖墙脚是门技术活

1983年1月24日,除夕。

整个工厂并没有放假,而是热火朝天的生产着。

每个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高,高到陈凯都有些被吓着。

工作难得,来之不易!

华夏人最是吃苦耐劳,最是拼搏,大家怕的不是吃苦,怕的是吃苦又赚不到钱。

只要能赚到钱,哪怕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都不在话下。

在昨天的时候,陈凯就将这个月的工资给发了。

拿到工资的时候,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爆发出更加热情的工作积极性。

就是那些新进厂的工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拿到工资了。

陈凯现在主要工作,便是把控生产质量,以及维修机器。

这些机器,唯一能修理的就是陈凯。

生产车间逛了一圈后,陈凯去了一趟食堂。

过年,自然要让大家吃一顿好的。

陈凯自认为不是一个黑心的资本家,所以早在之前就吩咐,要除夕、初一、初二食堂的饭菜提升档次。

他就是来食堂看看,免得食堂偷工减料着。

工厂目前是包吃包住,在食堂吃是免费的,住也是住工厂宿舍。

后面再招人的话,那工厂就住不下了,但是会给工人付租金。

现在有些工人就是被安排住在附近的农村,房子租金是工厂出的。

然后工人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傍晚时分,陈凯开着车离开工厂,回到了东湖新村。

刚刚到家,就看到了厨房里,刘红英等人正在忙着准备团圆饭。

陈爱华则是在泡茶,翘着二郎腿在看报纸。

“爸,怎么样,你以前的同事,有没有人愿意来我们厂?”陈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问道。

这段时间,陈爱华除了得盯着生产车间的事外,还有一个任务在身,那就是到老单位去挖人才。

陈凯这边,太缺人才了。

真正的技术工人都没多少个。

技术工人,都是在各个国营厂。

陈凯想要技术工人,就得往国营厂去挖。

虽说国营厂是铁饭碗,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放下铁饭碗。

可陈凯相信一句话,挖墙脚是一门技术活,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现在工厂的待遇,普遍比国营厂要好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工人愿意到他厂里,那意味着他们在国营厂的工作可以让给子女。

陈爱华得意道,“也不看看你老子是谁,有我出马,自然没有问题,过完年会有五十个到我们这里来。”

陈凯大喜,要知道红星机械厂总共也就几百号人,一下子来了五十号人,都超过红星机械厂的十分之一了。

而且还都是技术工人。

别看红星机械厂有几百号人,但是真正的技术工人可没有那么多,相当多是领导干部、后勤工作人员等等。

“太好了,有这些人加入,我们工厂的力量就增强不少。”陈凯很是信息。

这些技术工人,一来就可以使用,是及时战力,而且很重要的是,可以带学徒,以老带新,加快新工人的培养速度。

陈凯带着期待道,“爸,你以前还有没有认识其他国营厂的,能不能再挖些技术工人?”

“还要招人?”陈爱华一怔,“儿子哟,现在工厂已经很多人了,还要再招人?这步子会不会太大了?”

陈凯道,“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每个月都会招人,一个月招1000人!”

“技术工人,有多少要多少!”陈凯说道,“我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陈爱华忽然冷笑,“韩信最后可是没有好下场。”

“能不能好好说话,你就巴不得我没好下场么?”陈凯翻了一下白眼,没好气道。

陈爱华叹了口气,“唉,我就担心,什么时候你会去坐牢,有时候睡觉都会做噩梦。”

看看报纸上,有的称陈凯是百万富豪,有的说是千万富豪,更有的说是亿万富豪。

看看那些批评文章,陈爱华是看得心惊肉跳,晚上都会做噩梦。

甚至有的文章,将陈凯称呼为华夏第一资本家。

“放一百个心吧,我不会有事的,你就好好帮忙挖些技术工人。”陈凯说道。

聊了一会儿,刘红英她们已经准备好团圆饭,大家一起到饭桌坐好。

刘红英拿着一个小炉子,炉子中放着木炭,木炭点燃着,放在餐桌底下,这寓意着红红火火。

团圆饭相当丰盛,红鲟、鱼、鸭肉、鸡肉等等,满满的一桌。

陈凯往自己、陈爱华的杯子中倒满了一杯茅台酒,刘红英等人则是倒了汽水。

团圆饭吃了一会儿,陈爱华、刘红英一人给一包红包,陈丽蓉、陈雨蓉两人喜笑颜开。

陈凯从口袋中也取出红包,这是他在工厂的时候就准备好的,给每人一包红包。

红包不大,就是图个吉利。

然后陈凯起身,到旁边的公文包取出给两个妹妹的新年礼物。

制作精美的笔记簿和女性专用钢笔。

这是他去香江的时候就准备好,专门作为两人的新年礼物。

现在陈丽蓉、陈雨蓉分别是高三和初三,都将迎来人生极为重要的转折点——高考、中考!

中考,这是人生的重要分界线,能不能上重点高中,就看中考了。一旦考上重点高中,那以后考上大学的几率就大增。

高考,这就更重要了,那是真正的闯独木桥,只要考上大学,那就犹如鱼跃龙门一般,一下子成了社会精英阶层。

因为陈凯的缘故,整个家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庭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的物质生活是以前所不敢想象,但是陈凯和刘红英、陈爱华对陈丽蓉、陈雨蓉的学习要求更加严格。

两人不止一次想要去工厂帮忙,当工人,都被陈凯毫不犹豫地拒绝,要求她们两个好好学习。

拿到礼物,看着精美的笔记簿和钢笔,两人欣喜不已,嘴里喊哥那叫一个嘴甜。

此时还没有春晚,娱乐方式很有限,东湖新村这里虽说已经搬进来一些人,但是入住率差不多就20%,大家也都还不熟。

一家人就自己打牌,要是以前在红星机械厂,那么就会燃爆竹、摔炮,大人则是打牌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