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极地特训
(裂纹显微镜的倒影)
特罗姆瑟的暴风雪训练场像被上帝打翻的盐罐,盐粒在零下32℃的空气中凝成冰晶,割得人脸生疼。我裹紧纳米恒温服,却仍能感觉到冰碴子顺着领口钻进脊背。王浩把调节阀拧到红色警戒区时,他的呼吸在面罩上结出蛛网状冰晶,“这叫北极的温柔。“他扯下一把冻成硬块的雪,直接塞进保温水壶,“真正的冰裂隙会把人像玻璃一样劈开。“
我盯着他手中的液氮喷枪,那种淡蓝色的低温蒸汽让我想起实验室里微生物培养箱的冷凝水。模拟冰窟突然坍塌时,我的膝盖撞上冰面,疼得眼前一黑。王浩的喷枪喷出的不是火焰,而是凝固的氮气——冰层在零下196℃的冲击下瞬间龟裂,露出下面藏着的钛合金训练舱。苏岚的医疗包从她怀里滑落,心跳监测仪的蜂鸣声在头盔通讯器里炸开。
“你看什么?“她蹲下身时,急救包里的银色试管反射出冰窟的裂纹。我注意到她手套边缘沾着不属于训练场的深蓝色冰屑,“那是从冻土层带回来的样本。“她迅速将试管收回怀中,“极地微生物在常温下会...会变得不稳定。“
---
(冻土中的心跳)
当晚的营地帐篷被狂风撕扯得像破渔网。我裹着睡袋钻进通讯舱,发现郑雪正用地质锤敲击一块从训练场带回的冰芯。冰层开裂的瞬间,里面蜷缩的微生物在探照灯下泛起磷光——那种六边形结构与信笺上的冰晶纹路完全一致。
“它们在呼吸。“她突然说,手指按在冰芯上。我屏住呼吸,果然听见冰层深处传来规律的震动,像是某种生物的脉搏。苏岚不知何时站在帐篷入口,她的医疗记录仪正对着冰芯闪烁,“这种频率和人体心电信号完全吻合。“
帐篷外传来机械犬的低吼。王浩的“极光号“突然撞开帆布门,量子芯片在头盔灯下泛起幽蓝光芒。它的爪子在冰面上留下螺旋状划痕,与冰芯中的微生物排列完全重合。郑雪后退时撞翻了样本架,冰芯碎裂的瞬间,整个帐篷的电子设备同时短路。
“这不是冰。“郑雪的声音在黑暗中发抖,“这是某种...活体矩阵。“
---
(量子芯片的低语)
王浩修好电路时,“极光号“的摄像头里出现一行不该存在的数据流。冰层扫描仪记录到冰芯碎裂处有微弱的电磁波动,频率与二十年前格陵兰事件中记录的“异常振动“完全一致。我打开随身携带的加密U盘,里面存着导师临终前传来的最后一段视频——画面中被马赛克遮挡的正是这种六边形冰晶结构。
“它们在学习。“苏岚突然开口,她的医疗记录仪屏幕显示冰芯碎裂处的微生物正在重组,“每次外部刺激后,它们的排列方式都会改变。“我注意到她记录仪背面贴着的极光照片,那些绿色光带正以斐波那契螺旋的方式扩散。
王浩突然抓住我的手腕,他的掌心还留着修理电路时的烧痕,“三天前我们测试冰雷达时,'极光号'的芯片短暂失联。“他凑近我耳边,呼吸在头盔上结霜,“它说...有东西在冰层下回应它。“
---
(倒悬的星图)
凌晨三点,我偷偷返回训练场。月光下的冰窟像被倒置的水晶棺,碎裂的冰芯在裂缝中发出幽蓝荧光。我用裂纹显微镜观察那些微生物时,镜片突然泛起金色涟漪——冰层中的六边形结构正在以斐波那契螺旋的方式重组,形成一个三维星图。
当星图中心的光点开始跳动时,我的太阳穴突然传来刺痛。那种感觉像被无数细针同时扎入,又像二十年前在格陵兰冰川下记录数据时突然出现的幻觉。显微镜的反射中,我看见自己后颈浮现出与冰层星图相同的六边形纹路。
“叶教授?“郑雪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金属质感的颤音,“冰层下的震动频率突然增强,整个训练场正在共振。“
我摸向后颈,指尖触到一层薄冰。冰层下的星图突然亮起,像某种被激活的密码,而我的皮肤正在成为它的投影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