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正是英雄联盟玩家的狂热期。
相较于后来动不动就摆烂挂机的少爷、巨婴,这个时期的玩家,对于上分,还有着迷一样的执着,段位更是玩家群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高段位的玩家,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崇拜。
不少网吧也受到了启发,只要有高段位玩家登录游戏时,就会全网吧播报玩家的段位——“xx号的玩家,是来自xx大区的最强王者”,不少人为了享受这种周围人崇拜的目光,但又苦于实力不足,所以就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
代练。
顾名思义。
所谓代练,就是拿钱办事,帮人上分。
更有甚者,还有过一炮一段位的说法。
就比如黑色玫瑰,就是著名的炮区。
每到赛季末,为了赛季奖励和段位框,代练的生意更是好到不行。
虽说如此,但这个时代的代练,通常都没什么章法。
基本上都是在贴吧发广告接单,或者在游戏里公屏打广告。
但这种也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骗子横行,不少人假借代练名义,骗了钱就跑路。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但混乱和机会这两个词,往往是伴生的。
穿越而来,林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如今的国服联盟比赛制度混乱不堪,S2时期甚至连春季赛、夏季赛都没有,更不要说职业选手不能参与代练这种狗屁规矩,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的职业选手,恐怕就找不出几个没当过代练的。
一个打职业可能连网费都得靠借的年代,还管你这那的?
也正因为如此,借助着这股浑水,离开WE后,林冬早早就成立了代练工作室,招募了一群有实力的玩家充当打手,并且对外立下了规矩。
代练价格公平,童叟无欺。
打手保证单子胜率和效率,规定时间内如果没完成,扣钱,战绩一页三红,扣钱,扣的钱作为折扣,返还给老板。
如果账号被封,工作室全额赔付。
规矩一出,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口碑飙升,代练单接踵而来,工作室规模逐渐扩大。
从一开始只有几个人几台电脑的小作坊,逐渐扩建到了如今的规模。
如今的别墅里,一楼的客厅已经被改成了工作室,二十来台电脑分成四列,摆放整齐,虽然已经是深夜,但键盘声还是在噼里啪啦作响,客厅里烟雾缭绕,电脑前的众人正一脸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嘴里不时飙出几句经典的国粹。
这些就是工作室的打手。
尤其说是打手,倒不如说就是有点技术的网瘾少年,通宵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常事。
至于为什么喜欢通宵?
说到底,还是和网瘾少年四个字脱不了干系。
一没时间,二没钱。
以前学校白天不好旷课,只能晚上翻墙出来,而且网吧通宵包夜便宜,久而久之众人就习惯了。
而林冬也就是抓住了他们这个心理,给他们开出了条件。
包吃包住,网费全免,自己找代练单子,他们来打,收益自己六,他们四。
在后来的人看来,林冬这种玩法,绝对是黑心资本家,值得路灯雅座一位,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网瘾少年们,却完全不这样想。
自己去网吧打游戏还要花钱,来这里既可以免费打游戏,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就算是这样,每个月赚的钱也不少。
13年左右,这群辍学的网瘾少年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在外面最多也就找个网管之类的工作,普遍两千多一个月,但在这里,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只要有技术,有实力,一个月三四千的收入不是难事。
有了这笔钱,这群不被父母和学校看好的网瘾少年,也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把。
当然,林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自去年夺冠之后,靠着比赛奖金,林冬迈出了自己计划的第一步,同时还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
之后,林冬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了这里,并决定将基地设在了临州市。
为什么是临州市?
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有投资价值。
虽然没有赶上08年房产的末班车,但临州市的房价在日后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在林冬的印象中,这片区域的别墅,在后来价格能翻个五六倍,入手肯定不亏。
第二,电商。
2011年前后,金融危机逐渐过去,网购网站的概念兴起,而那些熟悉网络的90后们,也成为了消费主力。
正因为如此,作为淘宝总部所在的临州市,对于电商这一块,有着各种政策扶持,在这里搞电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且在这个时间段,直播其实还没有那么火。
除开YY直播外,市面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平台,但即便如此,在观众人数上,和后来也没办法比。
所以相对而言,直播并不是一个特别好变现的手段,反倒是游戏类的视频,逐渐兴起。
就比如之后若风的“瞬间爆炸”,小智的“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小漠的“国服第一系列”,Miss的“排位日记”,徐老师的“巡山系列”都是这段时间前后诞生的。
于是就出现了优酷+淘宝+电竞的变现模式。
在优酷和土豆网发游戏教学视频,像多玩联盟盒子还有一些其他的软件,就会将这些视频推广出去,然后在这些视频的开头和结尾推广自家的网店。
这其实就是后来被很多人嘲笑的肉松饼模式。
但嘲笑归嘲笑,没人能否认,在这个时间点,只要有流量,开网店就是能赚大钱。
也正因为如此。
12年年底夺冠后,林冬在圈内一众人诧异的目光中,选择激流勇退。
随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游戏主播,兼LOL视频创作者。
顶着世界冠军上单的头衔,再加上后来各种经典名梗的洗礼,林冬很快就在一众视频创作者脱颖而出,成为了顶流。
作为队伍里第一个吃上冠军流量的人,林冬要卖的当然不止肉松饼。
和电竞相关的,比如鼠标键盘耳机等外设,不相关的比如服装、零食、箱包、生活用品,甚至是成人用品,他都有涉猎。
而像这些东西,在临州市基本上都能找到供应商,而且是物美价廉的那种。
也正因为如此,短短半年时间不到,林冬就用这种模式,赚了个盆满钵满。
第三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临州市距离魔都市不远,以后打比赛的时候很方便,不必长途跋涉。
而且这里的营商环境开放,后来英雄联盟作为项目的亚运会也在这里举办。
没错。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当有经济优势时,最需要做的,就是把雪球滚起来。
在这个时期,搞职业战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卖战队,也是赚钱的渠道之一。
尤其是到了后期,一个普通LPL战队的名额,甚至能卖到几千万的价格。
所以从一开始,林冬的思路就很清晰。
现在肯定是先发展代练和电商。
但代练不是长久之计。
S3时期,代练确实能够赚钱,但当打手多起来后,钱就不好赚了。
而且后来官方也会出台各种政策,打击代练行为,其中就包括异地登录检测、常用闪现键位检测等等。
到了S5时期,不管是英雄联盟的教学视频,还是网店模式,也会逐渐衰弱,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种模式。
游戏直播。
大司马、五五开、PDD也都这个时期走出的人物,红极一时。
所以林冬现在就已经成立了直播公会的模式,开始拉拢一些有节目效果的游戏主播。
再之后,就得朝着不同的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娱乐化。
先利用直播工会以及手里的资源,捧红整活娱乐主播。
然后将手里的代练资源,逐渐转型为陪玩资源。
二是职业化。
在关闭升降级制度之前,组建自己的电竞战队,想办法通过这个渠道,将LPL的名额拿到手里。
巡查了一圈之后,林冬推开了一楼主卧的门。
和客厅相比,这个房间的配置明显有些不同。
主卧面积比较小,也就摆了两条长桌,五台电脑,角落里摆了个饮水机,正中央悬挂着一个投影仪,旁边有个小黑板,上面贴着一摞纸。
房间里没有烟味,地上没有槟榔,干净整洁,唯一相同的,就是几个年轻人也同样坐在电脑前,鼠标和键盘声此起彼伏,双眼紧盯着眼前的屏幕,带着耳机,不时有交流的声音传来。
“T了T了!对面上单T了!赶紧走!”
“能不能打?能不能打?我马上到!撑住!”
“对面AD没闪现的!赶紧上!快点!”
“AD死了!能一波!能一波!哎哟我草!这都翻盘了?牛逼啊!”
林冬抱着手站在后面看了一会儿,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一局结束,几人终于察觉到了身后有人,于是转过头来,见到是林冬后,几人一改刚才放松的模样,连忙打起了招呼。
“冬哥来了?冬哥晚上好!”
“队长!”
“老板好!”
四个人,三种不同的称呼。
角落里那个脸长的,只是张了张嘴,但没声音,也不知道喊没喊。
虽说如此,但四人看向林冬的眼神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崇拜的意味。
毕竟在他们眼里,林冬不仅仅是老板这么简单。
16岁国服路人王,17岁拿世界冠军,年满18,立马自己创业,如今YY平台的直播一哥,优酷、土豆网LOL视频第一人,全网各大平台粉丝超过百万,不仅有自己的独栋别墅,还有自己的网店,自己的代练工作室,自己的直播公会,甚至还有一个自己的游戏攻略组,一个月能赚大几十万。
对于他们这群初入社会,只会打游戏的少年来说,你如果仅仅是有钱,可能不会觉得你有多吊,但如果你游戏玩得比他们厉害,还能通过游戏赚大钱,那才是真的吊。
在这几人心中,林冬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
面对众人的招呼,林冬并没有立马回应,而是在沉默片刻之后,突然开口,训斥了起来。
“说多少遍了!”
“不管干什么之前,要先和队友多沟通沟通!”
“为什么每次都不事先沟通?就觉得自己能上,所以就上了?”
“万一队友跟不上怎么办?”
“还有!我强调过多少次了?”
“视野才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兵线!然后才是打架!”
“打资源团之前,一定要想办法提前把视野做好!确定对方的位置!”
“又忘记了?”
“还有!”
“刚才小龙团那波,为什么不先去把中路的线处理掉?而是在那里逛来逛去的?”
“如果你先把中路兵线推过去了,这波团战赢了之后,兵线就直接到了对面塔下了!至少能节省二十秒的时间!”
“万一对面用这二十秒的时间翻盘了呢?”
“想没想过这个问题!”
“就这水平,还想赢比赛?赢个屁!上去就是被人当狗杀的份儿!”
一通训斥下来,原本还因为成功翻盘而兴奋的众人,瞬间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立马就蔫儿。
没办法。
首先,人家是老板。
其次,人家的实力也没得说,众人心服口服。
没错。
眼前的几人,就是林冬自己搞的战队。
半年前,靠着一张去湘省的机票,林冬就以“押宝”的名义,收购了这支名为“电六威武霸气”的业余队伍。
事实上,面对林冬的邀请,他们压根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一方面是林冬的名气。
职业选手里视频做得最好的,视频博主里骚话和粉丝最多的。
尤其是他的“新英雄教学”和“国服第一”系列,许多英雄联盟新手玩家,都是经由他逐渐上手这个优秀的。
而另外一方面,当然是为了钱。
林冬给了他们开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很高的价格。
包吃包住,每月底薪四千,比赛奖金另算,前提是你们的直播合同和选手合同,保底期一年半。
要知道。
在这个人均工资水平也就两三千的时代,就连APG联赛的冠军,奖金总值也才区区2万!
对于这群只是常年混迹与网吧的网瘾少年来说,这个收入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所以不出所料,林冬很顺利地成功当上了这支战队的老板,随后又在国服高分段找了两个路人,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队伍配置。
打野:Mlxgzzzzz
中单:We1less
AD:Smlz
辅助:Az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