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掼蛋入门
第1篇 掼蛋这么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掼蛋”,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和很多人一样,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听人解释,原来“掼”就是“摔”,“蛋”就是炸弹,“掼蛋”就是摔炸弹的意思。听起来将信将疑,因为炸弹的弹,怎么变成鸡蛋的蛋了呢?
相传,掼蛋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淮安市民间,是以两副扑克牌为器材,四人两两结对进行对抗的游戏。由于增设了同花顺炸弹和2张逢人配(百搭牌),炸弹数量也就比四人斗地主多了很多,因此炸弹接二连三地摔出来,非常过瘾。在竞争性、合作性、趣味性方面,比其他牌类游戏也都略胜一筹。因此,喜欢打掼蛋的人越来越多。据2023年3月的一次网络调查统计,掼蛋爱好者已多达1.4亿人。有“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之说,会玩掼蛋已然成了社交的必备技能。
纵然有6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掼蛋的名字,其实是2005年才确立的事。在此之前,掼蛋并没有文字,只有和掼蛋发音类似的方言。这个也好理解,方言找不到对应的文字,确实是常有的事。比如,捉迷藏在我老家叫“藏fǎmú”,这后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只有天知道。
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掼蛋的本名叫“关栏”。在淮安方言中,关栏和掼蛋的发音是相同的,寓意是一级没升,被关在栏里。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已很难考据了。我问过几位淮安的朋友,他们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005年淮安网的创始人杨海军先生,着手开发掼蛋互联网游戏,以笨蛋、坏蛋、鸡蛋、活珠毛蛋、铁蛋、银蛋、金蛋等作为会员级别,注册了guandan.com的网站域名,并正式命名为“掼蛋”。同年6月,《淮安日报》发布了第一条掼蛋新闻,“掼蛋”二字第一次见报,名称就此传播开来。
时间来到了2023年,掼蛋改名“掼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又是为什么呢?请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