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银达村自然地理环境

银达镇位于肃州区以北7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 99°18′,北纬39°10′~ 39°59′,西邻果园乡,东接三墩镇,南与泉湖乡隔讨赖河相邻,北与金塔县接壤。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7公里,总面积710315.1亩。总耕地面积119405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91690.2亩。辖银达、蒲上沟、佘新、拐坝桥、谭家堡、杨洪、明沙窝、怀中、怀茂、黑水沟、关明、六分、西坝、南坝14个行政村,共95个村名小组,7499户28684人。镇政府驻地在拐坝桥村一组。

银达地势西高东低,坡度4‰,海拔高度1300~1500米。按地形地貌特点,全镇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分布银达、蒲上沟、佘新、拐坝桥、谭家堡、杨洪、明沙窝7村,地肥水美,塘坝遍布,为井水灌溉区,是久负盛名的瓜菜主产区;北片分布怀中、怀茂、黑水沟、关明、六分、西坝、南坝7村,地域辽阔,滩涂广袤,盐碱性土壤,地质松软,夏秋两季较为湿润,为河灌区,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的适宜之地。银达境内共种植作物10大类408个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和豆类等粮食作物及各种油料、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有野兔、锦鸡、野鸭等野生动物36种,有甘草、麻黄、梭梭、冰草、马莲等野生植物57种,森林覆盖率达到10.1%。

银达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总数达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零下28℃,昼夜温差11.9℃,全年无霜期145天,地表温度9.5℃,相对湿度46%。四季多风,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25.7米/秒,平均风速2.5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87.3毫米。丰沛的水源、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等特点,加之平坦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银达以水见长,辖区水资源丰富,有魏家湾、花园、月牙湾、三屋海子、四清坝、陈家坝、陆家坝等九个大小水库,总库容1200万立方米,水质矿化度小于每升1克,属于碳酸盐性水,非常适用于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境内有北大河、清水河两条河流,北大河依辖区南界流经银达村、蒲上沟村、谭家堡村。清水河自中部魏家湾发源,流经佘新村、银达村、拐坝桥村、谭家堡村、杨洪村、妥家沟村,年流量100万立方米,常年不断流,依河两岸有约8500亩湿地有待开发利用。农业灌溉用水以辖区内水库蓄水和地下水为主,属肃州区典型的井河混灌区。

银达环境优美,河流沿岸风景秀丽。尤其是闻名遐迩的清水河两岸风光旖旎,鸟叫蛙鸣,鱼成塘,鸭成群,形成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沿岸休闲度假村鳞次栉比,环境十分优美,休闲、度假、旅游者络绎不绝。由区、镇两级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以“大漠湿地生态公园”为主题对清水河生态区进行了规划设计,该设计方案现已分期实施。

银达土壤以黑色和碱性土壤为主,土地肥沃,适宜小麦、玉米、瓜类、棉花、啤酒花以及各类蔬菜、豆类种植。农田采用井水河水混灌,农渠网络四通八达。耕地资源丰富,目前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林果业,加快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立体种植。

银达村地处银达镇西南缘,南距酒泉市区仅5公里,东临蒲上沟村,西接果园乡中所沟村,南依北大河,北靠清水河,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土壤肥沃,为村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