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枯荣走了
- 在荒年靠超市发家致富
- 喁喁爱吃折耳根
- 2001字
- 2025-03-25 23:11:15
饭后,林凤霞开始收拾碗筷。
赵果儿想起爹娘刚才出去是为了看赵老太太的,她开口道:“你们不是去看奶奶吗,她怎么样?”
一提到赵老太太,林凤霞就一个头两个大。
说是赵天齐拿了赵老太太的私房钱,赵老太太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一家子好不容易将人拉到街上的医馆,没成想口碑最好的刘氏医馆不收人。
那看门的学徒看到赵老太太就跟见到鬼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家大夫说了,这位老太太来了一律不看,你们啊重新找医馆吧。”
李英子一听这话,气得不行:“什么意思啊,你们那么大个医馆不给人看病?”
那学徒趾高气扬,面上带着愠怒:“可别提了,你们家这老太太可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今早上到我们医馆里大闹一通,我们可不敢收,快走吧!”
听闻这话,赵明远脸红得不行,赵老太太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人家竟然能说出不收患者这种话,多半是她做了什么事情惹了众怒。
“不好意思,小伙计,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林凤霞厚着脸皮上前问道。
“哼,这老婆子早上非说我们大夫医术不精,我们可不敢看了,一会儿死在我们医馆可不好了,你们快走吧!”
一家子灰溜溜地拉着赵老太太到了另一个医馆,大夫看了开了几副调节身体的药,花了50文,可是不小的数目。
赵老太太醒来后一个劲骂赵天齐,见到赵明远夫妻二人在一旁,又骂上半晌,直到火气上来又晕了过去。
见状,林凤霞拉着赵明远回家了。
“以后啊,我可再也不去了,平白遭人白眼!”好脾气的林凤霞此时也没了个好脸色。
赵明远上前安抚:“凤霞,她毕竟是我娘,咱们今后逢年过节去看看就成了,只要关上门过好自己的日子,相信我们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那大伯真的拿了奶奶的钱吗?”赵果儿睁着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问道。
“我看多半没错了,就你们奶奶那性子,你大伯的日子不好过咯。”林凤霞收起碗筷朝着厨房走去。
真是活该,之前她就知道这赵天齐不是什么让人省心的人。
这下好了,竟然偷到了自己老娘的头上。
最近这几日,赵家怕是都不得安宁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凤霞就煮好了一大锅木薯糖水。
赵果儿兴冲冲地和赵珏一起,挨家挨户送糖水。
刘大婶家离得近,兄妹俩端着一碗糖水跑到她家敲门。
没多久,刘大婶的小姑子过来开了门,见是赵家兄妹俩过来送木薯糖水,小姑子倒也算客气。
硬是要将家里之前晒的山楂干塞给他们,听到院子口的声音,刘大婶探出个脑袋看是什么情况。
见是兄妹二人,刘大婶心里对这俩孩子喜欢得紧,硬拉着俩孩子进屋坐。
“大婶,谢谢您,但是我和哥哥还要去给宋奶奶他们送糖水,就先不留了,您有时间来家里坐呀!”
刘大婶听说是木薯糖水,好奇的紧。
昨天她和小姑子去山头上转了一圈,只挖到半篓子,不过总比没有好。
“欸,婶子问问你们这糖水是怎么做的?”
赵果儿也不藏着,给刘大婶说了一遍木薯糖水和木薯饼子的制作方法。
刘大婶听得目瞪口呆:“你们这木薯饼做法这么奇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赵珏打着哈哈糊弄:“之前小果儿自己在那做着玩,一会儿给木薯剁成泥,一会儿又切成条的,这木薯饼就是她自己瞎玩出来的。”
“哟,咱们小果儿还是个当家的!”
几人又寒暄一阵,兄妹俩忙着给下一家送糖水,刘大婶也没多留。
看着兄妹俩离去的背影,她啧啧称奇:“这兄妹俩真是太懂事了,尤其是那小果儿,人虽小但是可聪明了。唉,就是摊上个没心肝的奶奶,不然这日子就好过多咯。”
“嫂嫂,也不能这么说,他们家现在不是分家出来了吗,说不定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倒也是,咱们自己也试试这木薯饼吧。”
“我刚刚尝了一口他们的糖水,还真好喝,嫂嫂你快试试......”
把糖水送完后,赵果儿累得瘫倒在地:“好累啊!”
赵珏倒是有些稀奇:“你竟然还有累的时候呢。”
这段时间赵果儿忙前忙后的,赵珏还真没听到她说过一句累,今天听到还真有点稀奇。
“是人都会累的......”赵果儿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渐渐的竟然有些一丝困意。
赵珏见赵果儿睡了过去,他从屋里找了个毯子搭在她身上。
赵明远今日从街上摆书画摊回来,给赵珏抓了药。
想起枯荣和尚,赵珏拿起一碗糖水朝着之前的破庙走去。
枯荣最近都在这里打坐,见到赵珏过来,他微微躬身行了个礼:“阿弥陀佛,见过小施主。”
“枯荣师父,您尝尝这个糖水可好吃了。”
“多谢施主挂念。”枯荣也不推辞,伸手接过来尝了尝,毫不吝啬的夸奖。
“糖水味道真不错,我很喜欢。”
赵珏虽然年纪小,但是和枯荣意外地聊得来。
枯荣给赵珏说外面的大千世界,赵珏给枯荣说自己的烦恼和忧愁。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施主不必为过去感伤忧怀,注重当下才是最优解,有时候想得太多,除了徒增烦恼,并无他用。”
“多谢师父赐教,赵珏明白了。”
临走的时候,赵珏问道:“枯荣师父,您要在我们这里留多长时间,我明天来还能见到你吗?”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施主不必挂念。”
听到这话,赵珏知道枯荣还是借着这个话题在开解自己。
“我知道了,谢谢师父。”
隔天再去的时候,枯荣已经离开,只留下一本《心经》在寺庙的供台上。
赵珏克制住心中的失落,拿起那本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