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解决麻烦!
- 四合院:被撤职后,加入竞争工厂
- 凌霄子墨
- 4296字
- 2025-01-24 17:10:15
“李厂长!”
刘光齐眼尖,一瞅见李怀德,立马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李厂长好!”
贾东旭和刘光齐一块儿反应过来,也连忙跟上问候。
“嗯。”
李怀德满意地点了点头,瞥了一眼那台停摆的机器,又开了口。
“你们还没回答我之前的问题呢。”
“呃,这个嘛……”
闫解成手里拿着扳手,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总不能直说,他们三个新来的,机器坏了,还修不好吧。
要不然,这技术员的位置,恐怕刚坐上就得丢了。
“李厂长,我们正合计着怎么把这台机器修好呢。”
眼见闫解成快要说漏嘴,贾东旭赶紧接话。
李怀德狐疑地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见他们神色如常。
“行,好好干,我对你们有信心。”
李怀德随口鼓励了一句,就背着手走了。
“李厂长慢走啊!”
三人赶忙像哈巴狗一样喊道。
“现在怎么办?”
李怀德一走,三人又愁眉苦脸起来。
“这台机器被刘明改得太复杂了,我修不来。”
闫解成挠着头,一脸无奈。
“那现在怎么办?修不好咱们可就得走人了。”
刘光齐脸上满是焦急。
“别急,等会儿我去找我师傅帮忙,他八级钳工,肯定有办法。”
最后,三人只能这么定了。
“师傅,就是这台机器,您给瞧瞧。”
贾东旭则偷偷溜到了一车间,把易中海给请了过来。
易中海四处看了看,眉头也皱了起来。
“能开机吗?”
“易大爷,机器能开,就是零件的精度有点不够。我调了机器,做出来的零件还是不行。”
闫解成回答道。
他们三人里,就他跟过刘明,算是比较了解的。
以前刘明在的时候,修机器轻而易举,一会儿就搞定。
谁知道刘明一走,他是一头雾水,怎么折腾都修不好。
易中海顺手拿起旁边的卡尺量了量,脸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问题不大,精度还在范围内。”
“真的吗?”
贾东旭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
“太好了!”
刘光齐也露出了笑容。
只有闫解成还皱着眉。
他知道问题大了,机器不调整好,零件精度不达标,机器也得受损。
“解成,你就别操心了!我师傅说没事,那就肯定没事。”
贾东旭搂着闫解成的肩膀,满不在乎地说。
“就是,走,回技术部喝茶去!”
刘光齐也是一脸不在意,拉着两人就走,回技术部享受那领导才能喝的茶。
易中海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有点不痛快,但也没多说什么,自己回了一车间。
李怀德从车间出来,去了后勤处。
见没人,就顺便看了看仓库。
见物资少了些,他也没太在意,转身就走了。
只是他忘了,刘明在的时候,仓库里的东西可从没少过。
李怀德刚从后勤处走出来,就碰巧遇到了采购完回来的刘闫两人。
见他们两手空空,李怀德不禁问道:“你们没去采购?”
“李厂长早啊!”
俩人一瞅见李怀德,立马就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乡下现在物资紧缺,所以今天没采买到啥东西。”
刘光天赶紧解释了一句。
李怀德眉头一皱,但一想到仓库里还有存货,眉头又舒展开了。
反正还能顶几天,不着急。
他冲俩人点了点头,就朝自己办公室走去了。
“呼!”
闫解旷拍了拍心口,长舒一口气。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李厂长得训咱们呢!”
刘光齐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
“你怕啥呀,咱们可是李厂长亲自招进来的,他的心腹。
他咋可能训咱们?”
俩人因为举报刘明的事儿,被安排进了采购科。
“那就好!”
俩人就这么空着手,回了采购科。
反正他们俩一窍不通,也没人乐意教,能买回多少东西就算多少吧!
……
刘明吃完早饭,跨上自行车就朝第一轧钢厂蹬去了,开始了他第一天的上班生涯。
“刘主任,早啊!”
一路上,第一轧钢厂的工人们看见刘明,都热情地跟他打起招呼来。
刘明也笑着一一回应。
一进厂,就看见李建设早就在技术部门口候着呢。
“刘主任,你来得正好,有台机器出毛病了,你跟我瞅瞅去。”
说着就拽着刘明往车间走。
“刘主任,这台机器精度一直往下掉,厂里的技术员找不着原因,现在做出来的零件都不合格。”
李建设大概说了下情况。
“这简单。”
刘明就瞅了一眼那些零件,立马就知道问题出哪儿了。
他拿起旁边的工具,就开始拆起来。
想当年在第三轧钢厂,这类问题他不知解决过多少次,更何况这台机器还是他亲手改造的呢。
“厂长,这……真的行吗?”原第一轧钢厂的技术科科长赵旺,眼瞅着刘明说动手就动手,脸色顿时变了,刚想开口让李建设出面阻止。
这机器可是从大熊国进口的,结构复杂得很,万一修坏了,整个生产线都得趴窝。
李建设却挥了挥手,示意不用担心,任由刘明去修。
刘明可是他花大价钱请回来的,他有几把刷子他能不知道?
赵旺见状,也不吭声了,反正不是他的事儿,他也不用担责。
刘明压根不知道身后的事儿,他正全神贯注地修机器呢。
他修机器那速度,快得赵旺都看不清他是咋修的。
“好了!”
不到半个小时,刘明就把机器外壳装回去了,开口说道。
“开机!”
刘明示意旁边的工人开机。
赵旺不自觉地拧起了眉头,脚步悄悄地向后退了几小步,心里琢磨着机器一旦启动,万一出点什么岔子,自己也好迅速闪开,避免受伤。
“嗡!”
工人一开机器。
机器没崩没坏,顺顺当当地产出了一个精致的零件,声音也没刚才那么大了。
“合格!”
工人用卡尺量了一下,惊喜地说道。
“好!”
李建设不由得朝刘明竖起了大拇指。
“这……”
赵旺一脸惊愕,刘明这么一番摆弄,机器非但修好了,效率和精度还都提高了?
工人们也是满心欢喜,零件做得越好,他们就不用再费心打磨了,效率提高了,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厂长,等会儿我把厂里的机器都检查一遍,改造改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把安全隐患给消除了。”刘明望着运转中的机器,笑着向李建设提议。
这台机器,自己只是修好了而已,还没达到它的最佳状态,要是再改造一下,生产效率大概能提升五成呢。
“那就有劳刘主任了。”李建设激动地说,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没事儿!”刘明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这毕竟是自己的专长,而且这些机器不改造好,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怎么实施呢?
“刘主任,我是赵旺,技术科的副科长,你要是需要帮忙,随时叫我!”赵旺这时突然走上前来,向刘明自我介绍,语气里满是敬意。
其实赵旺心里对刘明爬到自己头上还是很不服气的,一个毛头小子,技术能有我高?但今天见识了刘明的技术后,赵旺不由得对刘明刮目相看。
李建设见状,也微微一笑。赵旺平时虽然傲气十足,但对于比自己强的人,还是非常佩服的。
“你好,赵科长!”刘明也笑着打招呼。
这个赵旺,刘明自然是知道的,自己就是顶了他的科长位置。刚才看他对自己还没什么好感,现在应该是看到自己的技术了,态度才这么好的。
对于这种人,刘明还是很乐意打交道的。
“刘主任,你直接叫我老赵就行,我以后就是你手下的兵了。”
“赵科长可别这么说,咱们互相学习。”刘明十分谦虚。
看着两人互相谦虚,李建设也笑着说:“你们就别客气了,一个称呼而已,别影响了感情。”
“对!”两人都非常赞同。
“走吧,去我办公室聊聊。”
“好!”两人都笑着应了一声。
在第三轧钢厂的经历让刘明明白,虽然专心工作没错,但人情世故也得顾及。他在第三轧钢厂那几年,兢兢业业,可以说是他带动了第三轧钢厂的腾飞,可结果呢,还不是被罢免了。
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你只知道埋头苦干,是换不来别人的重视的,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可有可无,舍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两人跟在李建设的身后,朝厂长办公室走去。
三人离开后,工人们看着修好的机器,也纷纷议论起来。
“咱们这新来的刘主任还真有两下子,这么难修的机器,一下子就搞定了。”
“可不是嘛,不然厂长怎么会请他来呢。”
“希望刘主任能把厂里的机器都修一修,再改造改造,咱们肯定能接到更多订单,说不定还能重新超过第三轧钢厂呢!”
“到时候咱们超越了第三轧钢厂,食堂的伙食会不会也变得更好?”
当初咱们厂最风光的时候,肉联厂可是经常送肉来呢。”
“真盼着那天快点来,咱们好久没尝过肉味了。”
这些工人显然都经历过第一轧钢厂的辉煌时期。
“好什么好呀?你们难道都忘了,咱们厂变成这样,都是刘明害的。”
这时,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一个中年人满脸怒气地走过来,斥责着众人。
“咱们没比过第三轧钢厂,那是咱们厂没能人,怎么能怪别人呢?”
众人一愣,随后有几个小声的声音响起,反驳着中年人的话。
这年代的人很朴实,他们觉得厂被超过了,是自己没本事,但现在有本事的人不是已经来了嘛。
中年人刚想反驳,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陈主任,机器已经修好啦。”
生产线长突然开口,算是给中年人找了个台阶下。
其他工人也随即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这个中年人叫陈学兵,他之所以这么大怨气,是因为昨天李建设找他谈过话。
本来厂里有个副厂长快退休了,按理说应该由他接任。
但昨天李建设告诉他,这个副厂长职位要给刘明,所以他今天才会这么生气。
“哼!”
陈学兵恼怒地看着刘明离开的方向,冷哼一声。
转身看到忙碌的工人们,他也没把脾气发到他们身上。
刘明和赵旺跟着李建设来到办公室后,赵旺就开始向刘明请教机械方面的问题。
刘明也没藏着掖着,就和赵旺在办公室聊了起来。
李建设也没打扰两人,就在办公桌上处理文件。
“刘主任,真没想到你年纪这么轻,机械方面的知识却这么丰富!”
“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旺对刘明现在是心服口服了。
“哪里哪里,赵科长你过奖了。
我就是运气好,在大学时遇到了个好老师!”
刘明摆手说道。
“刘主任,你太谦虚了。”
刘明只是笑了笑,没再多说。
他这可不是谦虚,要不是有金手指帮忙,他还真比不上这些老师傅。要是没有金手指,他估计也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这一生。
和赵旺又聊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下班铃声。刘明想起娘叫自己回家吃饭,于是起身告辞道:“李厂长、赵科长,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家一趟。”
两人起身相送,刘明转身离开办公室,往自家小院走去。
工作上的事情,下午再继续。
吃完午饭,在家里和小丫头玩闹了一会儿,刘明又回到轧钢厂,带着赵旺和几个技术员开始排查厂里的机器。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刘明每天都带着人在车间里改造机器。
他负责改造,赵旺带着技术员排查机器的安全隐患,顺便修理机器。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向刘明请教。
而第一轧钢厂的产量,也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暴增。零件合格率也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着。
李建设也没闲着,他直接去第三轧钢厂把刘明的档案资料调到了第一轧钢厂。
对于杨伟民来说,刘明这个“没用”的人走了,他也十分痛快地批准了。
刘明以后就是第一轧钢厂的人了,和第三轧钢厂再也没关系了。
刘明领着技术科的一帮人,手脚麻利地把轧钢厂里的机器全都改造了一遍。
原本他估摸着得二十天才能搞定的工程,因为有了赵旺他们这些得力助手,愣是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这段时间,李建设心里是既乐呵又犯愁。
乐呵的是,生产任务提前完成了,能早点拿到货款,厂里的条件也能改善改善。
可愁的是,订单完成了,接下来该咋整呢?
难道到时候大家伙儿都在厂里干瞪眼?
思来想去,李建设决定自己亲自出去跑跑,找找新的订单。
不过,走之前他得开个会,跟大家伙儿交代交代。
最重要的是,得提醒提醒个别人,可别他一走,就把刘明这个宝贝给挤兑走了。到时候订单找回来了,没人干活儿,那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