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他“砰”的一声甩门顾自走了

他“砰”的一声甩门顾自走了

王海红

班里的学生小A,初一入学时从外地转入,初一夏令营时我正好担任他的班主任。初次接触,发现该生在行为规范,尤其在性格上很是放任自己,跟他沟通,他不听,还态度粗鲁,没礼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不断地利用班级正气和团结的氛围去影响他,他确实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也取得他的信任和些许尊敬。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很多事情都让我记忆深刻。

记得有一次,在英语课堂上,他偷偷摸摸在底下看电子小说,却好被老师发现,没收了他的手机。当我知道这件事时,非常生气,因为这学期已经是第二次发生这种情况了,第一次已向我保证过不再犯的,居然又出尔反尔。我立即把小A请进办公室,看到手机在我手上,他无语了,随即请求把手机还他。由于是再犯,事情要取得到家长的支持,我才处理。我通知了家长,家长来了,但没想到的是,孩子对他妈妈的批评教育不仅不理,而且态度非常蛮横。这种神态、表情,是我初次接触他时所遇见过的。我为此非常恼火,为他的不懂事,为他的不争气,我狠狠地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他臭脾气上来,伸手就想拿走手机,被我一把按住。

“我大不了不在你班里学习了!”他“砰”的一声甩门顾自走了。看到他走进教室拿书包,整理得非常快速。背着书包走出教室后,我发现他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下楼梯时,一停一停的。我深知批评学生是教育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因此,我叫他停下,王老师还有话说。果然,他非常配合我的建议,我把他带到了心理辅导老师那里,经过一番折腾,大家都已冷静下来了。我们汇同家长一起,和他进行了再一次的沟通交流,小A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原来由于妈妈工作太忙,在管理孩子方面方法过于简单,缺少良好的沟通,导致产生隔阂。在校,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他觉得是老师故意为难他,跟他过不去,而没有领会父母、老师对他的关爱……

所有这些,我真的很难过。这是一个缺少关爱,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个不太会体会爱的学生。我作为一名老师,有责任要使他健康成长,在校过得愉快。这次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事后,他对我说:“王老师,谢谢你!”

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刚才我们老师所做的就值得了,心里也非常高兴,小A也开心地背着书包回教室上课去了,手机暂时叫我保管,不要回去了,让我们看他的表现!把孩子妈妈送到学校门口,她笑笑,握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让老师费心了……”这事以后,小A真的进步了不少,学习也比以前努力,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徐社东说教育:

性格和心理,是人身上最稳定的东西,改变它很难。外在的力量只是一个诱因,改变它最终要靠本人。倔脾气的孩子很多,臭脾气发作,天下以我为大,什么也不管不顾,这种脾气往后到了社会上要吃亏的,人生也会出现很大波折。这种犟脾气在班级里,在家庭里,可能会得逞,但他得逞(得胜)后,人们也就知道了他的为人。所以,人在什么地方也不能在做人上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