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父子心中一凛,李成梁扑通跪倒,以头触地,“微臣万不敢有此私心,请万岁明察。”
“现在没有,以后也绝不能有。”朱翊钧稍微放缓了语气,说道:“平身。朕是告诫警醒,不必过于惶恐。”
李成梁父子再次起身,姿态更加恭谨。
朱翊钧笑了笑,说道:“辽东局势事关重大,十年之后,或将有惊天大战。”
“这也是汝等武将建功立业之时,封侯拜相,也未尝不可得。”
“朕不吝封侯之赏,亦将文武并重,此亦在改革计划之中。”
李成梁现出感激之色,躬身道:“万岁英明,微臣等之福。”
朱翊钧摆了摆手,好象表示这马屁太肤浅,没有啥技术含量。
“李卿,你不知道朕之所想,亦不知道改革所要推进到何等深度。”
朱翊钧微皱眉头,缓缓说道:“清丈田亩、清屯充饷,归根结底,还是大明人口不断增长,土地却是定数。”
“流民逐渐增多,卫所制已腐坏难挽,社会要稳定,就需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他们。”
“辽东若无战乱,朝廷便可移民实边。可是——”
朱翊钧摇了摇头,现出失望之色,声音也低沉下去。
“微臣无能。”李成梁再次跪倒请罪,“虽有薄功,却不能御敌于边墙之外。”
李如松也有些无奈,跟着跪倒,陈述道:“微臣有罪,不能保境安民。”
朱翊钧居高临下,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氏父子,半晌无语。
都说李成梁善攻不善守,但朱翊钧仔细研究过他的战例,发现这个评价不全对。
李成梁采取的战术打法是只守重城要地,集中机动兵力,窥机行“捣巢”之举。
有点类似于斩首战法,确实有效,但却并不让朱翊钧满意。
而九边重镇中,辽东镇的驻军在永乐时期,兵力员额达到了二十三万人。
明朝中期的时候,驻军兵力在七万至九万之间。
到了万历后期,老奴崛起,萨尔浒惨败后,辽东镇才再度扩充,直至最高的二十六万人。
说是二十六万,刨去空额,估计也就二十来万。
就算是十来万,若是精兵强将,也能压死建奴。
所以,兵力多少还是次要,战力强弱才是关键。
或许,在李成梁父子看来,七八万军队,守卫全长两千多里的辽东边墙。
再除去各城池的驻防军,机动兵力也抽调不出太多。
但蓟镇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为何戚继光能御敌于外?
当然,要按照蓟镇的防御体系,大修辽东边墙,耗资也太过巨大。
朱翊钧暗自叹了口气,要是有钱,砸也把北虏鞑虏全都干死了。
“起来吧!”从语气中,李成梁父子就听出皇帝的兴致缺缺,不由心中忐忑。
朱翊钧垂下眼帘,看着御案上的小纸条,也稳了稳情绪。
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被动防守是肯定做不到的。
没有战事,也要维持大量的守军。
这本身也是浪费,对朝廷财政的沉重负担。
“朕准备在辽东划分战区,分为辽西辽东,辽南则加大开发力度,尽量提供粮草物资。”
“为了更加方便节省,以后辽东之饷粮将试走海路运输。”
“旅顺、锦州等地建港,还有觉华岛,将是辽西战区的后勤基地。”
朱翊钧习惯性地叩击御椅扶手,思索着说道:“不能老是被动迎敌,还是要尽量主动出击,削弱北虏……”
抬头看向李成梁,他用征询的口气问道:“李卿,你觉得如何?”
李成梁躬身道:“辽西连通关内,至为重要。若有精兵强将驻防,微臣压力顿减。”
皇帝这么说出来,李成梁以为要在辽东制衡他,不使他一家独大。
所以,他痛快地应承,不使皇帝有所疑虑。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李卿专注辽东,辽西朕自会增兵选将。”
说着,他看向李如松,微笑道:“虎父无犬子,李如松,朕要整顿京营,便任命你为五军营右副将。”
“微臣叩谢万岁。”李如松跪倒叩头谢恩。
京营分为三大营,初时一为神机营,二为五军营,三为三千营。
五军营乃是由大明各行省选调出来的精锐骑兵、步兵组成的野战军;
三千营最初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嘉靖年间,改名神枢营。
神机营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
京营的总兵力不断变化,在朱棣迁都北京后,总兵力曾达到四十万人。
现在的数量有所减少,总人数约为十八万。
能入京营为武将,这是皇帝的信重。又升为副将,自是皇帝的提拔。
“此为朕特为功勋武将打造的短剑,李卿乃是获剑第一将。”朱翊钧摆手,内官捧着托盘上前。
一柄精美的带鞘短剑呈现在李成梁眼前,剑柄镀银,上刻“万历帝赐”。
李成梁赶忙跪倒谢恩,双手过头,接过赏赐。
“李卿翻过来再看。”朱翊钧微笑着说道。
李成梁有些迷惑,将短剑翻转过来,才发现剑柄上另刻有“忠勇仁智”。
朱翊钧出言解释道:“为将者,忠勇自不必多说。仁,对将士,对百姓,也不可或缺。”
“古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赫赫之功,亦有将士之效死卖命;”
“饷粮来自百姓,皆是民脂民膏,功成名就亦不可忘本。”
“智,既是谋略智慧,亦是修身自省。”
“文官弹劾攻讦,无理无据者,朕为卿挡之。但卿亦须反躬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李成梁手捧御赐短剑,声音有些颤抖,或是发哽,“万岁金语圣训,微臣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朱翊钧的心情似乎畅快起来,哈哈笑了两声,说道:“赐座,君臣际会,好好聊聊。”
李成梁父子有些受宠若惊,在内官搬来的绣墩上斜签着身子坐下。
朱翊钧还吩咐内官,给他们端上了茶水,更是少有的礼遇。
又敲打,又撸毛的,名将也服服帖帖。
朱翊钧挺高兴,觉得该谈谈理想,谈谈人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