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成梁的纵容,老奴想崛起是不可能的。”
“而统一建州女真,是老奴崛起的第一步。”
“明朝对女真人的策略就是分化瓦解,与蒙古人一样,不使其统一。”
“但李成梁却任由老奴坐大,养寇自重的结果就是养虎为患。”
朱翊钧不知道李成梁现在是否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
但辽东要引入其他镇将,不使李成梁一家独大,却是他已经做出的谋划。
“希望戚继光能为朕推荐强将,改变辽东的战争格局。”
朱翊钧一直工作了近两个时辰,才把辽东情况基本搞清记住。
如此一来,明日宣召李成梁父子,便能言之有物,直指要点。
“有点乱,还是自己不太熟悉这段历史。但询问李成梁父子,应该就能搞清楚。”
朱翊钧已经准备用十年时间,将辽东打造成稳固的基地,以应对抗倭援朝。
如果李成梁只是战功卓著,但却不能完成这个目标,也不会得到重用。
甚至于,朱翊钧已经有了调离李成梁,另委大将前往辽东坐镇的想法。
久镇一方的弊端就是容易形成山头主义,朱翊钧对于历史上出现的辽东将门军头是深怀警惕。
其实,明朝出现将门是不可避免,皆来自于军户制和武官世职制的痼疾,造成了阶级的固化。
什么军户、匠户、倡优等等,几乎都是世袭的职业,能够在后天加以改变的人不多。
所以,祖辈从军,自己在军中还能得到照顾和提拔,代代传承,将门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比如李成梁家族,还有与李家并称的“东李西麻”的麻家,出色人物是麻贵。
还有武将联姻,就又形成了另一种依存的关系。
比如麻家,联姻对象就是马芳家族。
马芳家族也是将门,马芳是嘉靖年间明军第一高手,有“勇不过马”的赞誉。
而且,大明内部名将排名谱,马芳的名声还在“俞龙戚虎”之上。
因为祖上传承,以及联姻而成为将门的。
以后还会有祖家和吴家,代表人物则是祖大寿和吴三桂。
所以,朱翊钧现在只能是暂时承认现状,并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渐杜绝根源。
“武举也是选拔军官将领的一个途径,只不过,在军队中没有根基和人脉,很难冒头出彩儿。”
“而且,如果没有退出机制,也没那么多官职可授。”
朱翊钧在越来越了解大明军政财经吏治的种种弊端后,恼得直挠头。
明朝实行武举制度,本来是为了收民间遗才。
所谓“延揽英雄,广储将帅”,内可平定叛乱,外则抵御外侮。
但从武举产生之日起,武举的选将功能就并不显著。
武举出身者不仅授职低卑,且常常淹滞,其推用之途颇为不畅。
而且,明朝对武举的授职不规范,低级武官出身的武进士一般只授予幕职及守堡等职。
三科武举的推用更不待言,而武举人例不授职。
所以,武举群体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影响力相当低微。
嘉靖间,武举仕途停滞的现象就开始增多,大量武举候缺待职。
而武举三年一行,旧科还未推尽,新科已开始淹滞。
以至于,“武科谒选者往往淹滞至一二十年”。
万历八年,兵部就指出了武举停滞,难以推用的现状。
当年仅执籍待推者就达一百八十余,武举的停滞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武举设科本以取将,若只选不用,武举也便失去了其设立的意义。
而武举推用艰难,许多出身武举之士待补京师,经济负担沉重。
因为在武官的推用中,明朝尤其重视对世职的推补。
武官推补的原则一般为“首重世职,次及武科,原不滥及白徒”。
但明朝又开纳级之例,而内官、戚畹等常常奏讨、乞升、恩荫其子侄等亲属为武官,
到了正德年间,武官人数已增长到了十万。此后,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所以,朱翊钧认为必须形成退出机制,使新旧交替正常进行。
这样才会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也不使无能之辈尸位素餐,占着坑不拉屎。
而且,朱翊钧并不只是想扩大武举来多方面选才,而是要建立军校,武举就是第一批学员。
当然,他得是校长,给军校学生加个“天子门生”的头衔,在军队中也能好混一些。
这还是开始,以后要不断地抽调各地的军中将领,到军校进修。
一是学习和进步,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
其次则是毕业后的调剂分派,尽量打破山头主义。
陆军军校是第一步,以后还要建立海军军校,推动大明军队向正规化、近代化的转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朱翊钧命陈矩退下,慨叹着又拿起工部的奏疏。
在京城搞房地产也不能全部面向商贾和富豪,也要照顾到低收入群体。
没错,朱翊钧要工部调查京城内的贫民窟,要进行棚户区改造。
简单地说,他想盖屋建房,作为廉租房来惠及百姓。
在洪武年间,太祖曾在南京建屋两百多间,用来给无家可归者居住。
后来,太祖又下令全国推广。
曾经要过饭,太祖对乞丐的苦,深有体验。
但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巨大的开销使得地方叫苦不堪。
因为可行性不高,最终不了了之。
到了永乐迁都,为了迁徙人口,使北京尽快繁华起来,才算是正式推出了“廉租房”制度。
当时称之为“廊房”,在京城按照所处区域分为大中小三个档次。
“大房”盖在北安门、宣武门、海子桥、钟鼓楼附近,共有四百四十三间;
“中房”盖在西直门内,共有二十九间;
“小房”盖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附近,共有三百二十九间。
可以看出,“大房”都盖在繁华区域,“小房”在偏僻区域,而“中房”介于二者之间。
租者三月交一次房租,租金也分三个标准。
如果换算成后世的货币,“大房”月租一百七十四元,“中房”一百二十元,“小房”一百一十六元。
便宜不?若是在后世,那些北漂族不得乐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