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惊才初绽,灵智闪耀
在灵荒星球这灵力匮乏的绝境之中,大梁国度的梁氏家族宅邸内,一颗闪耀的新星正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崛起,他就是梁阳阳。
当梁阳阳刚满两岁,大多数孩童还处于混沌懵懂、对世界仅有最粗浅认知的阶段。他们在家人的呵护下,咿呀学语,含糊不清地喊着爸爸妈妈,每一次发音的尝试都是成长的小步。小手紧紧抓着长辈的手指,迈着蹒跚不稳的步伐,在庭院中追逐着风中飞舞的蝴蝶,或是被色彩斑斓的花朵吸引,蹲下身子好奇地触摸、嗅闻,沉浸在童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世界里,眼中只有最纯粹的好奇与快乐。
然而,梁阳阳却截然不同。他家那宽敞明亮、摆满书架的书房,成了他每日流连忘返之地。从启蒙读物到一年级课本,各类典籍琳琅满目,这些书籍在普通孩子眼中,无异于天书,满是陌生与晦涩,那些复杂的笔画、抽象的数字、深奥的文意,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但在梁阳阳眼中,这些书籍却仿佛是一扇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每翻开一页,都有全新的知识宝藏等待他去挖掘。
识字,对于寻常两岁幼童来说,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往往需要大人反复教导、多次重复,孩子才能勉强记住几个简单的字词。可梁阳阳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坐在书房的矮凳上,小手轻轻翻开识字课本,黑亮的眼睛专注地盯着书页,仿佛世间万物都被他隔绝在外。当目光扫过那些生字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几乎瞬间就能记住字形,不仅如此,字音、字义也能一并领会。
有一次,家中来了客人,听闻梁阳阳识字天赋超常,便有意考考他。客人随手拿起一本一年级课本,指着其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字“骛”问道:“小公子,可知这个字怎么读,是何意?”梁阳阳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骛’字,读音为 wù,有追求、强求之意,像成语‘好高骛远’便是用的此字。”客人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随后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在算数方面,梁阳阳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才能。简单的加减法对他而言如同儿戏,他甚至早早地开始自学乘除法。家中书房角落里摆放着一套古老的算筹,那是祖辈流传下来、用于计算的工具,梁阳阳对其爱不释手。他常常独自坐在地上,小手摆弄着算筹,沉浸在数字的海洋里,研究着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日,私塾先生为了测试他的真实水平,特意出了一道颇有难度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题:“3 + 5 - 2 + 8 - 4 + 6 =?”题目刚说完,梁阳阳几乎是瞬间在脑海中完成了计算,清脆地回答:“16。”速度之快,准确率之高,让私塾先生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先生又接连出了几道更复杂的题目,涉及两位数、三位数的运算,梁阳阳依旧对答如流,每次都能迅速给出正确答案,引得私塾先生惊叹不已。
诵读诗词更是梁阳阳的一大强项。家中珍藏的古典诗词集,是他最爱翻阅的书籍之一。那些优美的词句、深远的意境,仿佛有着独特的魔力,深深吸引着他。他不仅能够流利地背诵课本上的诗词,还常常主动深入那些古典诗词的世界。每一首诗词,他都能用心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用稚嫩却充满韵味的声音绘声绘色地朗诵出来。
一次,家族举办小型聚会,长辈们听闻梁阳阳在诗词方面天赋异禀,便让他现场朗诵一首。梁阳阳毫不怯场,站起身来,小小的身躯挺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专注。他选择了李白的《将进酒》,当那激昂的诗句从他口中倾泻而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将诗中的豪迈、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朗诵到高潮部分时,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小小的脸蛋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仿佛他就是那痛饮美酒、挥洒豪情的诗仙李白。在场所有人都被他的精彩表现深深打动,掌声如雷。
梁阳阳如此出色的表现,自然引起了家族的高度重视。为了让他能得到更系统的教导,家族特意为他请来了一位资深的私塾先生。先生初来乍到,看着眼前这个年仅两岁的孩童,心中难免存有疑虑。毕竟,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年幼却被寄予厚望的孩子。
然而,很快,私塾先生就被梁阳阳的才华彻底折服。课堂上,梁阳阳总是全神贯注,无论是讲解新的知识,还是复习旧的内容,他都能迅速掌握,举一反三。先生布置的作业,他总是第一个完成,而且准确率极高。有时候,先生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在教导梁阳阳,而是在与一位聪慧过人的小友共同探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