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国风云

春秋落幕,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礼崩乐坏,华夏大地迈入战国乱世,七雄并立,逐鹿中原,兵戈扰攘,纷争不休。

魏文候元年,春寒料峭,魏国在四战之地艰难崛起。魏文侯魏斯,雄才大略,深知人才为立国之本,率先打破世卿世禄制,广纳贤才。他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尊儒重教,兴办学堂,一时间,魏国文风昌盛,贤能之士纷至沓来。

文侯又重用李悝,推行变法。李悝,法家代表,思维敏锐,洞察魏国积弊。在经济上,倡“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行平籴法,丰年购粮,荒年粜粮,平抑物价,稳定民生。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依功授爵,选贤任能,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军事上,魏文侯创建魏武卒,选拔严苛,训练有素,身披重甲,手执长戟,能负重日行百里,战斗力超群。

魏文侯四年,暖风吹拂,魏国西击秦,夺河西之地,设西河郡,吴起为郡守。吴起,兵家奇才,与士兵同甘共苦,爱兵如子,所率魏武卒锐不可当,屡败秦军,使秦国不敢东窥。

魏文侯十三年,夏日炎炎,魏国北灭中山国,派太子击镇守。期间,文侯用人不疑,协调各方,使魏国内部团结,上下一心。对外,联合韩、赵,三晋一家,共同进退,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齐威王元年,春寒料峭,齐国新君威王即位,初时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致使国政荒废,外敌觊觎。淳于髡以隐语讽谏:“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此为何鸟?”威王顿悟,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威王振作精神,整饬吏治。他赏即墨大夫,因其政绩斐然,“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烹阿大夫,因其贿赂公行,“田野不辟,民贫苦”。又广纳谏言,悬赏求贤,邹忌鼓琴自荐,以琴理喻政理,被拜为相,推行改革,齐国大治。

齐威王十四年,暖风吹拂,威王重用孙膑,孙膑遭庞涓陷害,髌刑致残,后归齐。桂陵之战,魏军攻赵,孙膑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之战,魏军伐韩,孙膑减员增灶,诱敌深入,庞涓中计,自刎而亡,魏国元气大伤,齐国崛起,称霸东方。

秦孝公元年,春寒料峭,秦国偏居西陲,被山东诸国视为蛮夷,国力衰微。秦孝公嬴渠梁,痛感国耻,即位伊始,便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鞅闻令,西入秦国。

秦孝公三年,暖风吹拂,卫鞅三见孝公,说以霸道,孝公大悦,力排众议,拜卫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卫鞅立木为信,以示变法决心。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使秦国农业蓬勃发展;政治上,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旧贵族,严惩私斗;军事上,奖励军功,不论出身,依军功授爵,秦军战力大增。

秦孝公六年,夏日炎炎,变法伊始,阻力重重,旧贵族群起反对,太子驷犯法,卫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以儆效尤,确保变法顺利推行。数年之后,秦国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富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

秦孝公二十二年,暖风吹拂,秦国国力强盛,卫鞅率秦军东出,大败魏军于河西,魏惠王割河西之地求和,迁都大梁。秦孝公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商鞅。商鞅变法,为秦国一扫颓势,奠定统一大业之基。

楚悼王元年,春寒料峭,楚国地域辽阔,却因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政治腐朽,发展滞后。楚悼王熊疑,欲图变革,任用吴起为令尹。吴起深知楚国积弊,雷厉风行,推行变法。

吴起在政治上,裁汰冗官,废除疏远王族的封爵,将节省的开支用于养兵、富国;打击旧贵族,强令他们迁徙到边远地区,开垦荒地;军事上,加强中央直属军队建设,提高楚军战斗力。

楚悼王二十年,暖风吹拂,吴起变法成效显著,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也因此树敌无数,触动旧贵族核心利益。悼王刚逝,旧贵族发动政变,射杀吴起,变法戛然而止,楚国复兴之路受挫。

赵武灵王元年,春寒料峭,赵国北临匈奴,东接齐国,西界秦国,强敌环伺,生存艰难。赵武灵王赵雍即位时,赵国屡战屡败,国势衰微。

赵武灵王十九年,暖风吹拂,赵雍痛定思痛,决心变革,推行“胡服骑射”。他以身作则,身着胡服,习骑射之术,号召国人效仿。此举引发轩然大波,贵族守旧派以违背祖宗之法为由强烈反对。赵雍力排众议,说服公子成等重臣,坚持改革。

赵武灵王二十年,夏日炎炎,随着“胡服骑射”的推行,赵国建立起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机动性强,战斗力高。赵军北击匈奴,拓地千里;西抗秦国,屡立战功;东伐齐国,声威大振,赵国一跃成为北方强国。

韩昭侯元年,春寒料峭,韩国地处中原,四邻皆强,国土狭小,发展受限。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推行改革。申不害,法家代表,主术治,强调君主驾驭臣下之术。

韩昭侯四年,暖风吹拂,申不害在韩国建立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依据才能授官,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与管理;提倡术治,要求君主“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暗中掌控全局,使官吏不敢舞弊。韩国政治清明,一度呈现中兴之象。

但术治重权谋,轻制度建设,韩昭侯死后,改革后继乏力,韩国又陷入困境,在列强夹缝中艰难求生。

燕昭王元年,春寒料峭,燕国曾遭齐国入侵,燕王哙禅让之乱,国力大损。燕昭王姬职即位,立志复仇,卑躬屈膝,以重金求贤。郭隗以“千金买骨”故事自荐,昭王礼敬有加,筑黄金台,广纳天下英才。

燕昭王二十八年,暖风吹拂,乐毅自魏来投,昭王委以重任。此时,齐国孟尝君专权,内政腐败,燕昭王瞅准时机,派乐毅联合秦、韩、赵、魏四国,举兵伐齐。乐毅率联军势如破竹,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湣王出逃,齐国几近灭亡,燕国迎来高光时刻。

战国中期,合纵连横之术盛行。苏秦,洛阳人氏,佩六国相印,首倡合纵,联合山东六国,“合众弱以攻一强”,旨在抵御秦国东进;张仪,魏国人,入秦为相,以连横破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游说各国亲秦,分化瓦解合纵联盟。二人凭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各国朝堂,左右战国局势,风云变幻,惊心动魄。

秦惠文王元年,春寒料峭,秦国新君即位,车裂商鞅,却保留其变法成果。惠文王重用张仪,以连横破合纵。张仪出使楚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诱骗楚怀王,使其与齐国断交,后又食言,楚怀王一怒之下,贸然伐秦,兵败丹阳,再败蓝田,楚国大伤元气,合纵之势受挫。

秦昭襄王元年,春寒料峭,昭襄王嬴稷年幼即位,宣太后芈八子摄政。宣太后重用魏冉、白起等能人。白起,“人屠”之称,军事天才,作战勇猛,冷酷无情。

秦昭襄王十四年,暖风吹拂,伊阙之战爆发,白起率秦军对阵韩、魏联军。白起巧用计谋,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歼敌二十四万,韩、魏精锐丧失殆尽,秦国东进之路大开。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夏日炎炎,白起攻楚,水淹鄢郢,楚国被迫迁都,一蹶不振。此后,白起又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降卒四十万,赵国元气大伤,山东诸国震恐,秦国统一之势初现。

战国末年,秦国国力独强,鲸吞蚕食各国领土。吕不韦,阳翟大贾,投资异人,助其登上秦王宝座,即庄襄王。吕不韦官至相国,封文信侯,招揽门客,编纂《吕氏春秋》,集百家之长,欲为秦国治国方略提供参考。

秦王政元年,春寒料峭,嬴政年少即位,吕不韦摄政。嬴政渐长,不甘受制,铲除嫪毐集团,罢黜吕不韦,亲掌大权。他重用李斯、尉缭等,制定统一六国战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秦王政十七年,暖风吹拂,秦国东出,开启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韩、赵、魏、楚、燕、齐相继覆灭。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结束战国乱世,华夏大地迎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