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五日一操,其余时间从事杂务,临战之时要忙许多,加紧操练随时备战。
阎柔引着刘和前去校尉部,刘和没有惊动任何将士,想要看看将士们最普通的生活。
城北的营地中,营门口四人值守,通过栅栏可见巡回的将士,里面的将士似在围坐。
“阎司马,我部出征之时,粮草由何方提供?又如何护送,可有随军农夫?”
“粮草一直由州府供应,刺史亡后由郡府供应,近年来鲜有出征。”阎柔一一答道,没想到公子首先问的便是粮草一事。
粮草才是将士作战的根本,战斗力再强悍的部曲,也没法饿着肚子打仗。
反之,战斗力稍逊一筹,若是能够依靠粮草打持久战,往往能够反败为胜。
战场之上,攻守之势,因时而变。
“粮草可还够?”刘和关心着。
阎柔有些窘迫:“如今战乱许久,县中粮草有些匮乏,若不出征或遭遇战事,坚持一月有余,若是……”
阎柔没有继续说下去。
刘和意会,自言定会为将士解决粮草问题。
找来营中军正等官一一问着大小事务,又将策簿大致看过,平日里粮草的存储消耗,军纪,统计战功的簿子,还有一众底层尉官的名册,刘和走马观花的看过,方知军中事务繁杂,但好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刘和在营内一一走过,将军营的情况尽收眼底,今日且看过,来日出战之后,必然与将士共居一处,再与将士相熟。
将几项事务记下,刘和便返回了州府。
先去找刘虞解决粮草问题。
“父亲,护乌桓校尉部粮草不够充足,若是出战广阳,想必现有粮草难以为继,还需调动粮草。”
刘虞正在堂中看着州府的官吏整理起来的各式账册,一州的地域广大,但是在任的郡守县令他都不识得,人口多少,良田多少,每年税收几何,如何制定后续的施政之策,都需要刘虞和众官员好好商议。
“唔?”刘虞从高高摞起的书简中抬起头,没有注意到刘和前来。
刘虞叹了口气:“幽州这几年来遭逢战事,田地减产,百姓流亡,每年需从冀州青州调拨二亿钱方能补空,州郡府库内粮亦不甚多。”
啊?刘和十分意外,怎么还财政转移支付啊,边地城市这么穷吗?全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怪不得父亲要先裁撤驻军,钱粮是以部曲消耗最为大,但历来边境之地都是如此,怎能轻易止戈?
“贾县令,县府库内尚有多少粮食?”
“不过数万石而已,自二张叛乱以来,粮草消耗巨大,若想大批量供应部曲,恐怕力有不逮。”
“郡库内呢?”
“这……自郡守身亡后,郡内税收混乱,下官不知。”贾然如实答着。
“可否请豪族捐赠?”刘和问道。
“不失为权宜之计。”贾然附和。
“还有一计,叛军作乱,定然劫掠不少钱财,若速速击破敌军,或可收缴钱粮以备军资,取之于敌,可久战不衰。”因粮于敌,兵法常言。
众人立即表示赞同,蓟县出粮属实不易,贼人在这片大地上肆意劫掠,自然要将他们抢走的都抢回来。
“那便这般,拨万石粮草先予军众。”刘虞只得做此权宜之策。
“够的,只需令将士开拔至昌平县,吾自当破城灭贼,自充粮草。”
“好,切记不得扰民,不可伤及百姓。”刘虞语重心长的嘱咐。
刘和知道刘虞担心什么,他刘和带的部曲,自然不能侵扰百姓:“儿谨记。”
“公子何时发兵?”堂上官员关心着,准备筹备些粮草,帮助上官平叛,功劳自然是少不了的,州郡之内,空悬的官职可不少,到时补缺一事,还不是刘虞说的算的?
“传告幽州全境,十日之后,吾大军要收复广阳。”
“这……”众人面面相觑,哪有作战之前将行军部署传告给敌方的?不应是出其不意?
刘和看出了众人的疑惑:“便是要让幽州所有叛军看到,十日后出兵,鞭指之处,无叛军可当,若不尽快来降,唯粉身碎骨矣。”
众人哗然,如此豪气。
“为何要等十日?”又有人疑惑着,这时间是为了准备什么?粮草还是征发随行农夫?
“在等一个人来……”刘和看向刘虞,从涿郡来此,十日时间大抵够了。
“阎司马,大军整顿,待十日后拔营起寨,攻向昌平。”
阎柔抱拳应下。
“近日需加紧操练。”刘和又嘱咐一句,上一休四,未免过于清闲……
护乌桓校尉部皆已知晓,使君公子领了他们部曲,没有让阎柔任校尉,也没有另有战功的将军,不免有些义愤,阎柔不以为意,通过这几天与刘和的相处,他确实发现了刘和非比寻常,远非一般的官宦之子,从他的言行的盘算中,能看的极其深远。
招募贤良,编练乡勇,攻伐叛贼,有着刺史之子的身份,相信很快就能崭露头角,阎柔分得清轻重,明显跟着他混有前程,现在一个校尉算个屁啊,鲜于辅就是个贼曹,被刘和喊来领兵,虽然没有具体的部曲,但是以后还能亏待了他?
自己更不必说了,护乌桓校尉军好好发挥一下,给这公子伺候舒服了,还少得了自己的校尉?
面对军中些许质疑,阎柔对有些非议的尉官和将士严厉呵斥,分不清大小王了?一顿饱顿顿饱拎不清吗?
只要刘和把粮食搞到位,打仗的事自己来,刘和等着领战功就行了,脏活累活哪能公子干。
阎柔在后面的接触中发现,刘和确实精通兵法,虽不全面了解军中各事务,只是因为其并非行伍出身,但对于行军打仗,对天时地利的理解,远超常人,要知道,善于运用外部因素的,往往都是大将,所以说刘和或许是一个将帅之才。
一些非议之声自然传到刘和的耳中,看来战前正名立威一事迫不及待啊,正好在这几日完成,刘和找着机会,着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