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双碳”“1+N”政策体系

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一方面,“1+N”中的“1”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做好“双碳”工作的意见》),提出国家层面的2025年、2030年和2060年总目标,并指出8项重点策略及3项重要保障措施。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重要转型时期国家层面的主要目标,并明确指出10项重点任务及43项细分任务板块。《做好“双碳”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二者共同作为“1+N”政策体系中的“1”,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统领作用。

另一方面,“1+N”政策体系中的“N”指与“双碳”相关的根据不同领域、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文件。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20],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同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1],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N”涉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与行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N”具体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基础设施、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及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10个方面[2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N”既包括全国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分领域、分行业的实施方案,也包括为这些实施方案提供支持的科技、财政、金融、价格、碳汇、能源转型、减污降碳协同等保障方案。此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上述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一)中国“双碳”目标重点领域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在十个重点领域上进行“双碳”目标的实施,具体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及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并将在农业、林业和草原、水资源、公众健康等重点领域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具体而言,中国“双碳”目标下重点领域相关政策方案如表1-5所示。

表1-5 中国“双碳”目标下重点领域相关政策方案

续表

续表

(二)中国“双碳”目标重点行业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重点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轻工业、纺织品、氢能、可再生能源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上限任务目标,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1亿多吨;中国将继续以重点行业为抓手,进行有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强化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目标管理,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基于此,中国各政府部门相继提出“十四五”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并将“双碳”目标纳入其中。中国“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相关政策方案如表1-6所示。

表1-6 中国“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相关政策方案

(三)中国“双碳”目标支撑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方案需要来自科技创新、财政金融价格体系、碳排放标准计量体系、全民绿色低碳行动等多方保障方案,如表1-7所示。

表1-7 中国“双碳”目标政策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