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个月
- 穿越汉末的父子变形记
- 作家QeLOMc
- 3264字
- 2025-01-08 11:30:34
陈恒看着陈母开心的样子心中也涌现出家的温暖。说实话在陈恒心中,来到这里总感觉有一种不真实感,不太像真的世界。感觉像是剧本。但又确确实实存在。陈恒仔仔细细看着眼前二十七八岁的微笑着的美貌妇人不觉微微出神,皮肤变的光滑紧凑,眼角没有了之前的鱼尾纹,额头也没有了深深的皱纹印,皮肤变白了,头发变黑了也变浓密了,拉着衣服的手也变得白净修长,没有过往的黑斑点和老茧,整个人都变的丰腴起来了,没有以前的皮肤贴着骨头的感觉。
一切似乎都变得美好了,但想起了东汉末年时期的历史,天灾、瘟疫,百姓死伤几千万。更不提以后还比较远的‘五胡乱华’这虽然还远,但一想起来就浑身发冷,汗毛竖起。陈恒现在越想时间越紧迫,可他什么也做不了啊。一切都是权利,没有权利什么也不是,就是任人拿捏的案板上的肉。“不行,不能什么都不做,说什么都要有权利”陈恒这时坚定了要造反的念头。为了自己、为了母亲的安全都必须要做。没有退缩的理由,也不能退缩。陈恒眼里燃气了熊熊烈火。
看着还在拿着簪子仔细观察的陈母,陈恒也放下情绪笑着对小温说:“别看了,你也有”说着从袖口中取出三个木簪子,一个给了陈母,另外两个给了小温。小温拿起簪子左看右看脸上压不住的喜悦。
看了看家庭如此和谐美好,这让陈恒掌握权力的火焰达到了顶峰心里想“虽然争权千难万难,死人无数,但必须要掌握,虽死千万人,吾愿往矣”
“母亲,我就训练去了,您先忙吧”说完行了一礼便去院外锻炼去了。
日子又这样过了一天。
洛阳城,大汉的政治中心。
早晨,这座古老而宏伟的都城,正值东汉末年的繁华盛景。晨光熹微,长街之上早已热闹非凡。
石板路宽阔而平整,在初阳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辙痕交错,见证着平日里车水马龙的喧嚣。街道两旁,屋舍俨然,鳞次栉比。朱漆大门与青瓦白墙相互映衬,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精美的雕花在光影中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行人们穿梭其中,神色各异。有身着锦袍的富家公子,手摇折扇,悠闲踱步,身后跟着恭敬的奴仆;也有短衣打扮的平民百姓,脚步匆匆,或为生计奔波,或前往集市采买。街边的摊贩高声叫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
“刚出炉的胡饼嘞,香酥可口!”一位满面黑灰的胡饼摊主,用力挥舞着手中的蒲扇,驱赶着炉中的烟火,那金黄酥脆的胡饼散发着诱人的麦香。
“新鲜蔬果,便宜卖咯!”一旁的菜贩面前摆满了水灵灵的青菜、红彤彤的萝卜和黄澄澄的梨子,鲜嫩欲滴,引得不少主妇驻足挑选。
远处,杂耍艺人的场地周围围满了观众。艺人赤膊上阵,将手中的长剑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烁间,叫好声与惊呼声接连不断。还有那踩高跷的艺人,身着五彩斑斓的戏服,扮着各种滑稽的角色,逗得众人捧腹大笑。
街边的酒肆茶坊,幌子飘扬。酒肆中,醇厚的酒香弥漫,宾客们推杯换盏,畅谈天下大事;茶坊里,茶香袅袅,文人雅士们或吟诗作画,或对弈品茗,悠然自得。
吆喝声、谈笑声、喧闹声,声声入耳;饭菜香、酒香、茶香,香香扑鼻。洛阳的街道,宛如一幅鲜活的市井长卷,展现着这个时代独有的繁华与生机,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不知今夕何夕。
城中百姓大都红光满面,衣服上也比较整洁,可以看的出城外的难民与城中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汉皇宫,朱红宫门巍峨耸立,金色门钉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汉室的威严与尊贵。宫门之上,琉璃瓦闪耀着翠绿与明黄交织的光芒,雕梁画栋间龙凤之姿栩栩如生,似要破云腾飞。
步入宫门,宽阔的御道以洁白的玉石铺就,两侧的铜鹤与麒麟雕塑口中不时喷出袅袅香烟,为这庄重之地添了几分神秘。御道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大殿,殿顶覆盖着纯金打造的瓦片,檐角飞扬,恰似苍鹰展翅欲翔。大殿的廊柱皆为合抱粗的金丝楠木,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与瑞兽图案,镶嵌其间的各色宝石璀璨夺目。
殿内,灯火通明,巨大的牛油烛火将每一寸空间都照得亮如白昼。地面铺着厚厚的织锦地毯,踏上去绵软无声。正前方,龙椅置于高台之上,纯金铸造的椅身散发着冷峻光芒,椅背上那颗硕大的夜明珠,宛如明月般照亮了整个御座区域。四周的宫扇皆以孔雀羽制成,每一根羽翎都闪烁着幽微的蓝光,轻轻摇曳间,似有清风徐来。
往来的宫女太监们皆身着绫罗绸缎,色彩明艳而和谐。宫女们的发髻高挽,插着金钗玉簪,步摇轻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太监们则恭敬地垂首而立,手中捧着的托盘里,或是珍馐佳肴,或是美玉珍宝,盘中食物皆以精美食器盛放,玉碗金碟在烛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御花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牡丹绽放如盘,花瓣层层叠叠,红似烈火,粉若云霞;芍药摇曳生姿,芬芳馥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亭顶的琉璃瓦与园内的碧水相互映照,潺潺流水绕过假山奇石,发出悦耳的叮咚声。鱼儿在水中嬉戏,鳞片闪烁着银光,时而跃出水面,似在与往来的人们逗乐。
洛阳皇宫的每一处角落,都彰显着大汉王朝的繁荣昌盛与皇家的奢华尊贵,让人不禁沉醉在这如梦似幻的繁华盛景之中。
今天在南宫的崇德殿召开朝会。三公九卿等大小各数官员都低着头小跑着进入大殿,各自来到自己的位置站立着,大大小小官员大约百人。在这寂静无声的大殿中一声尖锐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只见一小太监喊到。大殿走一青年男子,面色微微发白,给人一种肾虚的感觉,青年大约一米七五,身穿绛纱袍,采用上下一体的深衣制,长至膝,领口、绣边和衣襟为黑边。腰间需系上佩绶、衣带、佩玉等配饰。以深红色为主,是帝王百官朝会时所穿的朝服。头戴通天冠,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却,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所穿的绛纱袍为深衣制,内有白纱单衣,皂色的领、褾、襈、裾,还有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等。通天冠服整体以红色系为主,绛纱袍的深红色与通天冠相搭配,展现出皇帝的威严。
但面色的苍白给整个气质发生一种反差感。百官全部跪下行稽(qi)首礼,口中高呼:“圣上万岁”青年皇帝刘宏用中气不足的语气说:“众爱卿平身”随后在百官行完礼后,皇帝刘宏身旁的老太监开口发出尖利的声音:“有事准奏,无事退朝”皇帝旁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张让身形瘦小却透着一股阴鸷之气,那张脸狭长而苍白,犹如敷了一层薄粉,看不到一丝血色。两撇鼠须稀疏地挂在嘴角两侧,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颤动。眉毛稀疏且短,眉心处习惯性地蹙起一道浅纹,仿佛永远在算计着什么。一对三角眼深陷于眼窝之中,眼眸黑亮却闪烁着狡黠与贪婪的光,不时地转动,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让人望而生畏。
他身着一袭华丽的深紫色宦官袍服,袍角绣着精致的金线云纹,随着他的走动而轻轻摆动,似有流光闪烁。腰间束着一条宽阔的黑色锦带,带上镶嵌着一块温润的白玉,玉质上乘,雕工精美,彰显着他在宫廷中的地位。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高冠,冠顶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在宫殿内的烛火映照下,散发着幽微的红光,宛如恶魔的眼眸。脚下蹬着一双黑色的软靴,靴面上同样绣着细密的花纹,走起路来悄无声息,仿佛一只暗夜中的幽灵,随时准备吞噬一切。
各大臣都抬头微微撇了眼张让,眼中有无尽的厌恶,毕竟在宦官集团的手中有太多世家大族的血了,这些大臣狠不得宦官死绝。
这时候太尉崔烈发言“陛下,大量羌族部落时常侵犯我大汉边疆,尤其凉州地区,请陛下发兵平乱,以证大汉国威。”
刘宏听闻此话大怒道:“尔等蛮夷部落,焉敢犯我大汉边境。即刻出兵平乱,彰显我大汉国威。”
众大臣听闻连忙劝阻,大司农张温站起来说:“陛下不可啊,今年大旱,有的百姓颗粒无收,国库钱粮不足以支撑发兵平判啊!还请陛下三思啊!”
刘宏听到这话顿时平静下来了,他刚才只是一时语快,平时睡觉玩美人他在行可这就是为难他了,他又说:“众爱卿可有良策?”
下面百官都开始小声讨论了起来。这时一中年文士说:“陛下,我们可以采取怀柔政策,让其归降…”
这中年人长相方正,站在那里就有一股刚正不阿的气质,这人正是议郎蔡邕。是个博学多才的大儒。各官员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不敢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想落个胆小叛国的名声。
最后几个问题在朝会上也就不了了之,刘宏气呼呼的回到了寝宫,一个问题也没解决,不是缺粮就是缺钱,他在想他这个皇帝当的真窝囊,但也只是想想。回到寝宫后,他立马抱住一个宫女便做起了事,以发泄在朝堂之上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