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上遗珍:永嘉路》

郑时龄

永嘉路上,一众千姿百态的里弄住宅、里弄公馆和花园洋房密布街道两侧,与亭亭如盖的梧桐树交相辉映,一年四季气象万千。这一路的建筑俗称“西爱咸斯花园”,而且基本保存完好。永嘉路上有许多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堪称“住宅建筑博物馆”。

《海上遗珍》丛书出版至今是第四辑,已经从街区漫步专注于深度阅读建筑。永嘉路的建筑确实值得仔细阅读,还有很多人物和建筑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探寻,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也需要我们去甄别。

1920年辟筑的永嘉路横跨黄浦和徐汇两个区,东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宽15至16米,全长2072米。永嘉路原名西爱咸斯路(Route Herve de Sieyes),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的法国邮船总公司的西爱咸斯(Herve de Sieyes,?—1916),1943年以浙江永嘉改今名。

永嘉路也是近现代历史博物馆,曾经有许多历史人物的足迹,他们中有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法学家、医师、实业家、文化名人和教育家,永嘉路是他们活动的舞台和场所。

革命文物是永嘉路的地标,1939年4月至1942年11月,抗战时期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就设在慎成里66号,当时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和组织部部长王尧山等都曾在此居住。国歌的作词者田汉(1898—1968)于1938年至1942年居住在永嘉路371—381号,这里也曾经是南国艺术学院的所在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起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张澜(1872—1955)的故居在永嘉路321弄集益里8号。

民国时期的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孔祥熙(1880—1967)和夫人宋蔼龄(1889—1973)的住宅在永嘉路383号。1976年至2003年,上海电影译制厂入驻这幢楼。

永嘉路501号位于岳阳路转角,曾经是宋子文的旧居,民国时期,宋子文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权倾一时。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扑士(Emile Busch)设计,扑士曾参与南京中山陵的方案评审。公董局1929年和1931年的图纸和档案,注明这座建筑的业主是宋子文(Song Tse Weng),当时的地址是祁齐路(今岳阳路)。

建于1928年的永嘉路623号是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顾毓琇(1902—2002)的旧居。著名天文学家李珩(1898—1989)和夫人、著名翻译家罗玉君(1907—1987)居住在永嘉路555号。

民国时期曾经担任国民政府内政部营建司司长的哈雄文建筑师(1907—1981),以后成为同济大学教授,曾住在慎成里65号。

建造了上海近代许多重要建筑的著名的陆根记营造厂创办人陆根泉,曾居住在345弄6号的里弄公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京剧院的办公处曾设在这幢大宅内,1977年至2002年成为上海市滑稽剧团所在地。

著名摄影家郎静山(1892—1995)曾经住在永嘉路386弄正蕃小筑8号。

法国历史学家布里赛(Bernard Brizay,1941— )在《上海:东方的巴黎》(Shanghai:Le “Paris” de L'orient)一书中说:“世界上很少有城市能提供如此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这些风格和当今建筑的平庸形成鲜明对比。”当年的法国人努力想将法租界建成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城市,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和建筑,使城市面貌和生活品质塑造出特殊的品位。

许多中外建筑师在永嘉路留下了他们设计的建筑,彰显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对未来国际大都市的理想,也充实了上海的现代生活空间。永嘉路383号最初是美国人颜德胜(L. Andersen)的住宅,由英国建筑师思九生(Robert Ernest Stewardson)设计,1924年建成。思九生设计过上海邮政总局(1924)和今上海市少年宫所在的大理石大厦(1924)等优秀建筑。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adislaus Hudec,1893—1958)曾经在1932—1933年为改建孔祥熙宅做过设计。

设计复兴中路派克公寓(今花园公寓,1926)的法国建筑师葛兰柏(Paul R. Gruenbergue)设计了永嘉路389号刘宅(1922)和永嘉路630号英国商人牛臣(C. C. Newson)的住宅(1925)。

建筑师邬达克为普益地产公司设计了永嘉路563号、615号、523号花园住宅(1925—1930)。628号苏联记者和外交官宋平(H.Vladimiroff,曾译弗拉基米罗夫)的住宅(1929—1930),也是邬达克的作品。

法国建筑师赉安(Alexandre Léonard,1890—1946)和维塞尔(Paul Veysseyre,1896—1963)在差不多一百年前为永嘉路设计了许多住宅,他们也把自己的住宅建在永嘉路上。维塞尔宅位于永嘉路590号(1924),紧邻588号的赉安宅(1925)。他们设计了永嘉路555号、557号住宅(1924),479号恰卡良(Tchakalian)宅(1925),571号瑞士商人韦伯(C.A. Weber)宅(1925),以及527弄1—5号住宅(1932)等。

柯士德建筑师事务所(Koster & Chang,Architects)的建筑师柯士德(George Edward Koster)曾居住在418弄1号。

俄国建筑师罗平(Gabriel Rabinovich)也在永嘉路留下了一件住宅作品(1934)。

丹麦土木工程师康立德(Aage Corrit,1892—1987)创办的康益洋行位于永嘉路64号,曾经承担了许多建筑的结构与设备设计。

上海近代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在永嘉路留下了他们不朽的作品。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了位于永嘉路和陕西南路转角的立地公寓(1935)。赵深(1898—1978)、陈植(1902—2002)和童寯(1900—1993)于1933年组建华盖建筑事务所,这家事务所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建筑。

设计过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1930)和衡山路上的集雅公寓(1934)等优秀历史建筑的建筑师范文照(1893—1979)设计了385号住宅(1934);设计西藏南路青年会大楼等优秀历史建筑的建筑师李锦沛(1900—1968)设计了760号住宅(1935—1936);建筑师奚福泉(1902—1983)设计了永嘉路三层欧式住宅(1933)和21弄恒爱里(1938);建筑师徐敬直(1906—1983)设计了387号住宅,并为永嘉新村加建(1946—1948);建筑师谭垣(1903—1996)设计了永嘉路安亭路口的住宅(1933);建筑师缪凯伯设计了慎成里(1931)。

永嘉路的大部分住宅建筑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正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黄金时代。1923年建的309弄和315弄西爱里,以西爱咸斯路的简称命名。20世纪30年代建造229弄逸安里,1930年建622号余福里,1932年建136弄金仁里和345弄,1933年建172弄双龙坊,1935—1940年分两期建成300弄新式里弄和村,1936年建蓉村(又名蓉园),1939年建319号及321弄集益里以及416弄同益村。

1940年建485弄和平村及386弄两宜新村,以及496号、498号和500弄的思齐新邨;1941年建396弄正蕃小筑;1947年建580弄永嘉新村,原系交通银行职工宿舍;1948年建新式里弄353弄华村。

近些年来,永嘉路上陆续建造了一些住宅大楼,如1994年建永嘉路158号嘉嘉大楼和589号永嘉大楼,1996年建永嘉路580弄永嘉花苑,1997年建永嘉路580弄110号年平公寓,2000年建永嘉路96号永嘉公寓等。

永嘉路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城市更新中发挥活力。使庄慎建筑师获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的口袋公园嘉澜庭也位于永嘉路,这里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交场所和城市地标。

永嘉路有着多元的文化和历史风貌,代表了上海近代居住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和技术层面的水平。随着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的更新,永嘉路会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风貌。

2024年4月5日

(本文作者郑时龄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