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杨尚书,我们来赔罪

信义里,吏部尚书杨愔宅。

天还没有大亮,杨愔就爬了起来,开始穿衣,即便是温香软玉在侧,也不能让杨尚书的睡意更浓。

按照他的推算,此时此刻,高洋应该还没有出城,要是动作快点,说不定还能拦住他。

一想到元家的那些人,杨愔的眼珠子就一刻更比一刻疼。对于这些人,杨愔没有半分同情怜悯。

都死了也不冤。

成王败寇而已。

只是,他不希望在魏末这个动荡的局势之下,这些个活死人再跳出来搅上一搅。

“你起这么早做什么?”

“再睡会吧。”

“出了这么大的事,,太多的事要处理,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切记不能和任何人提起昨夜之事,南宫也不要去,以免打草惊蛇。”

杨愔也是个口不对心的,嘴里说着让高玉凝再睡会,可这叮嘱的话是一波接着一波。

要睡的人,怎么可能还听得进去呢?

高玉凝一边穿衣,一边点头:“你放心,我明白。”

“你从后门走吧,周围都是朝廷贵戚,你频繁出入,也会让他们疑心。”

杨愔面露赞赏之色,连连称赞爱妻提醒的对。有爱妻如此,就算是一百个娄昭君的女儿,他也不稀罕啊!

娄昭君的女儿……那不是已经都嫁了嘛?哪里还有给杨愔剩下的?

没有剩下的,还没有硬塞的吗?

就说那位南宫的元善见皇后,根据历史记录,一旦元善见扑街,这位前皇后就会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送到杨愔的府上。

成为他的妻子。

在高家人的眼里,可能这样的安排还是在给杨愔恩典呢!

这会证明我们高家是看重你的,你看,我们竟然把太后的亲女儿嫁给你,你和我高家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原身的杨愔也正是因为这一桩婚事就洋洋得意,还飘起来了,内心极度膨胀。

但现身的杨愔绝对不会有这样愚蠢可笑的想法。

她娄昭君的女儿有什么好?

史书上对这位北齐开国太后也颇有些溢美之词,可是杨愔对这些话,那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史称娄昭君乃是高明妇人,性宽厚,但这些都是后人拍马屁的说辞,不足为信。

娄昭君如果真的高明,她就不会把儿子都教养成那个样子,如果她真的宽厚,就不会憎恶李祖娥这个儿媳。

杨愔不想迎娶娄昭君的女儿,原因也有很多,其一,这位高皇后的容貌,他是记得的。

并不是他喜欢的那一款。

其二,再怎么说,高皇后她也是个二婚的,杨愔一表人才,为什么一定要接这个盘?

其三,高皇后是娄昭君的亲生女儿,这让杨愔十分怀疑此女的性情,他的身边已经有知书达理的高玉凝,也同样是高家的女儿,那么,在杨愔已经是高家的驸马的前提之下,有什么必要再给杨愔更换一个呢?

这种画蛇添足的蠢事,杨愔一向都没有兴趣,再者,作为日后要另有一番作为的杨愔,可不想迎娶娄昭君的女儿,和高家的利益连接更加紧密。

更何况,和高玉凝不同,高玉冰可是有鲜卑血统的,娄昭君是鲜卑人,据后世考证,其鲜卑姓氏大约源自匹娄氏,杨愔并不想和鲜卑女子的后人牵扯上太多的关系。

这里还有个万一呢!

万一……

万一杨尚书要是一猛劲,把杨坚的活都给干了的话,拖着个娄昭君的女儿当皇后,也不见得就是个有利的加分项。

还不如我家玉凝呢!

关键时刻,说不定还可以派上不少用场,就像长孙皇后一般。

想到这些,杨愔就精神抖擞。

他这可算是提前做好了准备,棋高一招。

元善见是一定要死的,杨愔也会积极的策动高洋早日登基称帝,元善见死了,作为高家的女儿,高玉冰是不会一直寡居的。

娄昭君一定会积极给她寻找下一个丈夫,杨愔要做的,就是提早把她推给别人。

方法要很巧妙,切不能得罪了娄昭君或是高洋。

而现在,杨愔就要整装出发进宫面见高洋了,辰时初刻,时间刚刚好。

杨愔想起了高玉凝的话,自觉的穿过小路,奔着杨府后门的方向去,他脚步轻快,但背后的压力,却好像是越来越沉重。

仔细看看,这才发现,府里那些早起的奴婢,不时从他身边经过,眼神都很怪异。

杨愔停下了脚步,略一思忖,这才意识到,不是奴婢们的眼神怪,实在是他这位吏部尚书的行为过分古怪。

如果现在大将军高澄还活着的话,如果邺宫当中的密谋尚在进行的话,身为高澄的心腹谋臣,杨愔他会绕到自家的后门出入吗?

他是梁上君子吗?

他是贼头贼脑的偷儿吗?

他不是!

他是这气派的杨府,名副其实的主人。

他这样的人物,凭什么要从后门出入,反而给人一种做贼心虚之感,思及此,杨愔便调转了一个方向,又穿过照壁,奔向前门了。

奴婢们纷纷点头,各自分散去做自己的那一份差事。

阿郎恢复正常了。

我们也放心了。

古代高门大户的院落,不管内里的装潢如何,范围都十分广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全都凭二路汽车的话,打个来回还真是有点累。

尤其是杨愔这种体型,就更显吃力,听说彼时的南梁,那盘踞在建康城里,乌衣巷上的世家子弟,常常以羸弱为美。

达官贵人们,从上到下,从老到少,磕五石散磕的爽,五石散这个东西,磕了之后,就会浑身发热,皮肤变得极为敏感,为了让身体轻快,很多贵人还喜穿旧衣,以宽袍大袖为优。

这样的人,身娇肉贵,又受到药物的侵蚀,平日里走路都往往需要一两个小厮搀扶。

这样的身子骨,若是让他们在自家宽广的宅院里南北东西的穿行,恐怕都要坐轿子了吧!

杨愔感叹了半天,却又想到,在他这个时代,轿子这种日常出现在古装剧里的摆谱交通工具还根本没有,心中也就更加失落。

走吧!

全当减肥了。

杨愔停在杨府大门前,饱饱的伸了个懒腰,就见远处一架马车,似是有几分熟悉。这是一个远景的镜头。

然后,顺着那份熟悉之感,杨愔又把视线收了回来,就见,两个老熟人站在那里。

犹如哼哈二将。

一左一右,一老一少。

看到杨愔,就快步扑了过来!

“杨尚书!”

“我们等你好久了!”

“是我们不对,我们来给你赔罪了!”

完蛋!

早知道就走后门了!

不听爱妻言,吃亏在眼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