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构知识:在线知识传播的疆域、结构与机制
- 张伦 李永宁
- 849字
- 2024-12-28 11:18:33
二、在线知识分享平台与知识的社会分配
知识的社会分配,指个体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位置的不同,其获取社会知识库的能力也被不同程度限制。受众和自身的社会位置会带来狭隘立场,不同社会群体,其对于克服知识获取的局限性有着巨大差异。
在社会分工越发专业的社会中,每个个体彼此间都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人拥有的知识和复杂的专业技能系统。一个社会中的知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社会日趋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使得专业化知识呈现几何式增长,这就需要配有易学习和易传播的知识传播渠道。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一部分人从事更专业化的活动,其带来了公共知识库的专业化(Specialization)和分隔化(Segmentation)。专家掌控着社会分配给自己的知识库内容,并成为其管理者。知识的制度化分隔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离散的社会子意义世界有可能出现。由于角色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领域知识变得界限分明,传播的壁垒增加(29)。
在线知识分享平台的出现,使得知识的分配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传统的知识建构过程发生于建制性机构中。在社会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从事钻研理论、考量观念和构筑世界观。而大多数受众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与“知识”有关的事务中。如上文所言,知识的建构,从“客体化”向“制度化”演进。知识经过制度化过程,客体化的知识变得“客观上有效、主观上合理”,即客体化意义获得了认知的有效性,制度秩序由此得到解释。相比而言,在线知识传播平台用户群体摆脱了建制性知识生产专业化组织的层级结构,呈现出扁平化传播趋势,增加了用户的互动机制。知识传播语言不再是单向传播,知识建构呈现出互动性协作建构。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用户参与协商,从而参与了知识的“制度化”进程,使得知识的分配权力不再只局限于从事钻研理论、考量观念和构筑世界观的专业机构。例如,维基百科对专业词条的定义被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例如期刊、机构)广泛认同,就是上述普通用户参与知识分配的典型案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对权威资源进行建构性应用并获得广泛的知识建构社群的协助,从而实现普遍深入的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