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定义与历史演变

同样一瓶水,有的只卖两三元,而顶级品牌饮用水的售价居然能达到十倍以上。

同样一部车,配上不同的车标,就可以给驾乘者带来迥然不同的体验与身份感。

同样是演员,有没有名气,出场片酬与代言收入存在着天壤之别。

同样是企业,只要品牌影响够大,产品就会更受关注,也更容易吸引优秀人才。

品牌到底是什么?为何有此魔力?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组织与个人,都在关注品牌、谈论品牌?为什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21世纪的组织,除了依靠品牌竞争,其他一无所有”?

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商界还是学界,品牌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对品牌的定义,很多人都各执一词。

让我们追根溯源,从更基本的定义层面、在更广阔的历史维度中来认识品牌。

品牌是个舶来词,它的英文“brand”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烧灼、烙印”。

古代人采用烧灼记号的方式来标记家畜等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手工艺者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商品(如陶器、银器)上烧灼标记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品牌。如果产品够好,人们就会把自己的喜爱,投射、积累在这个烧灼的标志上,省去“搜寻、了解、信任”的过程,直接购买。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品牌这个词,来源于19世纪早期在盛装威士忌酒的木桶上印的标志,用来区别酒的生产厂商。

“打上烙印”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而这种烙印或者印记,就是消费者的感受。

字面意义上看,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商标和商号。而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消费者的经历和体验的总和。品牌汇聚了人们对产品、对企业的综合评价,当这些评价映射到品牌拥有者的身上,就会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与增值,创造出无形资产。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

从品牌的构成来看,它包括有形元素和无形要素。有形元素包括符号、设计、口号等,无形要素包括品质、调性、口碑等。正如营销界对其的经典解读,品牌包罗万象,它是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等的无形组合。

品牌根据影响力的强弱程度划分,又可分为普通品牌与强势品牌。要想成为一个强势品牌,需要具备以下三大基本条件:(1)有口皆碑:品牌不可能不为人知,它一定是被大众或者目标顾客群所熟知的;(2)与众不同:可理解为革新与极致追求,品牌对无与伦比的卓越性的执着追求,不断追求品质的完善,只向顾客提供最精致的商品或服务;(3)传奇故事:介绍和宣传具有传奇性的话题,能够引起受众的好奇和兴趣,引发对品牌的关注。

在这一章,我将对品牌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对营销理论及广告创意的各大流派作一个回溯。

关于品牌定义,较早的权威说法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将品牌的定义表述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它的定义,着眼于建立差异化的品牌符号。

自宝洁公司营销经理尼尔·麦克尔罗伊(Neil McElroy,1931)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随着品牌管理实践的深入开展,品牌理论的研究经过了品牌观念、品牌战略、品牌资产、品牌管理和品牌关系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对应的就是“什么是品牌”“如何创建品牌”“什么是品牌资产以及如何评估品牌资产”“如何开展品牌管理”和“如何构建品牌与用户的关系”这五大研究主题,逐步递进。

“二战”后,品牌营销方法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产品时代(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竞争地点在工厂),形象时代(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竞争地点在市场),以及定位时代(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企业竞争地点转移到消费者的心智)。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组合营销这个大的营销观下,一些具有不同天赋、技能的营销大师,凭借其理论创新带领行业走向了不同分支。

20世纪90年代之后,营销和广告行业殊途同归,走向了整合营销时代。两大行业对于品牌学科地位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而品牌,也在整合营销的策略下得到蓬勃发展。

1.产品营销时代,4P、4C、4R三驾理论马车奠定基础

“二战”之后,美国进入经济蓬勃发展期,企业恢复生产,居民消费被极大刺激,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产品至上成为一种价值取向。4P理论把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这四个要素,作为市场营销的必备点。

理查德·克莱维持教授首先把“营销组合”的12个要素,浓缩归纳为“产品、定价、渠道、促销”。196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麦卡锡在《营销学》一书中,将其总结为著名的4P,并增加了策略(Strategy)因素,统称为4Ps组合。

美国著名的营销学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其畅销书中推广4Ps组合,进一步确定了该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地位。4P理论,用公式化的方法,便于记忆与应用,在之后30年的时间内影响着西方企业营销工作的方式。

营销组合从学术领域走到商业应用,4P是一个开端。

其后,又出现过4C理论与4R理论。4C包括: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它与4P理论最大的不同,是从产品导向转向消费者需求导向。

4R理论,由美国营销学者唐·舒尔茨提出,4R包括:关联(Relevance)、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ship)、回报(Reward)。这个理论诞生于2001年互联网席卷全球之时,它提出,企业要想赢得竞争,就要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关联和链接。它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也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是要让两者建立紧密的关联,上升到长期关系的层面。

4P、4C、4R,这三大理论被称为品牌营销基础理论的“三驾马车”。

2.品牌形象时代,广告界引领创意革命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无论是营销还是广告服务的主体,都是“产品”。后来产品过剩了,企业就开始增加“服务”,来提升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60年代之后,当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都不再明显,企业开始赋予产品个性和精神以获取消费者的认同。打造品牌,逐渐成为各大广告代理商与企业的共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广告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美国的广告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内容和形式上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创新。广告创意领域出现了多个流派,比如:软性推销派,以营造感性氛围见长;硬性推销派,以提供理性购买理由见长。

李奥贝纳(Leo Burnett)广告的创始人李奥·贝纳,成就了众多知名品牌,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相信“产品即英雄”,要尽力发掘产品自身的客观价值,以及“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他曾为万宝路策划的牛仔系列广告,使得这一已经山穷水尽的品牌转亏为赢,成为世界最经典的香烟品牌。

DDB广告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伯恩巴克,是广告艺术派的代表。他认为,唯有依靠独创性和新奇性,才能让广告有力量与世界上一切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相抗衡。他的代表作是大众甲壳虫汽车及艾维斯租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看似反常,却能直击人心,令人拍案叫绝。

奥美(Ogilvy & Mather)广告创始人大卫·奥格威,被媒体称为“广告教父”与“现代广告的推动者”。他是广告科学派的代表,成功案例包括劳斯莱斯、海瑟威衬衫等。他认为“每一则广告都能成为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因此他提出了BI(Brand Image)品牌形象理论。这一理论,在克劳德·霍普金斯于1923年所提出的“科学广告观”基础上,突破了单一产品性能的视角,将产品功能、广告风格、品牌形象进行了有效组合。

在70年代,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风行于欧美国家,成熟于东亚的日本。这一理念,又可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它源于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所倡导的“设计应用统一化”。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如何打造标准化、可管理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不同观念与方法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有一个观点得到不同流派的一致认同,那就是对打造品牌重要性的共识。品牌包含在所有的广告内容中,又在所有的营销手段之上,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3.定位时代,将消费者心智视为终极战场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提出了“定位理论”这一营销新观念,其核心要旨在于:“每个品牌都应使用一个独特的概念来占领用户心智,使自己在用户心中与众不同。”

定位理论,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领域影响最大的观念。它在传统营销理论之上,扩大了视野和格局,让营销对“产品本身”的关注,转移到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心理之上。

当时,美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产品供过于求,迫使消费者在同质化的产品中做出选择。所以定位理论的核心不是围绕产品做营销,而是先找到产品的差异点,然后再将其定位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思路。

定位理论的核心原理“第一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在顾客心智中区隔于竞争者,成为某领域的第一,以此引领企业经营,赢得更好发展。定位理论认为:消费者心智为终极战场,打造品牌就是要在这场心智战争中取得主导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以“定位”为标志,从用户服务关系到用户忠诚度,组合营销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4.品牌整合时代,品牌理论的融合与升级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迎来了品牌理论大整合的时代。“品牌资产”的概念,在美国学者戴维·阿克(David A. Aaker)《管理品牌资产》一书中被首次提出。品牌资产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其他专有资产(如商标、专利、渠道关系等),这些资产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价值。

品牌资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衡量品牌价值的标准。早年的品牌价值,更多是以短期销量来衡量的,这个过程重视的是广告、分销、推广、定价等。而从长期来看,品牌资产才是主宰企业沉浮的“砝码”,因为它涉及企业战略、客户洞察、客群细分、价值主张、产品服务,更需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等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除了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可估值)之外,还可以带来稳定的超额收益,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战略和品牌管理,成为公司战略和管理的重大课题,围绕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出现了大量专著与理论体系。在这段时期,学术界有关品牌的研究也到达了顶峰,“品牌冰山”“品牌丛林”“品牌价值链”等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

理论界从关注品牌形象转向关注品牌个性。美国著名品牌专家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提出“品牌性格论”,认为品牌个性是“人格特质的组合”;斯坦福大学的珍妮弗·阿克(Jennifer L. Aaker)提出五大品牌个性维度:真诚、兴奋、能力、精致、强韧。这些品牌个性的观点认为:建立品牌个性,可以给予消费者在满足产品功能之上,实现表达自我的机会;缺乏人格特征的品牌,很难与消费者建立关系。

各大广告集团也在20世纪90年代刮起“品牌风”,重新规划自己的作业理念和程式。

奥美提出了“品牌管家”(Brand Stewardship),并在90年代末进一步提出了“360度”品牌工具箱。盛世长城(Saatchi & Saatchi)提出了“全球品牌策略”(the Global Branding),电通(Dentsu)提出了“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达彼斯(Bates)则以“品牌精髓”为出发点提出了“品牌轮”(Brand Wheel),智威汤逊(JWT)从以前的“汤普逊方式”转变为“整体品牌建设”(Total Branding),等等。

除了策划工具与管理模式外,广告公司还在广告调研、监测领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实践。

2002年前后,经历了几轮国际广告集团的收购与并购后,众多广告集团更加强调用技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越来越重视研发力量的配备、专有工具的开发,来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这个阶段,理论工具和方法论的更新相对较少。

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个“整合营销”“生态营销”的时代,已然开启。营销与广告这两大行业,已经殊途同归地走向了品牌之路。在“整合营销学”的策略指导下,品牌这一新物种开始蓬勃发展。同时,生态学和品牌学的交叉学科——“品牌生态学”被提出,作为网络经济时代各种品牌思想、方法及先进品牌管理技术的集成、综合和创新,它成为解决企业品牌复杂性问题的一门指导性科学。

综上,我们不难看到,品牌理论与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可持续增加,甚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在专家学者与品牌实践、管理者的探索中,这一理论体系不断被补充完善。而人们对品牌的认知与理解,也绝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变化与媒体营销手段的进化,品牌的内涵越发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