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融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大局是阔步迈向牧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是农业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的认知,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各项工作已进入新阶段,但学术界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草原旅游方面的研究仍多集中在理论及宏观层面,虽理论概述程度较高却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同时,面向欠发达地区或民族地区就如何协调好旅游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机制和有效路径尚未达成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通过构建系统性研究框架,揭示了旅游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寻求旅游民生效应的提升途径提供参考,推动了民生效应研究向纵深发展。

草原旅游是旅游母体孕育出的子旅游系统,是以草原景观和草原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形式。近年来,青海旅游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牧区,草原旅游的发展使牧民从传统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向新型牧业、多元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等方面转变,牧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然而,旅游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草原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当地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加剧。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草原旅游发展,很有必要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对牧民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牧区、科学提高牧民收入和实现牧民“幸福梦”具有现实意义与实际作用。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阐述“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时,将旅游业包含其中,第一次把旅游与民生联系在一起,明确了旅游的民生性特点。本研究关注旅游发展下的民生问题,对青海牧区在草原旅游发展下的牧民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侧重于旅游与民生问题研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长期居于此地的牧民处于严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十三五”期间,青海提出将旅游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将青海打造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地、国家生态旅游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支点上新兴的黄金旅游地。在“十三五”规划的推动下,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青海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特别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促进了青海旅游资源开发,降低了进入门槛,拓展了客源市场,来青海旅游的人数从2006年的815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3311万人,是近20年的最高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时强调,青海要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地”建设中旅游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草原旅游的发展,对青海牧民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梳理,研究现有问题的解决途径,对构建青海和谐社会,新牧区建设,科学提高牧民收入和实现牧民“幸福梦”具有现实意义与实际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草原旅游发展下的青海牧民生产生活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对青海草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梳理草原旅游与牧民生产生活为对接点,从生产、生活、社会文化事业、牧民思想观念等方面对牧民生产生活现状进行调查,从牧民个体和社会公众两个层面对牧民生产生活现状满意度进行调查,全方位呈现草原旅游背景下青海牧民生产生活的现状、变化及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