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力量:蓝迪平台企业发展报告(2022)
- 赵白鸽 黄奇帆主编
- 4466字
- 2024-12-23 17:56:19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叶海林[7]
刚刚过去的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进入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仍受到能源和粮食危机、通胀高企、供应链受阻、逆全球化抬头等严重威胁,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各方都期待世界经济走出阴霾,亟须寻找解决方案,但世界经济面临复杂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才能形成推动经济复苏的合力。新冠疫情肆虐更加凸显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也认为,为应对多重全球危机,让世界回到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上,加强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际合作难度势必加大,推动国际多边合作,区域小多边合作和区域双边合作,将成为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我们要认识到当今世界正在面临关键的转折点,加强全球性合作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不二之选。因此,我们呼吁各国加强对话与合作,以多边主义应对挑战,警惕孤立主义抬头,寻求避免经济衰退之策。我们也需要在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创造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一)后疫情时代,全球面临的挑战
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分化加剧
受到能源和粮食危机、通胀高企、供应链受阻、逆全球化抬头等影响,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据联合国《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0%降至1.9%。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既影响发达国家,也波及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在2023年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幅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前期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高企的通货膨胀的滞后影响,以及供应链扰动等,是2023年经济增长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债务负担加重等风险挑战。美国、欧盟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减弱,也通过多种方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2023年,预计全年全球经济发展分化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除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经济体之外,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经济体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影响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发展与演进、主要经济体的政策行动、商业创新与市场主体行动的匹配度等,而多边经贸治理演进等因素也有着重要影响。
2.国际社会抗击新冠疫情形势没有根本改善
首先,我们要有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在于,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自我封闭躲开疫情侵袭。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新冠疫情使得国际社会的纷争现象更加恶化。在疫情开始之前,国际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我们在疫情期间感受到的国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相互脱钩、战略上不信任,甚至相互排斥等并不是新冠疫情导致的,新冠疫情只是使这些现象更加恶化,我们看不到在新冠疫情以后国际社会恢复到之前的基本浪潮,以及国际社会因为疫情原因重新回到团结合作的道路上。
3.疫情之后的世界国际合作难度大大增加
疫情之后的世界国际合作难度大大增加,不仅因为国际机制和组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还在于世界上主要国家,如一些地区大国和国际社会超一流国家,可以说超级大国在这一轮新冠疫情面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担当国际地区合作领导者和产品提供者的这种角色,尽管他们口头上标榜自己是全球抗疫的主力,但是这些国家的表现让人失望,这些趋势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而他们对外政策中自私自利孤立主义的倾向,以及利用疫情推行地缘政治的做法,在后疫情时代也会长期存在。
(二)应对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1.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形成推动经济复苏的合力
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减轻债务负担等方面加大力度。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不久前通过社交媒体强调,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多边主义和发展合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合作是在有限的资源和不确定环境下实现发展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正如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所言,合作应发生在各类经济体之间,而不仅是主要经济体之间。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对于全球市场信心的恢复具有关键引领作用。各方应以开放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寻求在2023年增加经济发展的协同推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并通过协定等机制性框架提供更长期的稳定发展环境,以推动全球经济走势向好发展,力争在优化结构、适应创新的基础上改进区域和全球供应链网络。
2.中国应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应对美国政府推行的“印太战略”
在认识到美国对华战略本质的基础上,中国应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应对美国政府推行的“印太战略”。只要中国坚持斗争、敢于斗争,保持战略对等态势,即使在实力存量仍有差距的情况下,成功抵御美国“印太战略”的全面施压依然是可能的。面对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来势汹汹的“全面竞争”,如何发现其中的战略弱点并妥善加以利用,是处于实力较弱一方的中国化解战略压力、纾缓战略困境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具体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印太战略”:
一是在战略和外交领域,针对美国的印太联盟体系,立足于我国进行基于实力运用原则的分化瓦解工作。中国应比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中间派的基本原则“进步势力有充足的力量;尊重他们(中间派)的利益;对顽固派作坚决斗争,并逐步取得胜利”,确定相关工作原则。经略中国周边,中美关系是关键,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但其核心要义不是中国能否给周边国家提供多少好处。中国应该认识到,不论是澳大利亚、日本等美国铁杆盟友,还是印度等伺机而动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国家,抑或处于观望状态的东南亚国家,他们在中美两国之间游移的决定性因素都不是中国能给他们多少好处,而是中美双方谁在本地区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二是在安全领域,军事和非军事手段并用,应对美国的新作战样态军事威慑。美国正在形成并推行新作战样态的军事指导思想,即所谓“创新的美式战争模式”。美国新军事学说强调要采取军事和非军事手段并用的方式,利用天电网空间配合传统的海陆空空间,超越前方和后方的边界,在敌方内部分裂势力的配合下,实现瓦解敌方政权的意图。对于这种策略,中国应一方面通过强化军事力量的建设和使用,展示敢于动武的决心,向美国明确为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不惜一战的底线,明确对美国传达解决台湾问题势在必行、时机确定和方式选择权利在我方的战略决心,粉碎美国试图利用台湾“乌克兰化”以恐吓中国的幻想。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各种崇美恐美势力的压制,清除所谓美国“遏华棋子”,要从抵御美国新战争模式威胁的高度认识清除美国利益代言者的重要性。
三是在科技领域,认识到双方在这个领域矛盾的结构性,做好高科技合作彻底断绝的准备。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目标是防止中国进一步崛起,对华技术封锁是关键手段。在这方面,中美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性,美国未来必将继续加强对中国的高科技阻断的图谋,其实施手段将越来越不受现有国际机制的限制,也会越来越不受美国国内少数和中国利益关系密切的企业及集团的牵制。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普通制造业不同,并不必然要求与中国进行产业链和价值链对接。中国需要未雨绸缪,为美国未来不断强化的技术隔离措施做准备,主要依托国内市场,构建“去美国化”的中国高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在海外高科技市场中积极探索独立于美国而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网络。
四是在经济领域,对“印太经济框架”坚持包容思想,深化既有的开放性地区合作框架,推动经贸领域良性竞争。要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和升级,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工作,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的建设。
五是在对外传播领域,敢于主动传递中国主张,澄清中国立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意识形态斗争将成为中美博弈的焦点。中国应积极应对,一方面,用美国的话语体系戳穿美国的“双标”,在国际传播中,对新冠疫情、种族矛盾、海外战争罪行等问题适时、主动发声,亮明观点;另一方面,重点针对亚太周边国家深入开展公共外交工作,利用、发挥文化纽带作用,传播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用东方伦理阐释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中国倡议。
3.新冠疫情肆虐凸显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实践平台
新冠疫情肆虐凸显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疫情期间中巴守望相助,证明“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实践平台。亚洲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的团结性是帮助亚洲地区率先走出疫情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对于疫情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对以往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于疫情暴发前国际基本格局的认识。“非典”流行病学的记忆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训,让我们认识到疫情必须提早应对,依靠国际合作加以应对。因此,亚洲国家在新冠疫情面前表现出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团结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经验,也是帮助亚洲地区率先走出疫情重要的机制化优势。而在其他很多地方没有看到国际合作,我们曾经认为是国际合作典范的区域一体化机构,比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没有表现出疫情面前国与国合作的诚意和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抗疫方法,也很难有一种方案适用所有国家,只有基于本国国情、充分动员各种资源来积极应对疫情,加强国际合作,才有可能取得全球抗疫斗争的胜利。
2022年,我们见证了危机与挑战。俄乌冲突、大国博弈、封锁制裁、疫情灾害等,种种挑战、冲突叠加投射在全球格局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世界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国际秩序在剧烈动荡中探索新的平衡。虽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多极格局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依然致力于团结合作。2022年孕育着变革和希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勇毅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日渐成为解码中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在变局中劈波斩浪,在乱局中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彰显大国外交的使命担当。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帮助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改善了经济发展状况,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全球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方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推进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还在于为广大寻求改善经济状况、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参考、新的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为全球发展增添了活力。未来,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未来,中国也将继续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平等参与、包容普惠中创造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