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兵贵神速

马寻学会了安营扎寨,他不会选择缺水的高地、只有一条进出道路的峡谷或者四面环山的凹地扎营。

他派出塘骑找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位,以四色令旗为帜,圈定大军扎营区域。

安排一个一部分将士弓上弦、刀出鞘负责警戒,各部军官清点人数、检查牲畜。搭建营寨时各部拱卫中军大营,可能有来敌的地方安排拒马等。

修厕所、搭灶台等等,这也都是在兵法中早就提及的,古人早就意识到五谷轮回之事,也知道一旦卫生情况不好可能导致军中生疫。

这些事情安排好了,马寻松了口气,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虽然这就是最基础的安营扎寨。

出营的时候也有学问,一部分骑兵先出营、扩散,随即才是步兵出营立刻列阵,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章法。

这都是成长,这都是马寻在不断进步的地方。

哪怕这些能力在沐英等人身上都不值一提,但是哪能过度内卷呢,和自己比较就好。

继续赶路、继续行军,天气也越来越热了。

“文英,以后你行军以及平时饮水,都不能喝生水。”马寻不厌其烦再次强调,“不要说河水、溪水了,就是井水也不能直接喝。”

口干舌燥的沐英就说道,“舅舅,俺喝不惯茶。”

盯着大锅的马寻就说道,“不是说茶的事情,是水!生水看着干净,其实不然。得煮开了再喝,实在不行的话就放凉了,再喝也行。”

平安就不解的问道,“舅舅,放凉了不还是成了生水吗?”

“熟水,放凉了也是熟水,这叫凉白开!”马寻这一次拿出自己郎中的身份,“水里说不准就有疫虫,你们平时也在水里看到过虫子吧?”

沐英等人下意识的点头,不过他们看到的虫子基本上是蚊虫卵之类的。而马寻说的显然就是细菌了,不过没关系,明白了意思就行。

马寻继续叮嘱说道,“还有生鱼,虽然鲜美,只是不能生吃。海里的鱼还好点,河里的鱼能不生吃就不生吃。肉这些都一样,煮熟了再吃。”

何文辉就显得颇为遗憾,“生脍多好啊,俺就喜欢!”

“三国里的陈登知道不?”马寻就说道,“他爱吃生脍,结果肚子里都是虫。你们都在外头行军打仗,本来身子就撑不住,再乱吃乱喝那还得了!”

旁边的刘璟忍不住多看马寻几眼,他不见得完全认可自己这个准小舅子的说法。

但是他也知道马寻‘擅长医术’,也粗略度过一些史书。虽然不通军事,可是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这不像是早年就四处流浪的样子。

皇后殿下家的家风真的很好,不愧是诗书传家!

马寻知道自己不擅长军事,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传授一些生活理念。不一定就是养生之法等,而是一些简单的健康常识。

而这些所谓的常识,在如今这个年代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

将士们都很疲惫,尤其是天气开始热了起来,但是马寻等人还是需要赶路。

不过现在时间稍微做了调整,变成了凌晨和傍晚行军,中午休息。

好在北方和南方的气候不一样,南方偏闷热,北方现在气温也高,可是在阴凉处稍微歇一歇还是可以凉快点。

塘骑送来了军报,马寻接过看了看,然后递给沐英。

沐英仔细看了后,面色严峻,“甘肃那边还有的打,王保保这个数典忘祖的东西!”

沐英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这个被朱元璋称之为‘天下奇男子’的蒙古权臣‘身份复杂’。

他的父亲率领义兵在河南镇压红巾军,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儿更是元朝大将。

不过王保保出生在河南,他的祖先是出身蒙古伯也台部,随蒙古大军占领河南,遂定居于光州固始县。

王保保也是在战乱年代脱颖而出,一度平定中原。

不过他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彻底歼灭起义军,反而不遗余力地参与元朝内部党争。

参与到了元顺帝和太子的争端,也继承了他的父亲、舅舅和令一支在河南活动的元朝义军孛罗帖木儿的仇怨。

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如今的王保保在元朝那里虽然贵为左丞相、太傅,可是元顺帝对他也多有提防。

而朱元璋也在北伐时的《谕中原檄》讽刺‘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

这也不怪王保保,虽然他本名扩廓帖木儿,但是在元末乱世的时候就有一些元朝的人攻击他的身份,更何况朱元璋这样的对手呢。

马寻担心的问道,“怎么了?战事焦灼?”

“我们得快些去开平才行。”沐英分析说道,“大将军和王保保在拉锯,现在兵马不够。得让常大将军率军过去,才能压制鞑子。”

三月份的时候,明军在徐达的指挥下向西连续攻克陇、秦、巩昌、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

随即徐达又进攻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初,连续攻下安定、会州、靖宁、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泾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

庆阳守将张良臣号称小平章,这是久经沙场的悍将,手底下的将士都非常精锐,他的七个义子更是骁勇善战。

不攻克庆阳,明军主力的侧翼就时刻受元军的袭扰。徐达先礼后兵派人招降,结果张良臣很狡猾,竟然利用诈降。

而为了逼迫张良辰拼死,在宁夏的王保保直接抓了张良臣哥哥。

徐达在率领兵马攻取会州、萧关等地,扫清外围。张良臣依仗庆阳地势,在和徐达对峙。

而且王保保、元顺帝也都在集结兵马,都是在准备着将对方的主力给消灭掉。

马寻等人去开平不只是接收战利品,同样也是接替常遇春的大军镇守开平。

庆阳,将成为明军与元军的决战之地。只有打下了庆阳,才能彻底的将陕甘收复,才可以找到机会和王保保决战。

要不然的话元军就会威胁到关中,元帝就不会对妄图南下死心。

那就只能加快行军速度了,兵贵神速的道理马寻肯定明白。虽然也担心将士疲惫,可是慈不掌兵。

要是因为自己的那点仁慈导致决战的占据受到影响,马寻就百死莫赎了。

更极端的情况是现在体恤士兵走的慢一点,结果会导致明军主力有可能被围。到时候马寻这些人就孤悬草原之上,会被元军反手剿杀。

既然战事紧急,马寻就不得不下令全军加速,早一点到达开平、早一点可以安心。

决战时刻的一万精锐兵马,很有可能会彻底的改变战局,在这一场即将爆发的惨烈会战当中为明军增加几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