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轻官简政,清除负担

随着屠刀落下,人头滚滚,仅存的拥有反抗能力的几家,纷纷被诛灭九族。

这一次足足有数千颗人头落地,牵连的家族足足有二十多个,其中曾经不可一世的杨家,彻底被打落尘埃。

事实证明,血统再高贵,在拳头面前也什么都不是。

拳头大,我说你爹是你爹就是谁。不认?那就下去和你家祖宗商量商量去,商量好了,下辈子再来告诉我结果。

加入世家或许很难,可打进世家可容易的多了。

大汉王朝,这个屹立了两百多年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终于在曹操、许平、贾诩众人层层剥皮抽筋之下,轰然倒塌。

曾经一言以定朝廷兴衰的世家,再也不复以前的辉煌。

此次的刺杀事件,虽然从头到尾,在曹营众人眼里就是个笑话,但依旧掩盖不了其事件之恶劣。

曹操、许平这二位无论死了哪一个,对于曹营而言都是大地震。

现在曹营能依旧如此团结,主要还是因为文武各自有人镇压,并所有人都服曹操这个老大。

换做曹昂,众人依旧会听命于他,可要像曹操那样,能将文武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完全不可能。

所以借着这次风波,整个北方,里里外外掀起了一波大清洗,大排查。

最后众多体量较大的家族,纷纷“自愿”将家族拆分,并分居各地。捐献家族孤本典籍,以充实争鸣府。

要不说世家就是世家呢,人家觉悟就是高啊,这边许平刀还没拔出来呢,人家那边就感受到了杀死,然后自己非常上道的做出了改变。

有前途啊!

……

相较于南方孙权和刘备麾下的缓慢发展不同,整个北方的发展仿佛乘坐上了一条快车,说是日新月异也不为过。

随着争鸣府第一批学子正式从仕,政府的轻官简政,分工明确也终于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有了明确分工后,荀彧这位劳模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甚至都有时间在政务厅调香了。

曹操非常满意这个结果,这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料了。

本来曹操以为,突然改制,可能会造成不短时间的混乱,可实际上这种混乱仅维持不到一个月,然后朝廷这台机器,就以更高速的效率运转了起来。

许平和贾诩两人也是在庆幸,大汉这次轻官简政能成功,完全是时机挑的好,加上曹营能人够多,自己掌控力强。

天时地利人和少了一个,改制就只有失败一个结果。

轻官简政这事呢,历朝历代都在做,甚至后世也在做。

但说实话,这官是越轻越多,政也是越简越繁琐。

为什么呢?因为轻官简政清下去的,往往都是真正办实事却没有关系背景的。

而留下来的则是一些裙带关系,血脉连襟,依靠乱七八糟的交易的关系户。

因为对于中央官员也好,地方官员也罢,轻官简政,为的是国家的利益,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只会利用轻官简政去排除异己,标榜拉拢,不断的僭越国家的权利,直到将地方,搞成家族产业为止。

所以往往轻官简政,越搞,反而政府效率越低,越需要招收更多的官员。

现在汉末时期,世家官员多少还要点脸,吃相没难看到把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婶二大爷全弄进政府的地步。

所以搞起来阻力不是太大。

按理说,现在腾出手来了,曹营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把目标放在统一上才对啊?

可是无论是曹操,还是荀彧、许平,都清楚的知道,变法就是要乱世变,才能快刀斩乱麻!

统一了,反而不好搞!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轻官简政不是什么大事。

简单的举个例子,如果不对地方官员权利加以限制,不对官员数量加以控制,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个郡的地方,有一个太守,三四个郡丞,每个郡丞再配个主簿、主簿再配几个刀笔吏。

什么文轩别驾、车轩别驾、学院别驾、片林别驾、户籍别驾、农业别驾,常务别驾乱七八糟的都出来了。

别驾怎么说,也算是一郡高级官员,配个主簿、车驾,不过分吧?

作为高级官员,我手底下单独管理一个部门,一个部门里,有几十上百个官员,也很合理吧?

官员手底下,再管点小吏这种事业编人员,和临时工,也很合理吧?

官员设的倒是挺tm多,可真到办事的时候只会推诿责任,没一个顶用的。

在曹操、许平、贾诩没对世家动手之前,基本上只要是成年的世家男子,多少都在朝廷,挂着一官半职,别管官的大小,那也是吃皇粮的铁饭碗。

人家啥也不用干,照样领俸禄!

自从曹操力排众议,改革官制,实行轻官简政的政策后,朝廷的俸禄,瞬间少发了三分之二!

好家伙,怪不得荀彧最近几年觉得明明人口在涨,耕地在涨,可国库就是不涨,百姓家里的余粮也不涨。

感情官员数量跟着涨起来了!

那tm整个北方一共两千多万人口,官员加起来就快二十万了。再加上小吏,还有一些编外人员。

几乎快要达到十个百姓,养活一个吃朝廷官粮的人员地步了。

当然,这件事许平也占了不小的责任。

许平认为想要快速发展人口经济,就要适当的给地方放权。

在冀州任刺史的时候,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可许平忽略了一件事,当初那可是他许平亲自坐镇冀州,而且天天拎着刀,骑马各个郡县领兵晃悠。

官员不乖能行吗?

这次的范围可是整个北方啊!鞭长莫及,天高皇帝远。

好在事情刚刚有了点苗头就被荀彧众人发现了,及时掐死了地方官员对中央朝廷权利的僭越,并杀鸡儆猴,这才止住了这股不正之风。

提前解决了一颗天大的雷后,许平又蹲在家里,领着自己的几个老婆,搞起了新……

谁tm说的造儿子!

是在尝试进行字体的简化,争取让更多的人可以识字。

而早在几年前,改良后的宣纸,就已经拿到了明面上进行生产,并正式开始对竹简进行了取代。

文字的记录书写,实现了飞跃。

以前一本春秋,可能要堆满一车的竹简。

现在,哪怕加上大儒的注解,也只需要几本书。

为什么年代越古老的竹简,和记载,刻石越微言大义,搞得非常容易出现歧义?

那不还是因为竹简制作和刻石太麻烦了,得省着点用,争取用最少的字,记录最多的信息。

华夏的诗词歌赋就是诞生于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字数少的情况下,还能表达作者最大的心里想法,甚至完美贴个史实。

除了华夏外,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做不到。都是被生产力逼的啊!

事实证明,大部分发明,都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诞生了。

满足了温饱后,民间涌现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许平自己估计,十年内,北方的情况,甚至可能贴合唐初。

这和刘备孙权几乎是断层的生产力对比!

刘备、孙权:6嗷,gm呢?北边那byd开挂,有没有人管了!

许平:诸葛亮?能顶我几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