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拓土朝鲜

朝堂上,万历与众臣商议之下决定让李成梁长子李如松出任提督,领九边精兵讨逆平乱!

万历皇帝想让李如松统兵,朝堂上反对声却一浪接一浪,文官本就不喜辽东李家,李如松尤甚!

李如松性格刚毅,有猛将之风却也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他当宣府总兵时敢与巡抚平起平坐,毫无半分礼仪。

这跟他爹李成梁对待文官的态度截然相反。

李成梁从不与巡抚、经略等文官发生争吵,他会以利诱之,将这些文人与自己拉上同一条船,以达到控制文官的目的,实在控制不了就把人搞下台.....

万历皇帝因立储风波对文官十分厌烦,反而对李如松这个莽撞武官非常喜爱!

试问一个从不巴结文官又不结党的憨憨武将,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文官们与万历皇帝据理力争,李如松性格莽撞,上阵为将都需谨慎,更何况统领九边精兵?

万历对这帮文官忍无可忍,脑道:

“要么李成梁去!要么李如松去!你们自己选吧!”

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让李成梁重新执掌兵权,还不如让李如松统兵平叛。

李如松统兵还有一个好处,李成梁家中已有宁远伯爵位世袭,李如松也就不好再跟朝廷讨要爵位!

如此还可安抚辽东将门,简直是一举两得!

一来二去,李如松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接了圣旨,成了提督陕西讨逆总兵官。

李成梁得知消息后大喜!

大明朝自开国以来,武人任提督统兵的,李如松是独一份!光是这份圣宠能让李家无忧!

李成梁打了这么多仗,舔了一辈子文官也没达到自己儿子的高度,想来真是造化弄人!

李如松意气风发的带着百余家丁上任宁夏!

辽东将领们知道了此事纷纷请战,在他们眼中这军功简直就是白捡的!

此刻赵匣正坐在战守备衙门大堂上思考些什么。

九边精兵都在准备,赵匣却对这事没什么兴趣。

实话说他还有些担心辽东总兵让他去宁夏打仗,赵匣只想好生练兵积攒力量,实在是不想把兵员和时间浪费在为朝廷平叛上!

他有些想多了!辽东想去的人一大把,哪里轮得到他!

不过这宁夏兵变也使赵匣警觉了起来,他也只是简单了解过万历三大征,只知道其中一个是抗倭援朝。

他还不能确定此战是否为万历三大征之一,但是他记得第一征之后紧接着就是抗倭援朝,这两场战争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他就这样回忆着.....突然想到了什么!抗倭援朝好像还有个别的名字.....叫什么.....

他转头对沈文轩问道:“现在是哪年?”

沈文轩回道:“赵大人!今年是万历二十年...”

赵匣急切道:“不是这个,今年的干支是什么?”

沈文轩想了一下说道:“额.....壬辰年!”

赵匣立脑中立即想起了一个名词!‘壬辰倭乱’

他立即起身向后院走去,并对亲卫说道:

“把沈总旗和岳总旗叫来!把他俩带到后堂!”

赵匣在后堂捡了一段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他在谋划抗倭援朝的事情.....

看来此时倭寇已经在入侵朝鲜了!记忆中小日本人数好像有二十万之巨....辽东毗邻朝鲜,定会先从辽东调兵,自己绝对无法置身事外!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这帮倭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后还是被明朝击败了。

但自己对这仗的具体过程都不太了解,只是大概知道二场大战役,收复平壤、血战碧蹄馆,剩下的就不得而知了........

赵匣正在思考定策之时,岳持衡、沈文华都到了后堂,赵匣赶紧让人上堂并对他俩说道:

“此次召你们来有要事!

不日就会有战事,西营训练如何了?”

岳持衡抱拳道:

“大人走后,我便与沈总旗学习十旗令,现在亲卫已经是旗号明确,蒙着眼都可以根据号声结阵冲锋!”

赵匣点了点头眼睛撇向沈文华,沈文华抱拳说道:

“大人!我旗下军士都可上阵!!”

赵匣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你们准备一下!要打仗了!”

沈文华问道:

“大人!是去宁夏平叛吗?”

赵匣摇了摇头说道:

“宁夏的事,只要不是朝廷调我们去,我们就不要管!”

岳持衡说道:

“大人!我听说这就是白捡的战功!这.....为何不去分一杯羹?”

赵匣沉声道:

“战功?封侯拜相?那东西有什么用?当大明朝的官就得和他们同流合污,不然就会被排挤到死!

持衡你可得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此时暴露实力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岳持衡抱拳道:

“属下受教了......大人!既然不去宁夏那又去何处打仗?”

赵匣说道:

“到时候你会知道的!这次西营的练兵流程已经稳妥,我想这次只带你二人的队伍出征,剩下的将士继续练兵!

不过....关于那十骑令,我想就不要用了.....用老办法.....一二字大阵!”

沈文华抱拳问道:

“属下斗胆问大人!到底要去何处打仗?我等也好有个防备!”

赵匣顿了顿说道:

“是倭寇!我等会去朝鲜作战!”

沈文华抿了抿嘴不再多言,赵匣见状便说道:

“倭寇不日就会攻打朝鲜,人数不下十五万人!我辽东毗邻朝鲜,若调兵肯定会抽调我辽东军入朝!

不过这帮倭寇只是人多,战力不高!击败他们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持衡所部三十人皆为我亲兵,文华所部也是上过战场的老卒组成,这次去朝鲜就是为了练兵!看看我等哪里有欠缺之处.......”

沈文华抱拳道:

“大人!为何不能用十旗令?用了不是正好可以检验一番吗?”

赵匣叹道:

“入朝作战不止我们一家!不能过早暴露战法!这次去就是带军士去见见血!老是闭门造车真不知何时才能练成铁军!

还有就是日本人没马,无论用什么战法那都会有摧枯拉朽的效果!根本就不能检验出此法实战如何!”

他顿了一会,忽然表情凝重,眼神锐利道:

“此战要多带朝鲜地图回来!.....我对那倒是有些别样的心思.......

朝鲜自古便是我中华之属国,千余年前商汤被周武灭国,王叔箕子便带人入朝建国,那时还称高丽......之后历经变故,汉朝时武帝曾设四郡治之.....而本朝太祖赐其名曰朝鲜并列为不征之地.....

朝鲜虽荒蛮之地,也绝无不取之理!

千百年沧海横流!拓土开疆方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