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三国:穿越孙权,我在江东砍鼠辈
- 我家有鱼塘
- 2104字
- 2025-01-17 00:10:01
孙权的回答,再次出乎庞统的意料,他没想到孙权这么快就给出了答案,还是如此强硬。
如今官渡一战,曹操威震天下,何人敢缨其锋?孙权敢,这不得不让庞统高看一眼。
庞统认真打量了孙权一遍,见其眼神坚定,显然此事乃早已决定好的,并非临时起意。
“吴侯可知,曹操刚破了袁绍?”
“自然!”
“那吴侯还有此气魄,确实让人钦佩!就是不知江东众臣是否也有此气魄!”
“江东,我说了算!”孙权终于露出了属于江东之主的霸气,令庞统侧目。
孙权郑重说道:“先生可愿入我江东效力?”
庞统不答,反问道:“江东准备如何尊汉?又以何攘曹?”
孙权也不急,哂笑道:“江东百姓乃大汉子民也,利民之策,我江东自然悉数守之!”
“不利民之策,定为曹贼所为!”
庞统眼神一凝,赞道:“好个利民之论,吴侯高瞻远瞩,见解独到!”
孙权摆了摆手,“权不过一平凡之人耳,父兄亡故,权临危受命,不得不为江东百姓考虑!”
“诚靠麾下众武将用命,众才智之士献策!非我之功!”
庞统对孙权越发满意了,不骄不馁,目标明确,既能听人言,又肯为属下彰功,不错,真不错!
孙权继续道:“子敬曾言: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庞统一惊,江东果有智者,难怪如此果断的讨伐黄祖。
“东城鲁子敬,果然名不虚传!”
他一路上也早闻鲁肃的大名,更知好友徐庶就在其帐下,只是不知此战略目标也出自其手。
孙权亦赞同的点了点头,“子敬确是才能杰出,基于此策,我会同江东文武,定下了四战方针!”
孙权让人揭开了一旁的沙盘,生动形象的地形图,再次让庞统一惊,江东真是出乎其所料,惊喜一波接着一波。
“基于坐断东南,以图天下的目标,我们的先期战略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等等!吴侯就不怕在下泄露出去?”庞统见要谈论江东的核心战略了,忙出言打断。
孙权自信一笑:“我相信先生会选择江东的!”
孙权当然自信了,庞统原本历史上就投了江东,自是有道理的,如今又已在府中,孙权还能让他走了!
庞统闻言亦笑了,有趣,果然有趣!
孙权将一小旗插在沙盘夏口上,道:“西取江夏,开荆州门户!先生如今也看到了!江夏全境已在我手!”
“北取江淮,如今公瑾业已得手,此地将设九江郡!为长江屏障!”
庞统再次一惊,凝声道:“什么?你们取了江淮?”
“难怪,难怪江夏如此大战,居然不见周公瑾!”
“江东好手段,真是走了一步好棋啊!”
也不怪庞统没听闻,江淮之地本就混乱,不是有心留意,很难及时察觉的。
官渡之战之所以如今就天下皆知,主要是各方势力都死盯着呢!有点风吹草动能跑断探子十匹马。
孙权笑言道:“先生如今可愿入我江东了?”
庞统这下是真来了兴趣,这江东还有什么是天下不知道的?
“吴侯请继续!”
“先说南边,南取交州,交州一年三熟,可为江东粮仓,如今陆逊已夺南海郡。”
果然,消息满足了庞统的期待,这又是一个重磅消息,南取交州他想到了。
但这什么一年三熟,他是真没听过,难道是他庞统学识浅薄了?
至于有假?显然不可能,能作为江东战略,显然是已经确认过了。
一年三熟,西开荆州门户,北拿江淮屏障,江东将进入腾飞之势矣!
天下人都小看了江东,小看了江东才俊,小看了孙权啊!
“难怪叔父常言:山外青山楼外楼,不可坐井观天!”
“统,还是过于自负了啊!天下智谋之士何其耀眼!”
庞统仰天长叹,说完一拜到底。
“庞统,庞士元,参见主公!”
“愿为主公尽绵薄之力!还望主公不弃!”
孙权大喜,连忙扶起庞统,“士元快快请起,今得士元相助,犹高祖得张良也!何愁大业不成!”
“士元且看,这东侧,分两步,其一,训练海军,可北上辽东,南下交址,换辽东之战马,取交址之铁矿,强我江东。”
对此,庞统持保留意见,毕竟海上的情况他不了解,不知是否真的可行。
“这其二,会稽正东有一大岛,夷州,此岛面积足有一郡之地,亦可为江东产粮重地!”
“岛上物产丰富,有广袤的森林,能够提供大量木材,可用于建筑船只、箭矢以及制作弓弩等。”
“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能够获取充足的食物来源,亦能缓解江东的粮食压力。”
“此岛亦是一个天然的海上堡垒,于此驻扎海军,北上可威胁徐州、青州、辽东、辽西,亦可谋三韩之地。”
“南下可加强与交州的联系,加强掌控力,更可图谋南中之地。”
庞统舒了口气,这才正常,南、北、西各得一郡,没道理东面就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军,有地好,有地就要粮,就有人。
“江东之策,令统叹为观止,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主公,袁绍,地不可谓不广也,粮不可谓不丰也,人不可谓不足也,然其仍败!”
“我等如今,不过是在走袁绍强兵之旧路,不可不警也!”
孙权知其乃肺腑之言,解释道:“明明吾等据江东,当下要务,在于高筑墙,巩固江东防御体系,使吾土固若金汤,敌难进犯。”
“再者,需广积粮。仓廪实而知礼节,粮草充足,方能养兵蓄锐,为长久之战备下坚实根基。”
“这最后,我称其为:缓称王,吾等应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以图天下,在有压倒性的实力之前,绝不可像袁绍一样贸然伐曹。”
庞统惊叹道:“好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主公此言入骨三分,是统多虑了!”
——
江夏城上暮云悠,孙氏筹谋意未休。
坚壁深濠防劲敌,丰仓广囤解军忧。
暂收王气韬光隐,暗聚雄师壮志留。
待得时机风云起,纵横四海定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