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萧峰称帝

上元佳节之夜,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所笼罩。四皇子萧峰,凭借他的铁血手腕和强大兵力,成功夺取了皇宫,登临皇位。

次日清晨,阳光艰难地穿过厚重的云层,洒在皇宫那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萧峰身着华丽的龙袍,威风凛凛地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冽地扫视着殿下的百官。

“朕如今做这皇帝,可有谁反对?”萧峰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那一瞬间,众多官员的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一些胆小怕事的官员立刻在心中盘算:“这萧峰实力雄厚,如今他已成定局,我若反对,怕是小命难保,还是赶紧低头保平安吧。”于是,他们纷纷选择明哲保身,立即躬身跪拜,口中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声音此起彼伏,响彻大殿。

然而,仍有一部分正直的官员,他们秉持着心中的正义,挺直身躯,昂首挺胸直视萧峰。为首的一位老臣,名叫李恪,他心中满是愤恨与不甘:“国之纲纪不可废,此等乱臣贼子,即便拼了我这条老命,也要将正义伸张。”

李恪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位官员站了出来,他们心中想着:“李大人说得在理,今日若不发声,日后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如何面对列祖列宗。”齐声谴责萧峰的悖逆之举。

萧峰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那一声巨响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回响,仿若惊雷。“放肆!”他怒目圆睁,声音如洪钟般震耳欲聋,“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敢质疑朕的权威!”

只见萧峰霍然起身,身上的龙袍随风飘动,他一步步走下台阶,每一步都仿佛重若千钧。群臣的心也随着他的脚步而颤抖,大气都不敢出。

“李恪,朕敬你是三朝老臣,竟如此不知好歹!”萧峰停在李恪面前,居高临下地瞪着他,眼神中满是怒火与杀意。

李恪毫不退缩,直视萧峰道:“乱臣贼子,你这皇位来得不正,老夫宁死不屈!”

萧峰冷哼一声,伸手猛一甩袖袍,一股劲风拂过,李恪竟被这股力量带得踉跄后退几步。

“来人,将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拖出去,杀!”他的声音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带着无尽的寒意。

此时,那些原本还有些犹豫是否要站出来的官员,心中一阵后怕:“幸好没有冲动,不然此刻掉脑袋的就是自己了。”

侍卫们如狼似虎般迅速行动,粗暴地将李恪及另外八位言辞最为激烈、态度最为强硬的官员紧紧揪住。李恪奋力挣扎,口中仍在大声斥责:“萧峰,你倒行逆施,必遭天谴!”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他被侍卫们强行拖出大殿。

在殿外的广场上,刽子手早已就位。阳光照在那锋利的刀刃上,反射出令人胆寒的光芒。李恪等人被强按在地,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和不屈。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九颗头颅瞬间滚落,鲜血喷洒而出,在地上汇聚成一片血泊。

此外,还有二十余名态度坚决反对萧峰的官员被打入大牢。大牢中,阴暗潮湿,弥漫着腐臭的气息。这些官员们有的面如死灰,心中懊悔不已:“当初为何如此冲动,连累了家人。”有的则抱头痛哭,悔恨自己当初的冲动:“本以为能阻止这恶行,没想到却落得如此下场。”

几日之后,萧峰下旨,将大牢中的这二十余名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总共约二百余人一同流放至边疆苦寒之地。负责押送的官兵毫不留情,驱赶着这些犯人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流放之路。

幸存的官员们个个如惊弓之鸟,每日上朝都是提心吊胆,脚步虚浮。以往热烈的讨论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萧峰的声音响起时,才会有唯唯诺诺的回应。

早朝时,萧峰坐在龙椅上,微微眯起双眼,审视着下方的臣子。那些官员们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额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偶尔有官员上奏,声音也是颤抖的,生怕说错一个字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有的官员心中想:“说话千万要小心,万一触怒龙颜,全家都要遭殃。”

处理政务时,众人也是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的创新和主见,一切都以萧峰的旨意为准。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决策,也要反复揣摩萧峰的心思,不敢擅自做主。

朝堂之外,官员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极为稀少,生怕被人抓住把柄,诬陷为结党营私。以往热闹的官员聚会消失无踪,每个人都独来独往,深居简出。

曾经热闹的六部,如今也是冷冷清清。官员们无心处理政务,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位。

整个朝堂弥漫着恐惧、压抑和迷茫的气氛,人人自危,不知未来的命运会如何。而萧峰虽然坐在皇位上,却也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氛围,心中开始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