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培训与开发的起源与发展

培训与开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近300年来,西方的企业培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学徒培训阶段、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工厂学校阶段及培训的职业化阶段。培训与开发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封建社会时期,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也呈现独特的光芒。

一、国外企业培训与开发的起源与发展

(一)学徒培训阶段

培训与开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学徒培训计划。当时,由熟练的技术工人经营的小店铺主要生产家庭用品,如家具、衣服和鞋等。为了满足顾客对商品的不断需求,店主不得不雇用工人。由于没有职业技术学校,店主不得不自己培训工人。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手工行业,内科医生、教师和律师等行业也采用学徒培训模式。在这段时期进行的培训与开发活动,大部分是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式培训。

(二)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阶段

1809年,德威特·克林顿(Dewitt Clinton)在纽约建立了公认的第一所私人职业学校,也是一所手工技能培训学校。他建立这所学校的目的是给失业或有犯罪记录、无熟练技术的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其后,手工技能培训学校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中西部各州,这种早期职业培训是技能职业教育的雏形。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该法案认可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并同意建立基金用于农业贸易、本国经济发展、工业和教师培训项目。现今,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工厂学校阶段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开始取代技术工人的手工劳动。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在更先进、更有效的生产系统中使用机器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使用机器的半熟练工人比在小工艺店铺的熟练工人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就是今天工厂的雏形。

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很快就超过了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供给。为了满足需求,工厂建立了被称作工厂学校的机修和机械培训班计划。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工厂学校于1872年在厚和公司(一个纽约的印刷机制造商)成立。之后,1888年威斯汀豪斯、1901年通用电气和包德文机车、1907年国际收割者,以及后来的福特、西部电力、固特异等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学校。

1913年福特公司引进T型汽车,这是历史上第一种使用装配线大规模生产的汽车,装配线的生产只需要培训半熟练工人完成少量手工操作任务。随着对T型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福特公司扩大了生产线。随后,其他进入市场的汽车制造商也使用了装配线流程,使半熟练工人培训计划得以迅速发展。另外,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了满足对军用产品的巨大需求,许多生产非军用产品的工厂不得不重新装配机器,并重新培训工人,其中就包括对半熟练工人的培训。例如,美国海运委员会负责对造船工人进行建造战船的培训。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主管查尔斯·艾伦为海运委员会的培训计划创建了“演示、讲解、操作、检验”四步骤指导方法。这一方法后来被称为工作指导培训(JIT),至今仍用于员工的在职培训。

(四)培训的职业化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人们又开始依赖普通工厂生产军需产品。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这需要在大型的组织和工会中建立新型的培训计划。美国联邦政府为此建立了行业内部培训服务机构(TWI)来组织和协调这些培训计划,而这些培训项目涉及与国防领域相关的各个工业领域。TWI同时还培训公司的指导员,指导如何在各自的工厂里进行培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TWI已经培训了23000多位指导员,还对16000家工厂、工会、培训服务机构的200多万名主管经理进行了培训资格认证。

许多生产国防用品的企业利用受过TWI培训的指导员建立了自己的培训部门。这些部门设计、组织并协调组织内部的各项培训。1942年,美国成立了培训指导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Directors,ASTD),为这个正在兴起的行业确立了一些标准,具体包括:ASTD的全职会员必须具有大学学历及两年以上的培训或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或者具有5年的培训经验;准会员必须在培训职能部门工作或正在读书等。

(五)培训与开发的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专业培训人员认识到他们的角色应当延伸到教室以外,许多组织要求他们对其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和开发能力也因此扩展到人际关系技巧,如训练、集体作业促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组织对员工发展的需求,也促使美国培训指导协会更名为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20世纪80年代,组织的变革使培训和开发领域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ASTD召开了一些国家级别的专门会议讨论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ASTD对“培训与开发”这一术语的确定进一步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培训与开发战略功能,即培训与开发如何与组织目标相联系,又如何支持组织目标。在ASTD内部(以及其他地方)还强调了将绩效提升作为大多数培训及培训与开发的特殊目标,并把组织视为高绩效工作系统。2014年5月6日,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宣布更名为人才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ATD)。此次更名表明,一方面,学习与发展行业的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另一方面,行业发展趋势从专注培训向专注人才发展(Talent Development)转变。目前,全球的培训与开发不再仅限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即培训业务本身,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学习的结果,包括企业绩效的改进与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毫无疑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培训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包括培训在内的各种技术与方法,包括近年来行业关注的绩效改进、领导力、知识管理、企业教练等。

二、我国培训与开发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国家的企业培训系统形成得比较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组织培训的形成阶段与西方社会并不相同。

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的组织培训可以大致分为封建社会时期、鸦片战争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改革开放之前与改革开放至今四个阶段。

(一)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的学徒制兴起于奴隶社会,于封建社会发展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伴生的是作坊式手工业。隋唐时期,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设有管理公营手工业的机构,而这些公营手工业作坊都采用学徒制的教育形式。明朝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学徒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工种还是规模都有明显的扩大。

(二)鸦片战争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近代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学徒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鸦片战争后,我国的企业人事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特点:①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此时的企业多是家族性质的小型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实行包工制,即把工作承包给工头,然后由工头负责招收工人,组织生产并进行监督。②尝试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管理方法。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引进了泰勒科学管理的方法,开始对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三)改革开放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当时的企业以公私合营为主。20世纪50年代,国家派遣了大量知识分子前往苏联进行学习和培训,所学习培训的知识和技能涵盖工业、医学、电信、铁道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其中,苏联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中国工业培训了大量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

(四)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我国员工培训与开发可分为以下五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市通过建立继续教育中心、科技进修学院和继续教育协会等服务于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担负起培训本地区、本系统中级以上科技人员、初级科技骨干及国有企业高层的任务。它们以短期培训为主要形式,课程内容以共同性学科和新学科为主,辅以初级补缺课程,以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

第二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办继续教育。1985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随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相继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这一阶段出现了高等院校与工矿企业、协会等联合办学的现象,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压油泵厂等企业合办管理进修班。

第三阶段:伴随着继续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众多大型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也就是员工培训。这些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立本单位的职工大学、职工中专、技校,开设培训教育的课程,解决员工知识补缺、更新和提高等问题,最终为本组织的发展提供服务。

第四阶段:培训的职业化。继续教育专业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在继续教育研究和成果的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继续教育专业机构,有的是国际性的,有的是全国性的,也有的是地方性的,它们的培训基本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市场上提供极具专业特色和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只有凭借高校的优质资源,加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转变观念,规范办学管理,向规范化发展,并且逐步走向专业化,才能有强劲的竞争力。

第五阶段:企业大学的兴起。我国首家企业大学是在1993年由摩托罗拉公司引入的。1998年,海信、海尔等家电企业也相继筹建企业大学,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培训踏上了新征程。近年来,企业大学(如华为大学、腾讯学院、平安金融学院、京东大学等)作为上承战略下接业务、直面绩效的学习发展部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众多企业的组织架构当中。企业大学不仅承担着劳动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的责任,还日益成为企业智慧的源泉、中高层人才的摇篮,推动和引领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大学正在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新生力量,成为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甚至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海尔大学驱动创客转型

海尔集团公司创立于1984年,聚焦实体经济,布局智慧家庭、产业互联网和大健康三大主业,致力于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智慧生活,助力企业和机构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

海尔大学为了承接集团构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战略,进行了许多实践和探索,如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搭建非线性人才学习交互平台。2016年以前,企业大学扮演着四个角色:事务性专家、员工发展顾问、业务合作伙伴和变革推动者。海尔大学在角色定位中提出了第五个角色:创新孵化器。这个角色是海尔大学的首创,其所拥有的企业级培训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如何收集好的想法和创意,如何把机会、想法转变为商业结果,如何共享智慧,需要做很多商业形式的辅导。海尔大学通过不断创新,逐渐成为一个对内对外赋能的平台,其主要体现在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知识、对外赋能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平台。

2013年,海尔大学根据“人人都是创客”的理念转型,同时基于网络化战略的落地进行了创客系统培训。其培训体系主要是创客加速体系,针对创业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时期设立不同的培训部门,包括创客学院(创客的培养)、创客实验室(创意交互展示)、创客空间(创意落地)、创客工厂(产品试制生产)、创客金融(产品投资)和创客市场(产品销售)。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创客学院。

创客学院是依托海尔平台,集合全集团资源,专门为加速培养优秀创客而设立的。同时,创客学院也作为创客加速体系的一部分成功申请了国家的“双创”基地,其有两个重要职能:创客的加速和创客的社会化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开课。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包括世界级管理大师和互联网高管,同时也会选择一些成功的小微企业主进行创业分享,所有创客都可以参加,企业外部人员也可以参加,几乎每周一期,每年开办50多期公开课。

第二,创客+训练营。针对不同创业时期的创客开办训练营,以提高其创业水平,加速创业项目孵化。创客+训练营分为四个营:①海创营。培养创意,包括产品创新、用户洞察、创意生成和产品原型设计,每期培训7天。②海客营。针对有创意但没有团队的群体,培训内容聚焦在项目初创期,对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行3天培训。③海学营。类似于黑马训练营,主要针对进入成长期的项目,培训结合海尔产业资源,定制主体分享、实战辅导、头脑风暴,定制测评和社群研讨。培训时长为3~4个月,不定期开展。④海院营。针对已经融资成功但在发展中遇到问题的企业进行实战辅导,培训时长为一年。

第三,创客联盟及创客活动。与高校和政府合作搭建创客平台,促进学生创意的转化,在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都有试点。在一些对外的创客活动中,带着小微企业走出去参加展示,这些活动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创客模式的输出。海尔大学面向社会输出海尔创客模式,把战略、组织、商业模式、平台驱动、创客和文化等对外输出,在扩大海尔创业平台影响力的同时吸引外部优秀创客、优质项目到海尔平台上创业,通过创客文化交互及沉淀等方式营造创客文化氛围,驱动创客转型。

资料来源:金伟林,吴画斌.打造创新型企业大学——基于海尔大学的探索性实践研究[J].企业管理,2019(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