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特点

1.1.1 科研事业单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

科技成果主要源于研发活动。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投入强度达2.54%,比2021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近十年来第二高。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位列第13位,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是中国研发活动的三大主体。2022年,三大主体研发经费分别为23 878.6亿元、3 814.4亿元、2 412.4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1%、2.6%、10.6%。

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有中央级科研院所25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199家,合计458家。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高等院校共计3 072所。这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构成科研事业单位的主体,同时也是开展科研活动、产生科技成果的重要主体。

2022年6月29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20年,3 554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以下简称“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以及合同金额均有所增长,合同项数46.68万项,合同总金额1 256.1亿元。其中,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61家。《报告》指出,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分别为69.8亿元、67.8亿元和65.0亿元,均呈现明显增长,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平均合同金额为96.6万元,其中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最高。此外,奖励个人金额比例占成果转化现金和股权收入总额的比重超过50%,奖励研发与转化主要贡献人员金额占奖励个人金额的比重超过90%。值得关注的是,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流向聚集明显,超四成转化至制造业领域,超六成转化至中小微其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