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老人朱元璋
- 大明:征粮纳役,我竟黄袍加身了
- 昨夜的天堂
- 2121字
- 2024-11-21 09:55:03
“标儿,你如今就这么走在了我的前面,可知道咱的心快痛死了!”
朱元璋头上的发丝,已经有大片的泛白。
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
每每想起朱标,都是老泪纵横,心中说不出的难过。
此时的他,不是一个执掌家国重器的主宰者。
也不是一个一眼可定人生死的皇上。
他只是一个身体渐渐老去的老者,
更是一个爱子情深的普通父亲。
“皇后走了,雄英走了,如今你也走了,只剩下咱孤零零的一个人。”
“你们好狠的心啊!”
虽然现在子孙众多,但是真正让朱元璋感觉到一家人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
皇后马秀英,那是自己的发妻,可以说是建立大明朝,她功劳很大。
太子朱标,这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从出生那刻,就已经被他当成自己的继位者培养。
还有就是自己的大孙子朱雄英。
这个孩子打小就被皇后抱在皇宫里,亲自养着,哪怕是皇子都没有这个待遇。
朱元璋还记得,雄英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要趴在自己的脖子上,骑大马。
那时的他,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开国之君。
但是还是会抽时间陪孙子玩骑大马的游戏。
祖孙二人,其乐融融。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模糊了,仿佛面前又出现自己陪着大孙子骑大马的情形。
皇后和朱标就在旁边看着。
朱标还在不停地斥责雄英,动作轻点,别累着皇爷爷。
这么些年过去了,这个情形在朱元璋的心里越来越清晰。
人老了,也是越来越怀念以前的东西。
只不过,如今,一家四口,现在只剩下了自己。
朱元璋有时候都想问问上天,自己为什么要活那么久。
皇权他并不贪恋,一直在培养太子监国。
满朝文武,甚至也都隶属东宫。
如今,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他不得不撑着身子,继续活下去。
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朝,得交到一个放心的人手里,他才安心。
放眼望去,谁又能像太子一样,让他放心呢?
如果大孙子没有早夭就好了,他可以放心的交给大孙子。
如今,只能重新挑选一个,自己再慢慢调教了。
“皇上,保重龙体,太医说,不能太过于伤心。”
身旁的太监轻声说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拿过手帕,擦了擦泪水。
振作起身子。
咱,朱元璋,仍然是大明的天!
“皇上,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朱元璋点点头。
“参见皇上!”
蒋瓛,现任锦衣卫指挥使,上一任锦衣卫因为牵扯到胡惟庸案子之中,已经被抄家,凌迟。
“说吧!”
“禀皇上!太子丧事期间,诸位王爷皆至京城,无出格行为。”
“其中秦王,晋王,燕王,曾有过一次聚会。”
“聚会所谈内容,已经呈到了密文上。”
“各公侯,并无异动,都是依旨行事。”
“东宫皇孙允文殿下,守灵多日,一切事务都是由太子妃处理。”
朱元璋点点头。
只要他还在,应该不会有任何人敢兴风作浪。
蒋瓛犹豫了下,还是接着说道;
“东宫之中,文官们往来频繁,但是无商讨大事。”
“另,凉国公蓝玉府上,曾有一粮长上门讨要说法,最后不了了之。”
说完,蒋瓛躬身,听候皇上的意见。
如今皇上年迈,太子新丧,储君之事,乃是国之大事。
太子去世的当天,锦衣卫就收到密旨,严格盯着各方人员的动静。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应天府的贩夫走卒。
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锦衣卫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
如今的应天府,就像一张大网,所有人都被笼罩其中。
朱元璋坐起了身子,眉头微皱。
那些文人的心思,他自然清楚。
如今国无储君,容易动摇国本,现在只不过是向皇上表明态度罢了。
如今太子薨,按照家国立法,立嫡立长,恐怕他们所属意的就是允文了。
这些日子的观察,允文确实是个至孝之人,守在灵位旁,片刻不敢有疏忽。
倒是辛苦了这个孩子。
至于东宫其他人,都不在朱元璋的考虑之列,要不年岁太小,要不就是不堪造就。
百善孝为先,朱允炆的孝道,已经在朱元璋和文武百官的心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
至于皇子们,年长的当属秦王,晋王,燕王。
但是秦晋二王,都不能让朱元璋满意,一个残暴不堪,一个目无法纪,党部的重任。
老四燕王,勉强倒是算得上是个人选。
不过朱元璋思虑良久,于礼法不合,恐怕众大臣也不会同意。
大明建国伊始,朱元璋就为国家制定了秩序,写进了皇明祖训。
上至皇家宗族,下至平民百姓,能够继承家财的,只有嫡,长!
若是没有按照这个礼法,嫡长子可以去县衙告官,准赢!
所以,虽然朱元璋如今子孙众多,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朝廷的那些文人们早就将这个事情看透了,所以东宫如今来往频繁。
朱元璋倒不介意,既然都知道了,提前接触下也好。
想到蓝玉,朱元璋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不止是蓝玉,更多的是那些跟着自己建立大明的淮西勋贵们。
这些年来,他们多有不法之事,不过朱元璋已经借着胡惟庸之事,大肆清洗了一批。
如今剩下的这些,本来都是他准备留给太子朱标的。
蓝玉如今威名最盛,是他留着给朱标的一柄重器。
希望他以后能为标儿守卫疆土。
不过如今太子去世,所有的事情又要重新考虑了。
这些骄兵悍将,远不如那些文臣们识时务。
一般人很难让他们臣服。
朱元璋环视一遍,自己的子孙之中,恐怕也只有朱标一人可以。
其他人都不足以压制住这些骄兵悍将。
如今文官们都已经有了暗示,只有这些武将们还没有任何表示。
朱元璋知道,并不是这些人对自己有多忠心。
而是他们不服自己的这些后辈,所以才不愿意支持任何一个。
新任储君的路,不好走。
朱元璋眼中厉色闪过,老虎即使是老了,依然是要吃人的。
当年他就给朱标说过,要交给他一个没有刺的国器。
如今的新任储君,朱元璋也要把上面的荆棘全部砍完,不管是谁,都不能阻碍大明的长治久安。
无形的气势,让身旁的众人尽皆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