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理门户

第一章清理门户

弘光元年,伪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六月十二,杭州。

朱以海洗了一把脸,对着铜盆中的自己。

看着自己年轻的脸。

有一阵恍惚。

恍惚看见自己当初苍老的面孔,寄居金门,日食番薯,被百姓称为番薯王。

“我居然重生了。”

永历十六年,伪清康熙元年。他病死金门,临终之时,泣血发誓道:“国仇家恨不能报,我死不瞑目。必化为厉鬼,看鞑子之下场。”

这句誓言似乎真的应验。

他死后,化为一缕幽魂。

飘荡在人间。

看沧海桑田,看清廷,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只是清廷之后,祖国大地陷入更痛苦的苦难之后,他越发揪心。只是作为一缕游魂,他什么都不做不了。

等天地重开,万物复苏。

亲眼看着伟人,如何一步步将中国从危急之中拯救出来。回想自己当初所做所为是如此的可笑。

心中的执念也消散大半了。

他看着祖国进入盛世之后,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缕幽魂。越来越弱,已经到了消失的边缘。

“也好。盛世如斯,可以瞑目矣。”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没有消失在天地间。

他重生了。

重生在了弘光元年六月。

崇祯十五年,兖州府为鞑子所破,鲁王一门灭门。他被砍中三刀,在死人堆里躲过一劫。后来转辗南下,继承鲁王爵位。

崇祯十七年,北京被李闯攻破。

在一片石被清廷所败。

弘光小朝廷成立。

多铎与阿济格联手破李闯。随即分兵,阿济格追击李闯。多铎南下。

弘光元年五月。多铎破南京,擒弘光。李自成死于九宫山。阿济格迫降左梦庚。

大明残余的三大主力。吴三桂部,左良玉部,江北四镇,除却少部分,全部投降。

鞑子兵锋所向,如秋风扫落叶。

似乎已经没有机会了。

“不,现在还来得及。”

“现在还有机会。”

朱以海看着铜盆中的自己。剑眉星目,仪表堂堂。

“前世,大明覆灭最重要的原因是内斗,让天下百姓无所适从。甚至抗清势力之间,还相互火并。才让鞑子个个击破。”

“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潞王降清。天子不足以服众,人心散了。”

崇祯自杀。国统无继,南京在商议谁登基为帝的时候,就有过福潞之争。而弘光帝为鞑子所虏。自然是潞王监国。

只是潞王监国不足十日,就以杭州降清。

大明朝廷正统性荡然无存。

从此,各地拥立宗室藩王,龌龊不断,互相征伐。

根本不能统一抗清。

内斗之迫,甚于鞑子。

那才真正是大势已去。

“我要挽回这一切。”

朱以海脸上的水珠滴落在铜盆中,引起一连串涟漪。

朱以海重生在数日之前,他已经用尽了一切手段准备了。

“王爷,都准备好了。”

贴身侍卫周其仁说道。

朱以海擦把脸,说道:“有多少人,可靠吗?”

“我将王府所有积蓄,还有王妃的衣服首饰,全部当掉了,用来募集壮士,全部是北人。并且与鞑子有血海深仇,总共有一百人。”

“够了。”

朱以海整理衣冠,将宝剑系在腰上。

“走,去见监国。”

*******

杭州城大街上,人心惶惶,家家闭户,户户关门。很多院落已经没有人了。

小乱居城,大乱居乡。

多铎派博洛贝勒领清兵南下,已破苏州。不日就到杭州来。杭州富贵人家,能走的都走了。要避避风头。

唯独街角的流民,衣不蔽体,龟缩在屋檐之下,散发出一股股恶臭。甚至有些人很难说是活人,还是死人。

这都是被战乱波及,逃到杭州城的百姓。他们无处可逃。

潞王监国,一心想要投降。根本没有对杭州进行有效的控制。

能控制的也只有被当做临时行在的浙江总兵衙门。

“干什么的?”拦路的士卒带着浓厚的贵州话说道。

这是马士英的家丁。一共有四百人。这是行在衙门最大的军事力量了。

“孤乃鲁王,求见监国。”

“稍等,我这就去禀报。”一个士卒去禀报了。

朱以海对周其仁使了一个眼色。

周其仁立即上前,塞给守门士卒一块银子,说道:“你看这外面,都没有一个站的地方。不若让我们在院子里休息一下?”

守门士卒掂量了一下。潞王要投降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下面的士卒,谁还安于职守,自然是能捞钱就捞钱,自然点头答应。

“好。”

朱以海带着护卫进入了行在衙门。

“鲁王,监国传见。”

朱以海给周其仁一个眼神。自己按剑大踏步走了过去。

一进正堂,就看见了潞王。

潞王坐正位上,旁边有一个文官站立。

潞王很好认的,就看他手上指甲就行,长六七尺,以竹筒护之,爱之若命。

身边有一个武将服色的人。朱以海并不认识。

“王兄。”朱以海行礼说道:“听说你要降清?”

潞王叹息一声,还没有说话,旁边这个武将抢先开口说道:“鲁王殿下有所不知,非是监国要降清,实在是山穷水尽,不得不为了。”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江山四镇,雄兵数十万,豫亲王,月余击破。”

“扬州号称雄城,两日破城。”

“四月末出兵,而今不过六月,横刀立马,削平天下。长江已破,江南已平。而今这杭州城中,兵不满千,如何能够抵挡?更是人心惶惶,马士英,朱大典,阮大铖等大臣已逃。如何能守?不若顺应天命,以享太平。”

“马士英不在了。也好。”朱以海暗道。

这更方便他下面的举措。他看向说话的人,问道:“不知道这位将军是----?”

“在下陈洪范。”

“久仰。”朱以海说道。

真是久仰。

此人是辽东人。弘光时以熟悉清朝内情派为使臣,在北京变节,被清朝单独派回来。

后世他作为幽魂,飘荡在各地,对当年很多事耿耿难以释怀,专门研究过。

“王兄,你确定要降清?”朱以海目光炯炯的看着潞王。

“鲁王殿下,------”陈洪范正要说话。

朱以海厉喝道:“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陈洪范顿时脸色涨红。

却也不敢多言,心中暗骂:“等大兵一至,我要你好看。”

朱以海继续追问:“王兄,一句话的事情,有那么难说吗?”

潞王被逼迫,只能说道:“是,鞑子已得天命,我有什么办法,不投降能怎么办啊?------”

“不用说了。”朱以海一摆手说道:“是,就行了。”

朱以海猛地宝剑,厉喝道:“太祖高皇帝在上,不孝子孙朱以海,清理门户。”

一剑刺入潞王心窝。

潞王万没有想到这个局面,双目圆瞪,顿时毙命。

陈洪范大吃一惊,二话不说,就冲出了房间,大声喊道:“鲁王行刺,鲁王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