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术之道”与规律探讨

“学术”概念与源起已如上述,而在“学术之道”这一偏正词组中,“学术”只是起着修饰“道”和限定方向范围的作用。对“道”的理解与诠释是一个远比说明“学术”性质更为复杂的问题,“道”字的理解诠释本身就是一件颇为艰难的事,这里虽然不可能充分展开,但也必须从“道”字本义说起。

中华文化的汉字“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指向的概念,有数十种诠释与用法,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含义,甚至在同一语境中也有可能包含多重意蕴。汉字“道”的本义就是“路”,是现实物质世界中人们通行的“路”,后世发展为双音节称为“道路”。道路是前人逐渐开辟而后人继续沿用且相对固定的交通路线,为人们的出行交往提供方便,这是人们看得见、用得着、说得清的现实存在与物质空间。同时,道路又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其中暗含可以引申使用的合理性、规律性与遵循性等诸多元素,由此衍生出众多引申义,诸如人们经常用“道”来表达意识形态方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道理、技能、方法、学说、主张等含义。从文字学角度看,甲骨文中的“道”是一个兼有象形、指事与会意的汉字,字形呈现为在十字路口站立着一个人的状态(见图1),暗含此“人”正在考虑和选择朝着哪个方向行走,蕴藏着大脑理性思维的意识与过程,体现着行为和意识的一体与统一,而不再仅仅指物理空间可见的事物。这种文化内涵在金文字形中体现得更充分、更明白,不仅十字路口的“人”形被人头“首”字所替代,有的字形还在“首”的下面增加了“止”字形(见图2),表示停止了脚步并用“首”的眼睛、大脑在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强调了人之意识与行为契合的自然性与必然性。由上可知,“学术之道”的“道”,既用其本义比喻走过的学术研究之路,又用引申义表达对学术研究的理性认识与实践体会,具有双层内涵,突出了学术研究文化现象的内在规律性。由学术的性质与作用,也可推知“学术之道”既有理性思维的“形而上学”性质,又有实际应用的“形而下学”功能。

图1 “道”的甲骨文字形

图2 “道”的金文字形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是对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最好说明。“道”与“器”、“变”与“通”的最终目的,都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的“事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目标就在于探讨规律、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来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而学术研究的对象和最终成果的价值意义,与其发挥的作用成正比。

学术研究的主体是学者,而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文化素养与学术经历、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尤其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与学术风格。这本小书《学术之道》,仅是笔者个人学术经历的回顾与研究体验的记述,其撰写原则一是力求以学术为轴心、成果为支柱,描述走过的学术“道路”与体悟的学术“道理”;二是力求着眼于文化、着力于研究、落脚于感悟且以时为序、记事为主、重在讲述;三是力求突出重点、详略有度、语言朴实并力避重复。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2]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3]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汤志钧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梁启超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