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避其锋芒

三日后,各拟任官员、兵员及粮草,均已安全抵达南郑。

何东命公孙述担任教员,负责教导拟任官员政务和军务。

命马援和祭遵,参照陈汤对新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负责兵员训练。

耿纯负责城池的防守,将何东让工匠赶制的武器安放在城头,并教习士兵使用。

五天后。

上午,何东与刘怜正在用餐,忽然听到城外锣鼓喧天,连忙放下碗筷,策马直奔城楼。

登上城墙,看到叛军已将南郑团团围住,准备攻城。

探子禀报,叛军今早兵分三路,同时对南郑、褒中和沔阳展开进攻。

紧接着,马援、祭遵、公孙述等都赶到了。

何东命耿纯守东门,马援守南门,祭遵守西门、公孙述守北门,听从城楼上旗号的命令。

不久,叛军大呼小叫,冲到五十步处。

城楼上,何东命人摇动黄旗。

刹那间,四个城头的武器运转,射出了大量的弓弩,将叛军杀到人仰马翻。

侥幸跑近的兵将,被城墙上的士兵乱箭攻击。

很快,叛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见状,何东命人摇动红旗。

武器停止运转,士兵放下弓箭。

南郑的将士们大声呐喊,振臂欢呼,响彻云霄。

叛军显然不接受失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结果还是一样。

无奈,叛军鸣金收兵。

马援、祭遵及公孙述,快速赶到城楼,纷纷询问此武器为何物,威力巨大,他们此前别说见过,听都未听过。

何东心中暗笑,你们当然不知道,这是两百多年后才有的武器,名叫元戎弩,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叫诸葛连弩。

没错,这就是后世蜀汉丞相诸葛亮制作的连弩。

何东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看过其记载,在后世很多历史书都描述过这种弓弩,甚至,在《武经总要》看过制造图纸。

他到南郑后,便画出诸葛连弩的制作图纸,命耿纯召集全城的工匠加紧制造,终于在守城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众人惊叹不已,对何东敬若神明。

经此两战,南郑守军士气高昂,众将官请求一鼓作气,领兵出城击退叛军。

何东不许。

叛军虽折了两阵,士气受损,但战力仍在,而我军新兵占了绝大多数,他需要时间,一来,让敌军无处发力,士气必然衰竭,二来,让新兵掌握更多的作战技能。

他命马援祭遵回去继续训练新兵。

叛军眼见攻城无果,便改变策略,派人天天在城外叫阵。

何东命人高挂免战牌。

叛军越骂越难听,南郑众将士怒火中烧,纷纷要求出战,何东严令禁止。

有一天,何东带着刘怜在城墙上巡视,见一叛将,骑马在八九十步外,赤身叫阵。

他越骂越起劲,污言秽语,滚滚而来。

连刘怜这种单纯之人,都怒形于色,她一把扯下弓箭,便欲将其射杀。

何东急忙拦住她,他知道刘怜可百步穿杨,却不让她发箭。

刘怜不解,恨声道:“此人实在该死,为何不能杀他!”

何东笑道:“不要暴露实力。你的弓箭,百步之内,百发百中,以后有大用途,不能让叛军有所警觉。”

最后,连公孙述都忍耐不住。

他召集马援、祭遵和耿纯,一同劝谏。

“将军,据探子回报,叛军对南郑无可奈何,但褒中、沔阳两县岌岌可危,若此两县失守,南郑便被叛军团团围住,成为孤城,到时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叛将霍洪的主力,驻扎在南郑东门以外,若我军击退霍洪,褒中、沔阳两县之围,随即破解。我们连日观察城外搦战的叛军,阵容不整,纪律涣散,实在不堪一击!”

公孙述说罢,马援、祭遵和耿纯纷纷附议。

何东摇摇头:“城外搦战的叛军,分明就是诱饵。本将猜测,霍洪必定在营帐处埋伏了骑兵和精兵,若我军出城攻敌,敌军必且战且退,我军便会遭受敌军骑兵和精兵的迎头痛击。”

“到时候,两军纠缠在一起,能否顺利退回城池都是问题!”

马援不服气:“我军有元戎弩,根本不怕敌军的伏兵!”

何东哑然失笑:“元戎弩体型较大,携带不便,只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运动战。”

祭遵道:“即便如此,我军士气高涨,完全不惧叛军!”

“当然不会惧怕,本将在等待时机,先避其锋芒,再一举破敌!马兄,祭兄,七万一千的新兵,训练情况如何?”

马援答道:“均已训练完毕,当前士气激昂,摩拳擦掌,正待上阵杀敌!”

“好!当前我军将士一共七万五千二百人,命令:耿纯为先锋,领二万兵马,马援为左军,领一万五千兵马,祭遵为右军,领一万五千兵马,公孙述为后军,领一万四千兵马。”

“本将自领一万兵马,为中军,留下一千二百兵马,守护南郑。”

“诸将听令:尔等领齐本部兵马,用五天时间,编排好阵型队列。五天后,随本将痛击叛军!”

“诺!”

众将高声答道。

五天后。

沉寂多日的南郑县城,突然锣鼓齐鸣,震天动地。

东门,吊桥缓缓放下,大门徐徐推开。

先锋耿纯,带领本部兵马,冲出城门,列好阵型。

接着,马援率领左军,祭遵率领右军,何东率领中军,公孙述率领后军,依次出城。

叛军的反应很快,不久,便在对面一百步外列好阵型。

一队士兵,高举着一面绣着“霍”字的大旗,古称“大纛”。

大旗前面,一名战将横刀立马。

那人大刀一举,大喝道:“本将霍洪,对面主将何人?报上名来!”

新朝军队前方的阵型一变,两边后退,让出一条通道。

何东与刘怜策马上前。

何东应道:“氾乡侯、平西将军、汉中卒正,何东是也!”

霍洪仰天大笑:“哈哈!王莽篡汉,天理不容,人心不向,朝中无人,竟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为将。尔等速速投降,否则,本将大刀之下,城破人亡!”

何东微微颔首。

刘怜会意,她快速弯弓搭箭,连射两箭。

“嗖,嗖!”

一箭射在“霍”字的大旗上方的挂绳上,大旗应声飘落。

新朝的将士齐声欢呼,叛军则军心大乱。

在古代,“大纛”是将帅指挥作战的重要依仗,也是稳定军心的标志。

古代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士气和军心都非常重要,军心一旦动摇,不战自败。

霍洪刚回身欲看,另一箭已到身前。

幸亏他作战经验丰富,身体反应灵敏,察觉风声不对,立刻俯身闪避,却始终躲闪不及,被射中手臂。

他猛吃一惊,急忙勒马回阵。

何东右手一挥。

“杀!”

耿纯大叫一声,马上带着军队冲向叛军。

左边的马援、右边的祭遵,也指挥部队掩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