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的时间赶巧了,农历腊月二十四,有的地方叫小年,我们这儿叫“祭灶”,大概就是拿好吃的、好喝的加大把香火贿赂一下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请他们二位上天汇报的时候说点好话。我琢磨着有点可惜,这一家一户累积起来,香火可不老少,大林却赚不着。
也是因为今天这个时间比较特殊,忙活来忙活去,后半夜了才想起来,没写上架感言。虽然说这东西其实有点像鸡肋,没感觉的时候其实大可不必去写,感言吗,有感而发才有的写;不过生活总得有点仪式感,就把写上架感言当做一种仪式吧,毕竟同行们大多都写。
写什么呢?思来想去,心里还是没什么感觉。感性的东西写不了,就写点理性的,跟大伙说说我写网文的历史吧!
首先要声明,这个“夜游神仲光”虽然是后开的笔名,但现在是我的作者大号,另一个“云间二木头”必须让位,只能算小号。
我用“云间二木头”的笔名写了两本网文,都是同人作品;第一本书写漫威同人,纯粹是为了测试自己有没有能力吃这碗饭,没大纲、没主线,连人物设定都不完整,边写边想,边写边发,三万来字的时候被捞了,签约。
发现这种质量的文都能签约,我立刻就明白了,我应该有能力吃这碗饭,但是还不知道够不够吃饱,于是又有了第二本书。
第二本书我是比较认真对待了的,花几个钟头(或者一天)做了大纲,设计了主要角色,甚至笼统写了前期二十万字的梗概——也就是一二三四几个副本的内容和排序,然后写了六千字的开头,内投通过,又签了。
这本书写的是同人诸天,将小说、影视和游戏做成穿越副本,结果还没上架我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故事开头就把主角的身份能力设计得太高、太不可或缺,导致人物事件的矛盾冲突难以持续。怎么形容呢?相当于一个游戏,开头就遇见关底BOSS,而且你也已经具备了跟BOSS掰手腕的能力……
这他妈还怎么写?屠龙勇士一开始就有全套屠龙装,而且抵达关底直面巨龙;这时候你让勇士先别打龙,从关底出来先去刷小怪?
理所当然地,越写越别扭。
这时候就看出网文行业低门槛、低成本的好处了。换成别的行业,连续两个项目犯错,就算不被扫地出门,至少也得付一大笔“学费”吧?可我两本网文出错,不但没交“学费”,起点还给发了几万块的稿费。
这行能干!
面对这么宽松的环境,我觉得不浪一浪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本《夜游神专访实录》。
定下这个都市灵异题材的时候,我的编辑很疑惑,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想不开,非得把DEBUFF叠满了再开始写。
我不是不知道悬疑分类凉,大家用手机看书可能不知道,我用电脑写文,所以平时都是用PC端登陆网站,悬疑分类日常连新书榜都填不满。
什么概念?
PC端每个分类页面的签约作者新书榜都有十二个名额,但悬疑类的新书榜上日常只有三四本书,一二三四,下边……下边没有了。一个大分类,三十天内开的新书连本分类的新书榜都填不满,就凉到这种程度。
可我还是想写。
个中原因估计有些书友也看出来了,这里边好多故事其实都是我或者我家中长辈的亲身经历;比如那个下班当贼的社区工作人员阿豹,比如那个不分糟粕精华一体吸收的胡老师,比如那个被迫害妄想症的小胖子,比如那个在大会上假装打电话实则求饶的区长,又比如我妈妈学校门口的武斗和我爷爷“包药纸”变草纸的恶作剧。
这些故事要么是我所见所闻加以改编,要么就是原样复刻。
只不过编辑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这个题材,这个写法,简直就是叠满了DEBUFF,所以大家才会在好些章节里看到“此处删减多少多少字”的表述,有时不得不用乾坤大挪移的取巧方式来保住内容。
古人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写网文也一样,别看悬疑类被打成这副熊样,但是鬼依然比人更容易写,写出来也更安全。
不过呢,再难写我也会写完的,开书必须完本是我入行以来为自己定下的规矩,这规矩不会破。这本书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赚钱来的……这话说出来估计有人要骂我“装”,所以我在这里郑重声明:这些话离开这章“上架感言”我就不认了。
你要问我实话是什么?实话当然是冲着那保底全勤的几千块钱来的——对谁我都这么说。
嗯,废话就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