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子命运
- 大秦世子:王妃竟然比我还有钱
- 吃螃蟹的小乖
- 2153字
- 2024-10-19 12:51:40
“本该是贵胄之命,却落得如此地步,你倒是和我一样。”
李辰安先是感慨一声,然后用手轻轻捧起水浇在自己的脸上,慢慢将自己脸上的淤泥给冲洗干净。
渐渐地,河水中出现一张帅气的面容,眼瞳深色如墨,剑眉斜飞,轮廓分明,透露出一股坚毅与不屈。
这个秦国世子实在是命途太过艰难,以致于记忆中几乎都是仇恨,甚至留给自己的记忆也是残缺不全的。
“你的仇,我来报……”
李辰安缓缓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世人从来不会想到,曾经双腿被废的秦国太子竟然站起来了。
月光投在李辰安身上,在水中倒影出一个长长的影子。
秦国乃是“八柱国”中最强大的封国,纵横天下的秦军更是被世人称为“虎狼之师”。
既然秦国世子活着回来,那就意味着一场席卷中州乃至整个“十三州部”的风暴就要来了。
李辰安沿着川流不息的钜河,一直往前走着,可谓是“星光不负赶路人”。
因为他很担心,按照这些杀手的凶残,必然是坚守着一贯的职业素养,那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用脑子想想就能知道,此时钜河两岸必定有大量杀手在寻找自己。
“如果他们真的是‘成帝’派来的……”
李辰安有些难以想象,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历代成帝虽偶有大兴土木、宠幸妖妃、听信奸臣之举,但多数都是励精图志,天成王朝的国势也是逐步上升。
到了这一代成帝,天成国祚已经绵延了整整十七代,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
当今成帝乃是先皇第六子,三十七岁在一片争议声中即位,是“十三州部”唯一以“帝”尊称的君主。
即位后,他重用名臣加强集权,轻徭薄赋重修兵革。
世人称“雄谋勇断,振胜日之威权;躬勤庶政,擢非常之俊杰”,被誉为“中州之贤君,未能及此”。
李辰安脑海中涌出对当今成帝的评价,顿时感觉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脑门。
一只无形的手或说是一张不断收紧的网,正缓缓地扼住他的咽喉。
但他并没有笃定自己遭遇刺杀就是成帝所为。
因为自己入质,秦国与天成王朝之间有着难以弥补的巨大仇恨和矛盾。
说不定是有人想要嫁祸成帝,引起秦国与天成王朝之间的战争。
“十三州部”最强封国与最强王朝爆发冲突,必然是席卷天下,那才是真正礼崩乐弛的乱世。
只是……当今中州除了他,又有谁能控制两座雄关之间的驰道,甚至在天成王朝与秦国大军的眼皮子底下调动这么多的高手。
“不管了,如今最重要就是要先回到秦国,身上的蟒袍不能再穿了。”
……
三日后。
中州,岭北道,钜临城。
岭北道,位于中域山脉“穹岭”以北。
过了岭北道,就是“北境”四州之一幽州的地界,进入秦国的河东道。
钜临城是岭北道“督抚”治所之地,也是岭北道最大最繁华的城池。
此时,繁华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穿着布衫的男子。
尽管衣着朴素,但他双目有神、相貌堂堂,还是难掩贵气。
“被钜河水一冲,竟然离秦国还越来越远了……”
这个男子有些郁闷地说道。
他正是李辰安,确切的说是穿越过来的李辰安。
这三天,他沿着钜河一路行走,路上采摘野果为食物,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村落。
又趁着一个黑夜,他拿到别人晒在外面的衣物,将自己的蟒袍给换了。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辗转来到了钜临城。
要说如今最震动“十三州部”的事情,自然是秦国世子在冲霄关外遇刺了。
可以说,整个钜临城酒肆客栈、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
“你们是不知道啊,这个秦国世子可谓是命运多艰啊……”
一个头戴方巾、身着布衣的说书先生正摇曳着手中折扇,故意摇头晃脑地说道。
李辰安看到也是一阵无语,钜临城这气温也不高啊,你还摇折扇,难道不冷吗?
此时,围观民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脸上露出渴望的神情,显然对秦国世子的事情充满了好奇。
这个说书先生又故意抬起茶壶,对着壶嘴猛灌了一口,接着娓娓道来。
“乾和七年,世子出生在秦国王府,乃是秦国王族唯一嫡系血脉……”
“世子自幼体弱,所以秦王为他取名‘辰安’……”
“乾和十三年,世子已经六岁,这一年可是发生了很多事……”
说书先生故意卖了一个关子,引得周围众人纷纷大声嚷嚷起来,甚至很多人都捋起衣袖。
“到底是什么事。”
“你丫的快说啊。”
“不说就揍扁他吧。”
……
“这一年确实发生了很多事。”
站在一旁静静听着的李辰安望着秦国的方向,轻声自语道。
在他接受到的记忆中,六岁那年,秦王妃突然不知所踪,李辰安每天都会握着母亲留下的玉钗,在自己的房间愣神好久。
同样在那一年,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刺杀,虽然身边秦军护卫拼命抵挡,但双腿还是中了杀手从暗处射来的毒箭,从此再难行走。
想及此处,李辰安双眼渐渐湿润了起来,泪水慢慢地滑落也不知道。
或许他继承记忆的同时,也继承了原来李辰安对母亲的感情。
“秦国世子确实挺可怜的。”
“难怪秦人不允许任何提起秦王妃。”
“希望世子平安吧。”
此时,说书先生也慢慢将秦国世子幼年的事情讲了出来。
雍州百姓虽说是天成王朝的子民,但天下人对母子的情感却是共通的,也不免同情起秦国世子。
就在这个时候,一支由十数辆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入城,引得周围之人阵阵惊呼,就连说书先生都忘记继续讲,赶紧起身看热闹。
随着车队缓缓地靠近,周围之人看得更为真切,也更为震惊。
这些马车都是用三匹以上的高大马匹拉着,车架上有着一个专门负责驾车的护卫。
特别是最中间那辆,由四匹纯白色的马匹拉着,车身由上等红木制成,雕刻着各种山川之景与祥瑞图案,周围还有各种精致的流苏,无不彰显尊贵。
车队前后左右都是骑着战马的护卫,足足有上百人,虽然未穿甲胄,但一身战意浓重,显然都是有过战场经历的军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