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于谦殿前作诗死谏,老四也来一首沁园春

朱高烨看了看朱瞻基,感叹他这便宜侄子,智商太低,连这话都信。

大明如果交给他,不出几年就完了。

而于谦这话也太俗套了,现代的古装剧来来回回都演了千百回。

朱高烨盯着朱瞻基思索片刻,才缓缓开口,“我猜爹立刻会让于谦吟诗一首。”

朱瞻基听了这话,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朱高烨。

可是不等他开口就听到朱棣的声音响起,“既然这样,我也不怪罪你了。”

“你以故乡为题作一首五言诗给大伙助兴吧!”

说完,询问身体都摇晃的于谦,“你能作诗吗?”

见状,朱瞻基呆滞地盯着朱高烨,下意识竖起大拇指。

朱高烨得意地拍拍手,然后神秘兮兮地笑了,“你别急,你仔细听他的诗,肯定让你非常震惊。”

于谦跪在地上,听到朱棣的话,醉眼蒙眬的眸光里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

“皇上,恐怕臣的诗不应景。”

这话勾起朱棣好奇心。

“无碍,说吧。”

于谦看着朱棣,晃动着脑袋,开始作诗。

只是第一句就让一旁的朱高炽脸色大变。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朱瞻基听到这句也是神色一惊,直觉接下来不会是什么好听的话,连忙向朱棣看去,想看看朱棣神色是否有异常。

朱高烨听到这时并不觉得意外,整首诗他都会背,这场面,电视剧里不知演了多少回。

不过,现场表演和看古装剧本质区别挺大。

朱高烨看到朱棣和文武百官,神色惊疑不定,也更加理解诗中含义有多大逆不道。

朱高烨凝眉细想时,于谦满嘴酒气地继续,“老翁拥纳债,稚子卖输粮。”

听到这句,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全都一脸震惊地向于谦看去。

朱棣脸色也已经非常难看起来。

可于谦不只是天生胆大,还是借着酒劲借题发挥。

他眯着眼,仿佛没有看到朱棣脸色大变,摇头晃脑地继续念念有词。

“破壁风生屋,梁频月越堕床。”

“哪知牧民者,不肯报灾荒。”

于谦说完最后一句,朱高炽再也听不下去。

他于心不忍地看了跪在地上的于谦一眼,摇头叹了口气,然后看向满面怒容的朱棣,连忙站出来指着于谦怒骂。

“于谦,你竟然敢喝那么多酒在御前失言。”

“好在皇上网开一面不跟你计较。”

说完,生怕朱棣盛怒之下,斩了于谦,连忙对一旁伺候的太监招手。

“下不为例啊!”

“来人,拖下去!”

见状,朱棣对朱高炽怒斥。

“骂和尚是秃头也就算了。”

“我不聋也不傻,还轮不到你替咱做主。”

说完就指着于谦继续道,“太子,这是你选的人吧?”

朱高炽连忙跪下,点头认错,“请父皇治罪!”

朱棣没有理会他,而是看着,仍然跪着却一脸放浪形骸的于谦。

“哪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是哪里的官员,没有上报灾荒?”

“稚子卖输粮。”

“大明赋税并不高,至于要卖口粮吗?”

于谦原本醉意正浓,听到这话,立马清醒了几分,连忙跪着身体磕头。

“皇上又要北征。”

“各地官员都不择手段提高赋税。”

说完又磕了一个大响头,一副拼命死谏到底的样子。

“希望皇上不要那么好战,施恩于百姓。”

朱瞻基看着这样的于谦,淡淡摇头,“挺好的状元,为何那么不惜命?”

朱高烨听到这话颔首,却没有开口,他心中了然地看着于谦。

于谦死不了!

不过此刻他必须先承受得了朱棣怒火,保命要紧。

果不其然朱棣听到于谦的话,更加愤怒。

“胡说八道!”

“江浙富饶之地尚且需要卖口粮活命,那边关百姓呢?”

朱棣愤怒地对于谦一甩衣袖,手指着于谦的鼻子就骂,“简直迂腐!”

朱高炽看到朱棣动怒到这种地步,心中大惊,连忙开口替于谦求情。

“父皇,于谦难过母亲亡故,心思混乱,他的话当不得真啊!”

“请父皇宽恕他妄言之罪。”

“你闭嘴!”

朱棣对朱高炽甩了甩袖子,然后看向浑然不怕死的于谦。

“你还真觉得自己是李太白,是酒仙诗圣文曲星附身吗?”

“两升酒没喝死你,到咱这舞文弄墨跟我玩死谏那套。”

“你真以为大明除去你,就无人配当状元郎了吗?”

“咱现在让你知道。”

“大明多的是会吟诗作对的人,不差你于谦一人。”

朱棣说着,鹰一般的目光扫向文武百官。

“你们随便上来一个,给不怕死的于谦见识一下。”

“咱让他知道大明是不是没有他,就没有人才了。”

满朝文武听此,彼此对视一眼,看着朱棣难看的脸色,一时间无人敢应答。

御前作诗,如果作的好还行。

可如果作不好,失了皇上脸面,说不定就和于谦作伴身首异处。

此刻小命要紧,千万不能冒尖!

众人心里都有小九九,谁都不愿冒头的情形气得朱棣脸色涨红。

“诗作的好,咱重重有赏。”

朱棣刚说完,一声稚嫩的童音传了出来。

“我来!”

众人就看到朱高烨从人群中站了出来,看着朱棣就开口。

“沁园春雪。”

听到这几个字,众人大惊,小王爷准备作词。

全都不可思议地向朱高烨看去。

就连负责今晚警戒的朱高煦都愣了片刻,才碰了碰身边的内侍。

“他在念啥?”

内侍听此一愣,低垂着头回话,“回赵王,梁王似乎是要作词。”

“词牌名是沁园春。”

“哦?”

朱高煦微怔,然后一脸疑惑地打量朱高烨。

他们老朱家这一脉,除了太子,其他兄弟都是马背上长大的粗人。

特别是他和朱高煦,打小就跟随朱棣舞刀弄枪,说书读到狗肚子里去,都不夸张。

因而听到朱高烨准备作词,本能就是鄙视。

他耸了耸肩,嗤笑一声,“你把字都认全了吗?还作词?”

朱高烨没有理会,在所有人惊疑的目光中,淡淡开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还跪着的于谦听此骤然抬头,投向朱高烨的目光中,并射出惊艳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