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能既要又要(求追读)

  • 明汉武帝
  • 余人
  • 2055字
  • 2024-10-01 16:19:03

前院的阳光越发灿烂如春,景泰八年正月底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

殿中的五位重臣,此刻如遭雷击,更是面临着人生十分重要的抉择。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本质是削弱相权,打掉文官集团的领头人。只是文官集团根本不是老实本分的群体,不起眼的内阁正慢慢向丞相府的角色演变。

太宗朱棣当年设立内阁,从翰林院选择一些词臣,初衷仅是设立一个秘书处协助自己更好地处理政务。

只是随着内阁的不断壮大,他们早已经不甘于充当秘书的角色。

到了正统时期,由于当时的朱祁镇年仅九岁,内阁的三杨正式敲定沿用至今的票拟制度,其实内阁已经窃取了大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

内阁掌握最高的权柄,但跟他们的地位并不相匹配,自然还不能取代宰相的地位。

以第一任内阁首辅解缙为例,他是以正六品翰林侍读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最高品秩是正五品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在解缙之后的内阁首辅是黄广,他的品秩是正五品文渊阁大学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死后被追赠正二品的礼部尚书。

真正改变内阁首辅品阶过低问题的人是三杨中的杨荣,亦是自他开始,内阁阁臣已经不再仅限于皇帝秘书这个角色。

杨荣在明仁宗即位后,由于他的威望太高,又是太子府旧人,所以因功升任正三品太常寺卿,那年他已经是六十二岁。

正是从杨荣开始,内阁阁臣不再局限于正五品的大学士,而是开始兼任中央要职,更是被授予三少三孤等虚衔。

若说中央要职仅是跟六部尚书平起来坐,但他们得到三少或三孤头衔后,地位已经隐隐要高于正二品的高部尚书。

内阁现在早已经崛起,现任内阁五位阁臣全都不是专职的阁臣。

首辅陈循兼任户部尚书,次辅高谷兼任工部尚书,阁臣商辂兵部左侍郎兼太常寺卿,王文兼翰林院学士,萧镃则是担任户部尚书辅助陈循。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原本还兼着吏部尚书一职,但因母亲过世服丧,所以才辞去吏部尚书一职。在服丧归来后,他已经晋升从一品的少保,任谨身殿大学士,地位已经高于普通的吏部尚书。

内阁阁臣将手伸向六部衙门,固然是贪婪六部衙门的权势,但亦是他们正五品大学士官职提升到从一品的所需要的过渡官职。

只是这里的害处自然是显而易见,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他们每日票拟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奏疏已经是头昏眼花了,特别人越老精力越衰竭,当真还有精力处理六部衙门的事务吗?

目前的普遍做法是陈循将户部交给精力更好的萧镃,亦或者是像高谷那般将负责的工部全部事宜,通通交由自己的两个副手进行处理。

不管是前者,还是属于后者,阁臣其实都没有做到自己所应该履行的义务,这无疑是不利于中央部门的健康运转。

“陛下,此等更改,恐是有违祖制!”内阁首辅陈循不愿意放弃户部尚书的职务,于是小心翼翼地搬出祖制道。

此话一出,王直当即嘲讽道:“祖制?在太宗时期,哪个阁臣是身兼中央要职的,他们谁不是专职于内阁协助陛下拟票?”

这里再度存在着认知的误区,陈循的意思是效仿三杨时期,但王直直接将事情指向了太宗朱棣的时期。

“太子殿下,我等阁臣可以两者兼顾,绝对不会影响拟票!”商辂想要进行挽回,于是认真地表态道。

话音刚落,于谦当即粗暴地挖苦道:“商辂,你将嘴闭上吧!你这个兵部左侍郎,任职以来有几日到兵部衙门入值的呢?”

这……

商辂被于谦无情地揭穿事实,顿时所有阁臣都是哑口无言了。

有关内阁阁臣兼任六部要职,他们自身都发现精力问题,所以往往很多时候他们都是选择留在内阁而不前往六部衙门。

即便他们在内阁的事务不多,即便是无所事事,他们都很少选择离开。

毕竟内阁才是决策中枢,一旦他们离开的时间过长,鬼知道发现了什么重要的决策。他们有志成为大明王朝的掌舵者,又怎么会愚蠢地前往六部处理事务,最终让自己远离决策中心呢?

正是如此,他们五位阁臣的身上都有兼职,但谁都是将重心放在内阁的事务上。

“孤意已决!今后内阁将向太宗时期看齐,六部实职要求专员专职,你们五位阁臣都需要进行取舍,而不能是既要又要!”朱见深不再跟他们讨价还价,而是当即敲定下来的。

虽然贪得无厌并没有说出口,但眼前这五位阁臣无疑就是这种嘴脸。

大明王朝停摆这么久,跟他们又何尝没有关系呢?他们只专注于如何夺权,完全没有考虑过大明百姓,更没有思考该如何才能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好!

“臣等领旨!”陈循等人看到木已成舟,只好无奈地表态道。

萧鎡是经陈循推荐入阁的,偏偏跟着陈循居着同一个户部尚书的位置:“太子殿下,臣请留在六部担任户部尚书,还请应允!”

啊?

此话一出,大家的重臣当即面面相觑。

只是很快便看穿了萧镃的小心思,由于他在内阁排在最末,偏偏跟陈循同任户部尚书一职。从自身利益出发,反而他不可能担任内阁首辅,还不如选择更加实惠的户部尚书。

内阁首辅陈循此刻的老脸显得阴沉不定,原本他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内阁,但而今不得不将这个选择放在台面,毕竟萧滋都看得出户部尚书更加的实惠。

“太子殿下,若是臣选择出任工部尚书,却不知能否进入监国处呢?”高谷的心里微微一动,却是突然发问道。

朱见深没想到这个小群体的关系这么容易就激化,于是淡淡开口:“萧阁老想要出任户部尚书要看陈阁老的选择!至于监国处,只要你们五位不在内阁专职,皆可如果于少保和王尚书这般兼任监国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