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家村的支前工作一向走在全乡的最前列,每次乡长郑大山表扬完行政村主任李俊杰,都会在他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上一巴掌,用十分亲昵的口吻说:“好后生!”然而,今天李俊杰却受到郑大山的严厉批评,而且当着全乡行政村主任的面让他站起来回答:“救国公粮的征缴任务下达五六天了,你们村为什么还没有完成任务?”
站起来的是一位身材修长、浓眉大眼的年轻人,他略有些局促,却谈吐自然从容,思路清晰,显得很是稳练。
其实李家村救国公粮的缴纳工作早就开始了。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全村人就忙碌起来,烘烤、晾晒、磨面碾米,就在全村人正忙得不可开交时,行政村主任李俊杰接到通知:有12名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要从黄河渡口往延安后方医院运送,当天晚上要在李家村歇息,必须做好接待工作。一副担架配备4名担架队员,12名伤员应该有48名担架队员,这就是说李家村要提供60人的食宿和服务工作,这对于大一点的村庄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但对于李家村而言,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李家村行政村虽由李家村和马家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却不足二十户人家。李俊杰马上召集李家村村长王富贵和马家村村长马战胜布置任务:“战胜叔,你负责伙食,把村里的妇女动员起来,先从各家各户征收米面、蔬菜和柴火,再组织她们做饭。尽我们最大的能耐,让他们吃饱吃好。富贵,你和我负责住宿,先动员乡亲们腾窑,最少得腾出十二孔窑洞,然后组织乡亲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把炕烧得热热的。全村的被子全部集中起来,必须保证伤员和担架队员每人一块被子。”王富贵问:“那乡亲们住哪儿?盖什么?”李俊杰说:“乡亲们全部并窑,男人集中在五孔窑内,婆姨人和娃娃集中在七孔窑内。”王富贵说:“那怎能住得下?”李俊杰说:“炕上住不下,灶火圪里也能住。睡不下,就是坐一晚上,也得把窑洞腾出来。至于盖的,自己想办法,老羊皮袄尽量留给娃娃和老人。”
尽管这样的接待工作,对于李俊杰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然而,有些事他还是没有想到。
按照事前的安排,向前家的窑洞是要腾出来给伤员和担架队员住的。向前家的门楣上不仅挂了一块红布,还有一副自制的弓箭,这两样东西是在告示村人,这家人生了娃,而且是个男娃。按照乡俗,这坐月子的窑洞,外人,特别是男人,是不能踏进去的。这孔窑洞是不能征用的,而且必须给月婆留块被子,李俊杰只好转身往外走。李俊杰来到四叔李瑞堂家,四叔家的窑洞也在征用之列。李俊杰踏进窑洞时,四婶正在炕上为四叔接尿。前不久,四叔去支前,本来这趟差事是派给四叔的儿子平娃的。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平娃喝多了酒,迷迷糊糊地掉进一条沟渠内,崴了脚。四叔便自告奋勇地替儿子去支前。支前队将所运送的军需品送到前线就往回返,在返回的路上突然遇上几个出来抢粮的日本鬼子,两个担架队员被打死,四叔的右腿受了重伤。四叔受伤后顺着山坡滚进一条山渠内,他顺着山渠爬进一个哨眼中,鬼子胡乱开了一通枪便走了,四叔这才逃下一条命。后来,当地老乡发现了他,并用担架将他送到黄河以西的八路军总医院,医院为四叔取出腿上的子弹,治疗了十几天,又派当地老百姓将他送回家。如今,伤口虽然基本愈合,但因伤了骨头,四叔仍然不能下地,吃喝拉撒全得由四婶护理。
这些情况李俊杰本来是知道的,但分配窑洞时竟忘得一干二净,李俊杰正在自责,四叔说话了:“老三,和你商量个事。”李俊杰说:“四叔,什么事?”四叔说:“你看我这腿到现在还没有好彻,走不了路。能不能让并窑的人住到我窑里来?”李俊杰说:“当然能,都怪我考虑事情不周全,我这就去叫人。”四叔说:“我成天在炕上拉屎拉尿,连我都觉得窑里臭烘烘的,不知人家嫌弃不嫌弃?”李俊杰说:“咋会呢!乡里乡亲的,谁会嫌弃谁!”四叔说:“那你帮我将门帘挑起,再将天窗打开。”李俊杰说:“把门帘挑起来就行了,天窗就不要开了,天气已经转凉,小心感冒。”四叔说:“没事,你还是打开吧。”李俊杰要走了,四叔将盖在身上的棉被递给李俊杰:“拿上吧,我知道伤员那里缺被子。”李俊杰说:“四叔,被子你留下,你的伤还没有好哩,可不敢着凉,伤员需要的被子我来想办法。”四叔还想推让,李俊杰说:“四叔,不要再推让了,不就一块被子嘛,我在哪里都能找得到的。”
天快黑时,担架队就进了村。本来算计好的,把全村的被子全部集中起来,刚好六十块。给向前媳妇和四叔各留了一块,就少了两块被子,李俊杰正准备去五里以外的辛家村借被子,被大嫂腊梅挡住了:“老三,伤员和担架队员都累了,需要早早休息,你跑那么远去借被子,啥时才能回来哩。别去了,我这里有被子。”说着就从箱子里取出两块被子,这是一红一绿的两块绸被子,一块上面绣着一簇牡丹,一群蝴蝶围着牡丹上下翻飞。一块绣着几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对鸳鸯在水中戏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李俊杰知道大嫂腊梅对这两块被子的珍爱程度。
在腊梅十四五岁的时候,娘家村上有户人家的儿子结婚,这是户富裕人家,结婚仪式很是张扬。迎亲队伍用的是两班吹鼓手,长号一响,唢呐齐鸣,锣鼓喧天,十几匹骡马的串铃叮咚作响,把个迎亲仪式的热闹红火渲染到了极致,让一村人看得直咂舌。特别是那些婆姨女子,她们一边看着,一边还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指指画画地评判着:“看那迎亲媳妇多俊俏,身上的衣服多漂亮。那驮在骡马驮上的箱箱柜柜明光闪亮,花团锦簇,真好看。”更吸引腊梅的是驮在骡驮上的两块绣花缎面被子。腊梅长到这么大只见过粗糙、色泽暗淡的家织布被子和用羊毛纺织的被子,何曾见过如此亮泽、光滑、柔软、色彩绚丽的缎面被子,她忍不住用手摸了一把,让她没想到的是,那双经常干粗活的手一触摸到被面就发出“扑喇喇”的声音。被子的主人指着腊梅大声呵斥:“不瞧瞧你那是什么爪子?竟敢摸我家的缎面被子,你给我爬得远远的!”一向自尊心极强的腊梅扭头就跑,回到家大哭一场。
腊梅的泪水刺痛了母亲的心,第二天她背了许多粮食去了县城的集市,换回一头老母猪。从此,母女俩便进东家出西家,倒泔水收烂菜叶子。每天上午,腊梅还要顶着烈日去山上寻猪草,寻满了一筐后在河里洗净,再提回来剁碎,煮熟。腊梅家那头老母猪嘴还特馋,它吃食时,腊梅得站在猪槽旁,端着麸瓢一把一把地往猪槽里撒。否则,它就不好好吃食。母猪下崽后更是麻烦,母女俩得轮流守候在猪圈里,为小猪娃配奶,并看护那些随时都可能被它们的母亲压死的小生命。猪崽长到一定程度,腊梅母女俩就将它们挑到集市上去卖,一次卖不完,还得卖几次。就这样,不知卖了多少窝小猪,母亲终于拿回来一红一绿两块绸被面。她对腊梅说:“这是我给你买的嫁妆被面,花你自己去绣,绣好了我给你缝成被子。”腊梅这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喂养老母猪。她说:“妈,你去退掉,咱们受苦人哪能消受得起这么金贵的东西!”母亲说:“不退,妈本来还想给你买缎被面的,妈手头的钱少了点,就买了绸被面。他们有钱人是人,咱也是人,为什么消受不起?”腊梅好说歹说,母亲就是不退。
腊梅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将两块被面绣成。被子缝成后,作为嫁妆被腊梅带到李家村。然而,这两块被腊梅视为珍宝的被子就一直压在箱底,她舍不得使用。
李俊杰说:“大嫂,这可是你的嫁妆被子!”腊梅说:“嫁妆被子也是被子,在关键时候要派上用场,你什么也不要说了。”
腊梅踏进伤员的住处时,伤员正与一担架队员为一块被子推让,“还是你盖上吧,你受伤了,不能受凉!”“还是你盖上吧,你辛苦了一天,应该好好休息。”腊梅说:“你俩就别推让了,我这里拿被子来了。”伤员看着这崭新的被子忙说:“大嫂,不要,你看我这身上又是污泥又是血迹,这么好的被子会糟蹋的。”腊梅说:“兄弟,你打日本鬼子受了伤,是大英雄,无论盖什么被子都不会糟蹋。”
腊梅把被子盖在伤员身上,并将边边角角压得实实的,又在炕上摸了一把,炕烧得很热,她放心了:“兄弟你还需要什么就吭声,不要客气。”伤员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战士,头上和身上都缠着绷带,也许痛得厉害,他一直咬着嘴唇。腊梅的眼泪流下来了:“还是个娃娃哩,狗日的日本鬼子真作孽,把人伤成这样。人在做天在看,狗日的日本鬼子绝不会有好下场。”伤员的泪水流下来了。腊梅说:“兄弟,你咋哭了?要是还冷,我再给你加件老羊皮袄。”伤员只是流泪,并不说话。腊梅说:“兄弟,是不是伤口疼得厉害?你就放声哭吧,哭哭就能轻松一截。”伤员还是不吭声。腊梅说:“兄弟,你不会有事的,明天你就能到延安,在八路军医院治疗上一些时候,你就可以恢复健康。你不要怕,明天我就去马神庙向老天爷祈祷,让老天爷保佑你早日恢复健康,也让老天爷保佑所有的八路军都平平安安。当然也要老天爷惩罚狗日的日本鬼子,让他们挨炮弹,吃枪子,死得绝绝的,一个也不留!”伤员笑了:“大嫂,我没事,不知道为什么看见你就像看见我妈,眼泪不由得就流下来了,现在好了,你放心。谢谢你,大嫂。”腊梅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
安置好担架队员和伤员的住宿,李俊杰就急匆匆地来到大哥李俊英家中。
李俊英正在一个大角盆内和面,大嫂腊梅和二嫂丁香正在切臊子,萝卜丁、土豆丁、豆角丁、茄子丁红红绿绿地切了一大盆。锅内的羊肉已香味扑鼻。李俊杰一进去就蹲在灶火圪里烧火。锅内的水开了,李俊英将饸饹床架在锅上,腊梅将和好的面揪出一块搓成圆柱体塞进饸饹床内,李俊英上了锅台,坐在饸饹床上咯吱吱地压起来。压完了,腊梅用切菜刀一切割,饸饹面全部落入锅内。饸饹煮熟后,马战胜和几个妇女将饸饹捞在碗里,浇上臊子,放在几个木盘内,端着去了各个伤员的住处。又一锅饸饹煮出来,李俊杰将饸饹一碗碗地捞好,浇上臊子,一一递给前来的担架队员。有一位担架队员来得最迟,他一颠一跛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李俊杰问:“这位大哥,你的脚怎么啦?”担架队员说:“脚崴了,疼得人走不动。”李俊杰赶紧将担架队员扶坐到炕上:“你坐着别动,我去给你端饭。”
吃罢饭,这位担架队员正准备离去,李俊杰说:“这位大哥,你先别走,你那崴了的脚必须敷一敷,否则,明天会更痛。”担架队员说:“我倒是这么想哩,又怕给你添麻烦。”李俊杰说:“看大哥你客气成啥了,你为抗日的事受了伤,我们咋能不管哩!”
李俊杰脱下担架队员的袜子,呈现在他面前的脚掌上布满了血泡,那只崴了的脚脖已经肿胀起来。李俊杰用浸了冷水的毛巾为担架队员冷敷:“这血泡也得用针刺破,不然,你明天咋走路哩!”
敷完脚,李俊杰找来一根缝衣针,在麻油灯上烧过后,穿刺担架队员脚上的血泡。刺破了,便小心翼翼地挤出里边的血水,用棉花擦干净。担架队员感激地说:“兄弟,你真好。”李俊杰说:“不瞒大哥,我也参加过担架队,知道这是个苦差事。”
李俊杰确实参加过担架队,是在1936年红军东征时。那次秀延县派出了1000副担架,4000多名担架队员。李家村共有4人参加了这次东征。二叔李瑞清的大儿子春生和马战彪的大儿子向义是直接参军上战场的,结果春生牺牲在东征的战场上。李俊杰和王富贵是作为随军担架队员上前线的。东征红军是正月出发的。东征的目的是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直接对日作战。然而,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首先考虑的却不是抗日,而是自己地盘的得与失。因而自红军东渡黄河始,阎锡山就拼命地阻拦,仗便一个接一个地打。渡过黄河的第一仗,就牺牲了一个担架队员,接着几仗又牺牲了几个担架队员。
那一仗,李俊杰也差点丢了性命。战斗开始不久,就有不少红军战士负伤,担架队员们便冲上去抢运。李俊杰背起伤员刚准备离去,一发炮弹突然袭来。李俊杰正好处在一个圪棱上,他就地一滚,滚下圪棱。他以为自己和伤员全完蛋了,庆幸的是他们只是被炮弹炸起的尘土所掩埋,两个人都没有受伤。让担架队员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危险天天都可能出现。一天,李俊杰他们抬着伤员刚上路,天就下起了雨,不一会儿,雨变成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雪花一落地就消融,地上很快就结出一层冰,走起来特滑。担架队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前行。本来大半天就可以走完的路程,到天黑还未到达目的地。这时,自早饭后一直未进食的担架队员们饥肠辘辘,疲劳至极。早已压破的肩膀和满是血泡的脚底板的疼痛又一起袭来,让他们几乎无法迈步。他们好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顿饭,再烤烤浑身湿透的衣服。然而,他们不能!这里是敌占区,敌人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有一队担架队就是进村寻找食物时,与敌人遭遇,牺牲了好几个队员。担架队员们只好咬着牙继续前行。夜幕逐渐降临,雪却不想停歇。伤员的呻吟声不断传进担架队员的耳朵:“冷、冷。”伤员的衣服完全湿透,寒冷和饥饿让他浑身哆嗦。李俊杰说:“不行,无论如何得为伤员寻找一口吃食,寻找一身干衣服。”担架队在一个村外停下来,李俊杰与担架队员小马进了村。
李俊杰和小马分头行动。李俊杰踏进一户人家的门说:“大哥大嫂,我出来办事,路困了,能不能给口吃的,给身干衣服。”看得出来,这是一穷苦人家,家中并无多余的衣物和食物,但还是十分慷慨地找出一身干衣服和几个窝窝头。李俊杰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圆放在炕沿上说:“我还急着赶路哩,谢谢你们了。”这家主人将银圆装进李俊杰的衣袋内说:“穷家富路,兄弟比我更需要它。这黑天半夜又下着雪,你干脆在我家住上一夜,明天再走。”李俊杰说:“家有急事,住不得,谢谢你们了。”李俊杰出门时,将两块银圆悄悄塞在炕席下。
李俊杰刚出门,就听见几声枪响,他朝枪响的方向望去,借助于雪光他看见几个端枪的人正在追赶一个人。紧接着又是几声枪响,被追赶的人突然倒在地上。李俊杰赶到出事地点时,敌人已经离去。当他确认倒在地上的人就是担架队员小马时,他的心都快要碎了。他将小马抱在怀中,失声痛哭。自进入山西以来已有好几名担架队员牺牲在战场上。现实告诉他,上了战场就等于每天都在鬼门关上闯荡,每天都在与死神赌输赢。但是,他还是无法接受失去队友的残酷现实。每牺牲一名担架队员,他的心灵上都要遭受一次沉重的打击,让他好几天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中。五十多天的东征中,让他备受折磨的莫过于此。
那天夜里,他们歇息在一个山沟里。过度的疲劳和瞌睡让担架队员躺在地上就睡着了。然而,大地尚未解冻,人一着地,那潮湿的寒气便像无数箭直往身体里边窜。不一会儿,大伙全被冻醒。爬起来后,这才感觉到腰也疼,腿也疼。这时,雪又大了起来,风卷着飞雪像一把把利剑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切割着。觉自然是无法睡了,担架队员只好起身继续前行。然而,那肆虐的风雪却如同无数条绳索羁绊着人们,不但让人无法前行,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担架队员只好找个避风弯围坐起来,并很快进入梦乡。还不到一个时辰,担架队长喊醒大家:“乡亲们,快起来,这样下去,我们会冻死的。”大伙准备往起站,却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原来大伙的四肢已经冻僵了。担架队长说:“揉一揉双腿,相互扶持着往起站。”大伙按照担架队长的吩咐,慢慢地站了起来,在地上蹦着跳着,相互用肩膀碰撞着,或者紧紧地围站在一起原地踏着步,踢踢踏踏的声响淹没了风雪的呼号声。
让李俊杰没有想到的是像这样风餐露宿的日子竟成了担架队员的家常便饭。他们夜宿过沟道山梁,夜宿过老乡们的院子和打麦场。他们常常要顶着星星赶夜路,冒着雨雪爬山过涧,疲劳折磨着每一个人。当然,最遭罪的还是一对肩膀和一双脚板,开赴前线没几天,所有人的肩膀都肿胀起来,脚底板上也布满了血泡。几天后,肿胀的肩膀磨破了,血渗透衣服,浸染到担架上,血泡磨破后,整个脚底板血淋淋的一片。担架一上肩,肩上的疼痛和脚上的疼痛便一齐袭来,让你忍不住直哆嗦。这种痛苦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天,肩膀上和脚底板上都生起一层老茧,这才算打磨出来。而对于随军担架队员来说,最大的考验还是在战场上抢运伤员。几乎每一次抢运都是闯荡一回鬼门关。担架队跟随着红军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七十多天,回到陕北时早已过了春播时间。从东征前线回来后,李俊杰便更加重视支前工作。每次接待路过的支前人员,他都要尽全村的人力和物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俊杰本打算替代那位崴了脚的担架队员去抬担架,还没出发,又接到乡上的通知:有批军用物资要往前线运送,运输队已从延安出发,当晚要在李家村歇脚,望做好接待工作。这样,李俊杰便脱不了身,只好让大哥李俊英支这趟差。
李家村人又一次忙碌起来。磨面、碾米,打扫窑洞,清理牲口棚圈,男女老少都上了手。
从各家各户征收上来的糜草、谷草、麦秸和苜蓿全堆放在打麦场里,像山峁一样堆成几堆。四口铡刀一字摆开,八个人分成四组同时开铡。这铡草,需要两个人的默契配合。铡草人需要力气大、动作快。草一擩上来,握铡刀柄的双手猛一使劲,草就干净利落地铡碎了。擩草人动作要灵敏快捷,迅速准确地将草擩到铡刀口里,既保证铡碎的草长短均匀,又不被铡刀铡了自己的手。在这四对铡草人中,王富贵与妻子桃花、马战胜与腊梅、马战彪与竹梅,属于那种配合默契者,铡草的速度快,质量也好。而李俊杰与二嫂丁香的配合就不那么默契了。往常,铡草这类活都是李俊杰与大哥李俊英,或二哥李俊义一块儿干的。今天,李俊义和村上的许多男人一样都在清理自家的牲口棚圈。牲口在棚圈里又拉又尿,常常又湿又潮,臭气熏天。所以就得定期清理,将湿粪便挖出来,垫上干土或柴灰。今天,要来几十头牲口,各家各户的棚圈都得征用,自然得清理一番。本来李俊义是让妻子丁香清理的,但丁香是个喜欢干净的人,她嫌牲口棚圈内太脏。再说了那是个纯力气活,她也没这个力气。在这两样活路中,她只能选择铡草。她原以为擩草是个简单活,没什么难的。但是来了一试,才知道自己根本干不了。因为,她不能快速地将草捋到手中,即使捋到手中,也凌乱不堪。而且她擩草的动作不仅缓慢,幅度也不均匀,铡出的草便长短不一、凌乱不堪,牲口根本无法吃。最惊险的是她每次擩草手都离铡刀刃太近,有几次差点铡了她的手。丁香只好自动退却:“我还是去清理牲口棚去,让你二哥来擩草。”丁香刚走到场畔,李俊义就来了。李俊义已将牲口棚圈清理完毕,他知道妻子丁香干不了铡草的活,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铡好的草在打麦场里堆成一个大山峁,李俊杰站起来拍着身上的土说:“大伙抽几锅烟,稍微歇一歇,就回家去取扁担和筐子,抓紧时间将铡下的草运送到各家的牲口棚里。”
筐子和扁担找来了。男人们肩挑,女人们手提,天黑前铡下的草便全部运送到各家的院子里。
天还没有黑尽,运输队就来到村上。吃过晚饭,一路辛劳疲惫不堪的运输队员倒头便睡,经管牲口的任务就落在了乡亲们的头上。李俊杰挑选了八个年轻人,将他们分成两拨,一拨管前半夜,一拨管后半夜,巡回为几十头牲口添料加草。
李俊杰管的是前半夜,他在饲喂牲口时发现有一头黑色的毛驴几乎不怎么吃喝。他从家中拿了些麦麸拌在草中,这头毛驴还是不动口。他又向槽内撒上了半瓢黑豆,它还是无动于衷,他端了半盆米汤凑在它的嘴巴下,它只是用舌头舔了舔,就不再动了。李俊杰将驴主人叫起来:“你的毛驴是不是生病了,不吃不喝。”驴主人走到棚圈内观察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今天在路上就不对劲,卧了几次驮。”李俊杰说:“得赶快找兽医看病,不然就麻烦了!”驴主人被提醒了,从桩上解下缰绳就往外走。这时已到后半夜,轮到王富贵来为牲口添草,李俊杰对前来添草的王富贵说:“富贵,你随这位大哥去吧,万一有个什么情况,两个人好对付一些。”王富贵“噢”了一声就去撵驴主人。李俊杰说:“黑灯瞎火咋走哩,拿上马灯。”遂把手中的马灯递给王富贵。
吃过早饭,运输队要出发了,王富贵他们还没有回来。李俊杰只好让二哥李俊义牵了自家的毛驴去支差。
送走了运输队,李家村人赶忙又投入爱国公粮的缴纳工作中去,紧赶慢赶,还是没有按乡上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自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从黄河西岸到延安设立了许多兵站,通过这些兵站将军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从前线运回来的伤员又通过兵站运往八路军后方医院。这些运输任务就是靠各县抽出来的支前人员来完成的。李家村因设有兵站,经常要接收一些额外任务,这郑大山是知道的。经李俊杰这么一解释,郑大山说:“噢,原来是这样。那好吧,你回去抓紧工作,争取在这一两天内完成任务!”
李俊杰说:“那没问题。”
郑大山接着又讲:“我刚才批评了李家村行政主任李俊杰,是因为这项工作拖不得啊,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我们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冲锋陷阵啊!大家知道,狗日的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是狗日的还在不断地发动进攻。狗日的日本人是想把全中国都吞进肚子里去,我们能答应吗?当然不能答应,我们不能做亡国奴!所以,我们就要把支前工作搞好,不仅要做好救国公粮的征缴工作,还有几项工作要抓紧落实。第一项是做军鞋,每个妇女两双,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第二项工作是征兵,具体工作明天开始,你们的任务就是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第三项工作是支前。狗日的日本人占领山西后不停地向黄河西岸发动进攻,企图侵占我陕甘宁边区。为了抗击日本鬼子的进攻,八路军留守兵团成立了河防部队,现在河防部队已开往黄河沿岸,急需建立防御工事。因此,边区政府要求我们县动员2500人去黄河沿岸修筑工事。动员民工的工作必须两天内完成,后天全县支前民工就得赶到黄河沿岸。任务重,时间紧,拜托各位回去抓紧做工作,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另外,有件事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自抗战爆发以来,不断有敌占区的难民进入边区,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万多人。对这些难民,边区政府已拨款10万元予以赈济,但要让难民能够生存下去,这远远不够,还需要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希望乡亲们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协助政府安置好难民,有物给物,有力出力,让难民们有住处,不饿肚子。但有一个问题我还要特别提醒一下,随着难民的进入,一些特务汉奸也混进边区,希望乡亲们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郑大山的话音刚落,李家村行政主任李俊杰就说:“乡长,昨天夜里,我正为一户抗属挑水,儿童团团长秋生和团员生财急急慌慌地跑来报告:‘咱打麦场的草窑里躺了一家四口人,你快去看看,是不是特务汉奸!’我随了秋生和生财来到打麦场。草窑里果然躺着个男子,身边坐着一位不停地哭泣的女子,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旁边还躺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没等我开口,女子便流着泪说:‘我们是逃难的,孩子他爸病了,在你们这里借宿几天不知行不行?’”
“我蹲下来,通过马灯的光亮看见草堆中躺着一位满脸胡须、形同囚犯一样的男人,他面色通红,呼吸急促,浑身颤抖。我用手在男子的额头摸了一下,滚烫。我这个人见不得可怜人,一见心就软了,想也没有想就把那男子背到了我们家。”郑大山问:“你问了没有?他们从哪里来?”李俊杰说:“问了,那女的说,他们是山东人,逃难出来的。男的叫宋振华,女的叫张牡丹。”郑大山说:“山东?那是敌占区啊,你鬼小子可不敢将一个特务汉奸藏在自己家里,否则,你就吃不了兜着走!”李俊杰说:“我也怀疑过他们是不是特务汉奸。但从他拖家带口和昏迷中不停地叫喊着要‘杀日本鬼子’的举动中,又觉得他不像是特务汉奸!”
郑大山说:“昏迷中的喊杀要是演的一场戏呢?”
李俊杰说:“我也这么想过。但是我还是决定救助他。我想如果他真是逃难的老百姓,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救助。退一万步说,如果他真是个特务汉奸,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就有争取其弃恶从善的可能性,更何况他还有老婆孩子。如果他死了,这老婆孩子可怎么生活啊!至于他的真实身份,我们肯定是要查的。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听他说他有个叫贺志诚的表哥在延安留守兵团当连长,我们可以到那里去调查了解。”
郑大山说:“说得有道理。这样吧,过几天我要去延安开会,顺便调查了解一下,看能不能搞得清。”
李俊杰说:“这样最好。”
头一天晚上李俊杰把宋振华背到家中后,让大嫂腊梅又是拔罐子又是挑针,拔过罐子后,他又用冷毛巾为他冷敷降温,到了后半夜宋振华的呼吸就平稳了许多。今天,李俊杰去乡上开会,腊梅又为宋振华拔了一通罐子,到了下午,人就苏醒过来。李俊杰从乡上开完会回来,见宋振华苏醒过来,十分高兴。他说:“你终于醒过来了,太好了!”牡丹显得十分高兴,她说:“振华,是他们救了我们,我们真是遇到活菩萨了。”宋振华说:“兄弟,谢谢,谢谢!”李俊杰说:“不用那么客气,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说,我和我们村里的人都会尽力帮助的。”正说话间,腊梅端着一盆拌汤和几个馍馍进来,这个几天未进食的人竟将多半碗拌汤喝了下去,牡丹看着丈夫一口一口地进食,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俊杰送来一担水后,又提着一筐红枣走进来。他一进门,两个孩子就扑上来抓起红枣往口中送。牡丹问:“今年的红枣不是都烂掉了吗,你怎还有这么好的红枣?”
李俊杰说:“我们打得早,下雨前基本就打完了。打下后就存放在河边的石岸里。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们这地方的河岸都是石头的,而且有许多地方的石岸像个棚子一样延伸出来,小的有几尺宽,大的有一二丈宽,把红枣倒在里边,既晒不上太阳,又通风。这种石岸离地还有一二丈高。把两边的路一封,牲口也没法进去糟蹋。这种阴干的红枣水分损失少,既好看又好吃。我拿来的就是阴干的枣,你尝尝,比晒干的好吃。”
牡丹从筐子里拣起一颗红枣咬了一口,“你们这儿的红枣就是香,我们那里也有红枣,可没这儿的好吃。”
李俊杰说:“红枣这东西也挑拣地方,天下的红枣只有黄河畔的最好吃。听古辈子人讲,凡是能听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能栽枣树。我们这里的人都有栽枣树的习惯,家家户户都有几十棵枣树,我们把它叫作铁杆庄稼。我带了一筐子,你给孩子们蒸着吃。枣是大补品,我们这里有句话‘一天三个枣,能活九十九’。我小时候缺奶吃,我妈就将红枣蒸熟,兑着米浆让我吃,竟也吃得壮壮实实。陕北十年就有九年灾,遇到灾年人们用红枣掺了米糠,磨成面蒸了吃,救了不少人的命。听白文舟讲:红枣具有养胃健脾、补血益气和解药毒保护肝脏、增加肌力的功效,所以红枣常被用来作药引子,你看我们陕北人,女人大都红光满面,细皮嫩肉,男人大都黑瓷棱登、健硕壮实,就是小米和红枣的功劳。”
牡丹说:“谢谢,谢谢!”
李俊杰刚走,腊梅一手端着一盆稀饭,一手提个筐子踏进来:“快来吃,我熬了些小米稀饭。小米是养人的,让娃他大喝些,两个娃娃也可以喝。”说着就一碗一碗地舀起来。舀好饭,又从筐子里拿出几个玉米面窝窝头,还有一碗鸡蛋羹。“来,我给两个孩子喂,你给你男人喂,让他多吃点,有了抗劲,病立马就会好的!”
牡丹说:“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哩!”
腊梅说:“嗨,谢什么哩,谁都会遇到难处的。”
宋振华说:“大恩不言谢。牡丹,这是咱们的造化。”
宋振华喝了一大碗稀饭,吃了半碗鸡蛋羹,觉得精神一下子好多了,竟坐起来与来人不停地打招呼。
宋振华的病情好转后,一家人完全地松弛下来,夜里便睡得特别踏实,待睁开眼时,天已大亮,村子里的鸡叫声、狗咬声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伴着乒乒乓乓的风箱声让宋振华一家人有了一种安全感、踏实感。像一粒在风中漂泊的种子,一下子有了落地的感觉。
牡丹迅速穿好衣服,简单地梳洗了一下,就端着尿盆准备去倒尿。打开门时,满满的一担水搁在门口,她知道这又是李俊杰挑来的,随后一桶一桶地提回倒进水瓮中,刚倒完水,李俊杰就担着两只筐子进了门。筐子里一边是萝卜、洋芋,一边是白菜、豆角和茄子,李俊杰放下担子说:“我从地里收拾了些菜,我再弄些米面,你们就可以自己起灶了,自己做,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对着正在穿衣的宋振华说:“宋大哥,你今天觉得怎么样?”“好多了!”宋振华说着就准备下炕,李俊杰见他仍有些虚弱,便说:“宋大哥,不忙着下地,发了那么一场烧挺耗元气的,得慢慢恢复。”牡丹也说:“俊杰兄弟说得对,你还是躺着吧,一会儿我把水烧热后,你再起来抹把脸。”说话间两个孩子也醒了,虎儿光着屁股就在炕上跑起来,李俊杰抓了衣服替他穿,却怎么也穿不好。牡丹说:“还是我来吧,一个大男人哪能干这些活!”李俊杰便去逗小女孩玩。小女孩已将被子蹬掉,双手抱住一只脚,用口吮吸着脚拇指。李俊杰为她盖好被子,将她的两只手分别搁在自己的两边脸上抚摸着:“宋大哥,娃娃快满一岁了,该为她起个名字了。”宋振华点点头:“是该有个名字了。”他沉吟一会儿说:“那就叫枣花吧,枣花虽小,却香气浓郁,它的果实香脆可口,也特养人。就叫这个名字吧!”
吃饭的时候桃花来了,她一手抱个大南瓜,一手端着一碗鸡蛋。她将东西放在锅台上说:“虎儿爸有病,吃点鸡蛋补补。做成鸡蛋羹,小女女也能吃。”李俊杰说:“小女女有名字了。”
牡丹说:“她爸刚起的,叫枣花。”
桃花抱起孩子:“枣花,好啊!”说着在孩子的脸上亲吻着。
“枣花,婶婶也来看你了!”随着声音腊梅踏进来,她一手抱着一个案板,一手提个米袋子。她把东西放在炕上后对李俊杰说:“我还装了一袋子面,拿不动,你再跑一趟。”李俊杰应声而去。
当李俊杰提着面袋进门时,李俊英和李俊义抬着一块长石条也进了门,他们将石条放下后,又在外边搬了两个石礅子,将石条支起来。秀延县的石条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一支起来就是一张桌子。李俊英说:“这下盆盆罐罐、锅碗瓢勺就有个地方放了。”忙完这一切,李俊杰就向宋振华介绍:“这是我大哥李俊英、二哥李俊义。”宋振华仔细观察着,李俊英长得与李俊杰十分相像,只是个头稍高一些,显得英俊威武些。李俊义个子又比李俊杰矮一些,也消瘦一些,显得有点文弱。宋振华说:“不知咋称呼。咱们谁大?”李俊杰说:“大哥今年二十四岁。”宋振华说:“那就叫大哥吧!”李俊杰说:“二哥今年二十二岁。”宋振华说:“噢,与我同岁,不知几月生?”李俊义说:“五月。”宋振华说:“我是八月,同样也是大哥,我就随了俊杰叫二哥吧!”弟兄仨同时说:“好!”临出门时,李俊英说:“兄弟,出门在外不容易,有啥难处就吭声,乡亲们都会实心帮助的。”宋振华连声说:“谢谢,谢谢,这已经非常好了。”
从乡上回来几天后,李俊杰被叫到了乡政府,乡长郑大山说:“鬼小子,你布置的任务我已完成了!”
李俊杰说:“乡长,你别砸踏我了,我怎敢给你布置任务哩!”
郑大山“嘿嘿”一笑:“宋振华的那个表哥贺志诚,他已升任营长,他告诉我,他确实有个表弟叫宋振华,听家乡来人说他家遭受了巨大不幸,全家十二口人,有八口惨遭日寇杀害。宋振华是个本分正派的人,又与日寇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当特务和汉奸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还可以通过老乡关系,再帮你们了解一下,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贺志诚的这个证明,问题基本就清楚了。宋振华一家人真是太惨了,现在,他们正处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让他感受到边区的温暖,也为抗日战争争取一分力量。”
李俊杰说:“好,乡长,我一定把这个事情办好!”
宋振华的病差不多痊愈了,只是还有些虚弱,他靠墙坐着。李俊杰将调查的结果告诉了他,接着又说:“我还想与你商量一件事。马上就要入冬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像你这样的身体,加上那么小的两个娃娃,若再颠沛流离,说句不好听的话,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那是万万不可以的。我想这个冬天你们就住在我们村,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们挨饿。这里起码有个暖窑热炕,对你和娃娃都有好处。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牡丹热泪奔涌:“我们怎会不同意哩!我的恩人呀,让我们怎样报答你们哩?”
宋振华也流泪了,他说:“兄弟,一切听你的。我还是那句话,大恩不言谢,你们救了我们全家,让我们绝处逢生,绝非一声‘谢谢’能表达我们的心情。你知道我们一家人为什么千里迢迢、历尽千难万险来这里吗?因为我们一家十二口人,有八口人死于日寇的屠刀下。”宋振华失声痛哭:“那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去了岳父家,下午回村时,老远就看见村子里火光冲天,黑烟滚滚,我的心就紧缩起来,腿也软得走不动了。等跑回家,展现在眼前的那一幕真让人惨不忍睹:父亲、哥哥、弟弟和侄儿都倒在血泊里,父亲怀抱着侄儿,整个头部被打得稀巴烂,脑浆溅得到处都是,大侄儿的一条胳膊没有了,浑身血肉模糊。屋内的惨状就更令人悲愤难耐,母亲躺在地上,一条腿被砍了下来,嫂嫂和妹妹、侄女都倒在炕上,侄女被拦腰砍成两截,嫂嫂和妹妹都被剖了腹,肠肚都流了出来……”宋振华哭得几乎休克,牡丹也呜呜地哭着,两个孩子见大人们痛哭,也跟着哇哇地哭起来。
李俊杰虽然生性耿直刚强,脾气又有些暴躁,却有一副菩萨心肠。别人一流泪,他的眼泪也不由得流下来。“宋大哥,请节哀,这仇咱们一定要报,血债定要用血来还。”
宋振华说:“家人遇难的当天我就要上前线去杀鬼子,牡丹硬是抱住我的腿不放,她说你走了我们娘儿几个必死无疑,我死了无所谓,这宋家唯一的根苗你也不要了?后来静下来想想,牡丹的话不无道理,我得把他们送到大后方再上前线。如果你能接收他们娘儿仨,我就无后顾之忧了,我这就上前线杀鬼子去!”
李俊杰说:“接收他们娘儿仨这没问题,你上前线杀鬼子我也全力支持。只是目前你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他们娘儿仨要完全安置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你再待些时候,一边恢复身体,一边为他们娘儿仨的安置打些基础,把他们安置好了,你就可以放心地上战场了。这一段时间,你就帮村上干些工作,比如说在农民夜校当教师,帮助村民们识字,自白文舟外出后,我正愁找不到教师哩!”
宋振华说:“让我考虑考虑。”
村民们知道村上新来了一户人家后,纷纷前来看望。你端一碗米,他端一盆面。你拿一把扫帚,他拿一把笤帚。宋振华的窑洞内到处堆放着洋芋、白菜、萝卜、豆角之类的蔬菜和苹果、桃子、葡萄、梨子、红枣之类的水果,还有各种用具。用纸浆拍制的盆盆囤囤,用荆条编制的筐子、筛子,用纸浆混着胶泥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盛米、盛面的纸囤子,叠叠摞摞地摆了一脚地。
举家过日子,宋振华家中还缺两样必备的用具,一个是担水用的水桶,一个是盛油盐酱醋和碗筷的木盘子。一天,李俊杰扛了一根原木扔在王富贵家院子里,让会木匠活的王富贵做这两件东西,王富贵支支吾吾地应承了。十天过去了,李俊杰去王富贵家,原木依旧躺在院子里,李俊杰问:“怎还没动手哩?”王富贵说:“这段时间忙。”他顿了顿说:“他们与你非亲非故,管那闲事干甚?”李俊杰说:“我不是看见这家人可怜嘛!”王富贵说:“天下可怜人多得是,你能帮得过来吗?”李俊杰说:“帮一个算一个。你知道我这个人见不得恓惶人,见了就想帮。人一辈子,谁都会遇到难处的。你抓紧点做,人家不是等着用嘛!”
几天后,原木仍躺在院子里。李俊杰来气了,但他尽量克制着:“富贵哥,看来你不给我这个面子?”王富贵也没好话:“各有各的光景,你不能让我像你一样,一天尽干些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李俊杰说:“你不要说那么多废话,只说一句,这活你干不干?”王富贵不吭声。李俊杰扛起原木边往外走边说:“算我瞎了眼,求错人了。如今的王富贵哪还是原来的王富贵,人家发了,永远不求人了。”正在做饭的王富贵的妻子桃花赶忙过来拉住李俊杰:“他干大,你别生气,富贵早就准备动手哩,这几天忙,一下子耽搁了。牡丹家的忙怎能不帮哩,这李家村谁有难处,我们都该帮,要不是李家村人的帮扶,说不定我们一家人仍在寻吃讨饭哩。你放心,两天后我们就会把东西送到牡丹家的。”
王富贵不再吭声,他蹲下来吧嗒吧嗒地抽起烟来,不时抬头瞅一眼李俊杰。李俊杰从那眼神中读出了一丝歉意和内疚。
十八年前,王富贵的母亲领着只有四岁的儿子从毛乌素逃荒来到这里时,正是一个寒冬腊月天。当他们站在李俊杰家门前讨饭时,那时还健在的李俊杰母亲见到衣不遮体冻得瑟瑟发抖的他们,一下子就动了容。她一把将母子俩拉回家,让他们上了自家的热炕,并将被子裹在他们身上。李俊杰母亲做了一大盆黄米饭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放开吃。王富贵吃了一老碗,母亲吃了三老碗,本来他们还想吃,是李俊杰母亲制止了他们:“可怜人,可不敢吃了,你们饿得时间太长了,会撑坏的。下顿再吃吧。”李俊杰的母亲收留了他们,并把一孔靠路边的窑洞借给他们开店。这李家村地处延绥官路边上,过往行人不少,开个店供来往行人吃饭住宿,收益颇丰。王富贵母亲是个十分泼辣又能干的人,没几年王富贵家就翻了身,修了窑,买了地,在这里扎了根。王富贵十八岁那年又娶了桃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王富贵母子创业的那几年,李家村的人还真没少帮扶他们,就像现在人们帮宋振华一家那样,你给蔬菜,他给粮食,你给几件旧衣服,他给几把锄镰老,让他们很快就渡了难关。只可惜,桃花刚过门,母亲还未来得及抱上自己的孙子,就去世了。王富贵这人看利重,善于精打细算,但人还本分。经桃花这一说,也知道自己错了。果然没几天,水桶和木盘子就摆在了宋振华家的脚地上。
当宋振华决定离家直接上前线的时候,乡上来了一封信函,要他去当乡文书。当天,他就赶到乡上,向乡长郑大山陈述了自己想上前线杀敌的决心。郑大山说:“小子,上前线杀敌当然是好事。但你不能轻视地方工作。咱全国有十九块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就是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和大脑,一切决策要从这里产生,一切指令要从这里发出。咱八路军在前线抗战,总指挥部就在延安。所以保卫好、建设好边区和延安,就是对抗战最大的贡献。”郑大山拿起烟锅,装上旱烟,点上边抽边说:“小子,可以告诉你,咱这里看起来是敌后,实际上也可算作抗敌的前沿。你从东边来,你也知道山东、河北、山西都成了沦陷区,我们与山西只隔着一条黄河。日本鬼子在河东张牙舞爪,虎视眈眈,伺机想打过河西来。从抗战开始,咱河防部队对日作战不下数十次。如果没有八路军河防部队的守卫和抗击,日寇早就打到河西了,那咱这地方还能有安宁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还怎样在延安指挥抗战呢?我说了这么多,你该知道咱这里的工作有多重要了。咱们这里就缺的是文化人,上级来个文件,看不懂,读个报纸找不到人。你来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我还想让你兼任文化教员,帮助大家认识字哩!”
宋振华是个明白人,郑大山的一席话让他再也没了推辞的理由。宋振华就这样走马上任。